Re: [新聞] 博士過剩 10年後比流浪教師多

看板AfterPhD作者 (熊爺們不在乎~)時間9年前 (2014/11/26 12:02), 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YOPOYOPO (加百列的痔瘡。)》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KT0_JRh ] : 作者: goldenhill (人權時代) 看板: Gossiping : 標題: [新聞] 博士過剩 10年後比流浪教師多 : 時間: Tue Nov 25 13:12:45 2014 : 1.媒體來源:大紀元台灣網 : 2.完整新聞標題: : [新聞] 博士過剩 10年後比流浪教師多 : 3.完整新聞內文: : 2014-11-25 12:45:29 : 【大紀元11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5日電)教育部長吳思華今天 : 表示,台灣每年畢業博士生約3500人,但大學僅需800個博士,加上國外回台的博士生 : 競逐工作機會,預計10年後,台灣的流浪博士會比流浪教師還多。為協助各大專校院建 : 立常態性校際交流及分享機制,「全國大專校院研發主管會議」由科技部與教育部輪 : 流主辦,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由科技部主辦,上午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開 : 幕典禮,科技部長張善政及教育部長吳思華應邀致詞。 : 吳思華表示,大學是創新的引擎,學校激勵指標是引導教授努力的方向,但量化 : 指標經常造成誤導,期待學校不要按件計酬,應鼓勵教授長期持續深耕,並在研究達階 : 段成果時,獎勵教授。 : 他說,完整的知識價值鏈技術移轉,應該是跨領域的合作,才能促使商業化的產 : 品邁向成功,期許所有的校園研發主管,能促進學校的產學應用及教育現場「翻轉」, : 並傳承科技部科學園區的經驗,讓學校成為區域創新系統的核心。 : 吳思華話鋒一轉指出,目前國內博士生每年招生約6800人,約3500位博士生畢業 : ,能進到校園工作的不超過800人,加上部分學校聘用從國外留學回來博士生約300人, : 本土博士能進到校園工作的僅約500人。 : 他說,將近3000位博士生必須到其他地方去工作,如果這件事不能嚴肅解決,預 : 計10年後,台灣的流浪博士會超過現在的流浪教師,因此要正視博士生的再教育問題。 : 吳思華說,讓這些博士生進到產業,代表台灣企業已有能力聘用博士生做更多研 : 發,其實是正面的事;但如果沒有先讓博士生有足夠的教育及準備,就是學校和老師的 : 失職。 : 他呼籲所有的校園研發主管在聘用博士生時,不應有把博士生當助理的心情,而 : 應以學生為本,培養及協助這些博士生技能,未來能為其他學術、產業界所用。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tw.epochtimes.com/b5/14/11/25/n4303850.htm : 5.備註: 怪了... 不久之前才看到一個新聞"最快2016年 博士人才恐現缺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QtVcILPXs
到底誰在實話, 誰在扯謊 這年頭真是鬼話連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68.166.11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fterPhD/M.1416974571.A.92B.html

11/26 13:38, , 1F
在很多國家都是過多的 別太相信之前的報導
11/26 13:38, 1F

11/26 14:49, , 2F
不要在PhD板又crosspost
11/26 14:49, 2F

11/26 15:29, , 3F
沒有人會相信這個說法
11/26 15:29, 3F

11/26 19:08, , 4F
我覺得可能計算的東西不一樣
11/26 19:08, 4F

11/26 19:09, , 5F
流浪博士總量 跟 博士年產量不同
11/26 19:09, 5F

11/26 19:09, , 6F
流浪博士會自己找到別的路 不會一直奢望有博級工作
11/26 19:09, 6F

11/26 19:10, , 7F
博士一旦離開學術圈 沒幾年就無法延續研究力
11/26 19:10, 7F

11/26 19:11, , 8F
老流浪博士 自然無法與新產出博士競爭
11/26 19:11, 8F

11/26 21:53, , 9F
原來工業界的研究都不算研究力
11/26 21:53, 9F

11/26 22:13, , 10F
看領域吧 但所謂流浪博士 不就卡不到符合博士職缺的人
11/26 22:13, 10F

11/26 22:14, , 11F
卡不到自然就去找其他工作 問題也不會堆到未來
11/26 22:14, 11F
文章代碼(AID): #1KTL3hah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KTL3hah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