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碩博士失業知多少?

看板AfterPhD作者 (ggg)時間13年前 (2011/04/12 12:04), 編輯推噓7(7026)
留言33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高學歷高失業」最早出現於民國85年,當時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3.1%, : 遠高於平均失業率2.6%。近年這一現象更趨明顯,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率經常居各 : 學歷之冠。 .... :  過去讀研究所的人不多,取得學位後,身價不凡,既不擔心找不到工作,初入 : 職場的薪水也高人一等,大概民國80年以前唸研究所者都曾享受過這種高學歷的快意 :。但如今碩、博士如過江之鯽,非但薪水大不如前,有時甚至連工作也找不到。 :  碩博士找頭路 也煩惱 .... :  比較令人訝異的是,景氣連連亮出紅燈、黃紅燈下,居然還有2萬個碩、博士 : 尋尋覓覓了半年依然未能就業,這看來已無關景氣好壞,而是台灣高學歷人力的供需 : 存在著大問題。 :  雖然比起大學、高職學歷者逾10萬人失業,碩、博士這區區2萬個失業者不算 : 多,但我們必須了解的是,政府在此一高等教育領域裡投入了可觀的資源,結果培育 : 出來了人力,學非所用者有之、大才小用者有之、長期失業者也有之,這豈非是教育 : 資源的浪費? =========================================================================== 說教育資源浪費, 算是客氣的說法. 怕的是一堆好鋼料被煉成了廢鐵, 好木調成廢材. 從事教育的教師可能被培育時是一時人中龍鳳, 但也未必保證永遠正確. 用5Y500E來鼓勵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透過競爭, 留下一堆凡事搶先, 領先者還能不保 證正確嗎? 如果這一切必然正確, 那麼怎麼會發生這些領先的高人調教出來的高學歷 學生會失業? 好東西不是大家搶著要嗎? 是需用人的事業單位容納不起嗎? 是供過於求還是跟需求對不攏? 那麼這些高人 不就應該是那群領先的高瞻遠燭者嗎? 怎麼會讓教育事業發生這種亂相敗相? 世界上永遠正確者似乎很少, 但用重金獎勵不就是想引出拔尖領先者嗎? 但領先 者是引領大家進險崖峭壁, 以致後繼者死傷纍纍, 還是前有一片坦途大道? 給獎領先 者相對之下就是在掠奪懲罰落後者, 說是不再同受大鍋飯之累, 但那是要先餓一堆人 來供奉少數的領先者, 若再被引領到一條死路, 那就要問那是個甚麼道理? 愚笨落後就是該死? 是獎勵還不足, 還不夠, 所以無法開拓出坦途? 大家前仆後繼急忙加入領先的高學歷集團, 顯然那還是有值得之處, 反正最後弄垮了 是先奪落後者來墊底.

04/12 13:23, , 1F
我想5y500e跟高學歷失業問題應該是兩回事吧。其實失業問題成
04/12 13:23, 1F

04/12 13:24, , 2F
因很簡單:鈔票印多了自然就會貶值,高學歷發得多了失業或者
04/12 13:24, 2F

04/12 13:24, , 3F
起薪下降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只可惜十幾年前一位諾貝爾獎
04/12 13:24, 3F

