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大學教授老化現象 教部:檢討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9年前 (2014/10/11 08:01), 9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tainanuser (南南南)》之銘言: : 教育部要如何檢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平均年紀,一年比一年大? : 現在教職工作難尋,應屆畢業能順利找到的少之又少,有些私立科大還開出有五年以上 : ,相關產業界的工作經驗條件,能找教職工作的時候,大概都是過了台大楊校長所說的 : :30-35歲的年紀。 : 教育部檢討可以弄出什麼?會不會搞成從現在起,不分新進或續聘,只要是在職教師, : 通通都是用助理教授六年升等條款、副教授八年升等條款?那萬年助理教授跟副教授被 : 逼離開,新人進來就可以降低平均年齡?大學教授也改成年年評鑑?不及格一樣淘汰? : ------------------------------------------------------------------- 如果一根水管暢通到底, 20歲進65歲出, 平均年齡就在43歲. 如果水管是梯形, 6,8 升等條款也不外是進口大, 出口小. 就看進口時的年齡. 進口年齡會變大是因為數P挑人, 但出口年齡不變, 這些年紀大進來的, 停在管 子裡的時間是縮短的. 表示高齡進入讓出了管中空位, 長期言就是增加進口量. 但高齡進入者若就擔任正教授時對整體的平均正教授年齡言是增加的, 也就是 這樣的一批人停留在管線的時間是縮短的, 其擔任正式教研職的總服務年資也 是縮短的, 這批人提前退休的情況不高, 但那是20年後的事. 整體平均平衡言, 若無天災地變疫病橫行, 都不會有供需斷層. 長期平均年齡 是不會變異太大的. 若把博生博後與教授的讀書研究期間一併看待, 研究工作 者的年紀變化不大, 而是拿到正式職缺的年齡後延了. 其偏差是鼓勵研究人員 的薪資誘因被進口高齡拖累降低了. 少子化帶來學校併校關閉, 國中小都已經歷過這個階段, 年高者55專案提前退 休, 水管的高齡段隨之裁減. 更早的廢止師範生公費, 廢保證畢業有教職更是 提早實施, 這一切都是配套. 只是政策從不明說, 更讓很多非師範體系搶入教 育學分, 造成流浪教師. 高中與大學的私立學校眾多, 公立教育部門無法像對公立國中小那樣處理私立 高中, 私立大學. 一個12年國教的整個政策都不敢明說, 更別說私立大學. 大學教師面對少子化已是配合生源裁減教師, 整條大水管就是瘦身, 不同於國 中小是計劃式的. 大學就是火拼搶飯吃的拼殺. 再如何少子化, 那是低薪資低學歷的人力變少, 嚴格說高學歷還是多如過江之 鯽. 整個社會問題變成是高學歷搭配高薪資的無效用化. 所以, 問題只在高學歷是否有高能力? 是否"有機會"解決需要解的問題? 其次是, 離開教職或按時進不了教職的是否有對應這些高學歷人才的工作. 再 怎麼說就是要有容納人能求發展的 "營利產業" 來撐. 軍校有發生目前大學的困境嗎? 何況軍校生裁退到非軍校系統照樣有其工作需 求. 實況上, 裁退的教研教師, 就其跟隨時代俱進的所學應該不會落伍, 但怕 的依然是無所用武之地, 就只能降格求三餐. 目前, 還不就是文校亂擴張胖身, 才引來煩惱如何減肥? 亂局來源還不就是中研院的院士高官嗎?! 而整個最大問題應該是政策原因, 措施做法從不實話實說! 就是"馬+扁"! ※ 編輯: ggg12345 (114.37.71.151), 10/12/2014 01:11:04
文章代碼(AID): #1KE7DjKF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KE7DjKF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