04/12 13:25, , 4F
得主沒有修過經濟學導論。
04/12 13:25, 4F
諾獎得主不必懂經濟學, 台清交成還是會有一群懂經濟學的領先者供在那裡, 但領先者不管那個領域都有相同的問題, 他們就是一群靠領先在搶奪利益者, 譬如從小就是成績第一名有獎學金, 只因他能搶先, 但這個報酬沒有道理可 言. 這是在鼓勵強盜邏輯, 是公然的在政策上以強凌弱, 這種強者是被當權 者圖私自己這一群人(強人之後)所故意鼓勵的. 不是因為有造福社會服務人 群所以才得到這種報酬. 大學研究所都有教學研究設備的需求, 但從來這種設備的配置就不是因貢獻 的成效換來的, 為了避免大鍋飯主義, 所以經費設備一直都是高比例投入台 成清交, 正面是集中資源在最有效有可能的地方, 圖的是社會整群的後段者 餓飯來供奉這群領先者, 希望領先者給大家開拓出一片坦途. 可是, 如果領先者把大家帶往懸崖峭壁, 後繼跟隨者死傷纍纍, 還嫌給的獎 勵不夠, 時間不夠, 要繼續加大投入, 那麼相對之下後段群被掠奪剝屑者該 不該問餓飯自己, 轉送給這群領先者獎勵, 是要幹嘛? 這群領先者為甚麼不是用產出的成果服務大眾換來報酬, 而是因為能搶先得 第一, 所以就該給獎金? 大家都想當強盜搶飯吃, 那誰要去種田造飯被剝奪沒飯吃? 經濟問題不是領 先者有其聰明才智可以兩利的解決嗎? 還是因為領先者就是強者不用煩惱自 己會搶不到飯吃? 後段者反正是被犧牲餓死, 沒機會啦, 為甚麼不是怠工一起死? 如果都是出一堆強盜, 那一堆不想被搶的不給就業機會不就很必然? 高學歷是否高失業率? 就要問用 5Y500E 來獎勵造出的一堆高學歷領先者是 一群繼承強盜哲學者的傳人, 還是一群與後段群合作互助互利的能人. 但從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現象觀看, 結果就是在反應這種不必付出服務他人卻 可從搶先獲得獎勵的惡性掠奪看出成因. 反之, 如果這些領先者是開創出一片人人有飯吃的坦途, 他們造出的傳人怎 麼會沒受到後段落後者槳食瓢飲爭相夾道歡迎, 求來帶領?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5.114 (04/12 14:54)

04/12 17:29, , 5F
說得好!
04/12 17:29, 5F

04/12 17:30, , 6F
一個比方: 如果學界拿資源做研究, 搞得跟復活節島的
04/12 17:30, 6F

04/12 17:32, , 7F
祭司那樣變成刻石像的賽豬公遊戲, 最後資源用光光
04/12 17:32, 7F

04/12 17:32, , 8F
卻無法庇佑島民有更美好的生活, 下場就是大家一起完蛋
04/12 17:32, 8F

04/12 17:34, , 9F
頂尖的研究不見得能立即產業化, 但是要能確實解決大家
04/12 17:34, 9F

04/12 17:35, , 10F
的需求, 不然光是比石像大小是不能填飽大家的肚皮的
04/12 17:35, 10F

04/12 18:08, , 11F
原來牛頓是為了讓我們上太空才決定研究地心引力的。
04/12 18:08, 11F

04/12 18:11, , 12F
重點是牛頓研究地心引力之後他賺了多少???
04/12 18:11, 12F

04/12 18:12, , 13F
這群五年五百億的教授們又賺了多少??
04/12 18:12, 13F

04/12 18:12, , 14F
教授沒有賺吧,是賣東西的賺飽飽。
04/12 18:12, 14F

04/12 18:13, , 15F
理論上啦,但是看看窗邊的印表機和double A,只能笑而不語。
04/12 18:13, 15F

04/12 18:20, , 16F
如果五年五百億能透明化的話,或許才是正解吧。
04/12 18:20, 16F

04/12 18:24, , 17F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最多最多只能要求資金流向明確
04/12 18:24, 17F

04/12 18:26, , 18F
但是那離"要求研究水準"的層次還是差很遠的。
04/12 18:26, 18F

04/12 18:30, , 19F
所以要求五年五百億能為社會做些什麼,其實並不算合理
04/12 18:30, 19F

04/12 18:34, , 20F
光報帳跟銷帳就弄得那麼辛苦,那還憑什麼談社會貢獻。
04/12 18:34, 20F

04/12 18:35, , 21F
還是說5Y500E真正訓練到的就是提升大家做帳的水準???
04/12 18:35, 21F
牛頓私下很喜愛鍊金術, 有很多未曾發表的成果, 他沒有靠數論文領更多獎金. 牛頓的研究成果到處被人引用參考, 驗證. 其 應用之廣非常人能及, 是實至名歸的得獎者. 復活島的故事真是很好的比喻. 做研究闖出新領域, 若是管用, 自然是因領先帶領者的遠見, 跟隨的博碩士生 怎麼會沒被人搶著去一同開創新局? 數論文保證管用嗎?

04/12 19:38, , 22F
牛頓當過英國鑄幣局長,搞過金本位制度。殺過幾個作偽幣的
04/12 19:38, 22F

04/12 19:41, , 23F
對英國經濟有一定貢獻,因此還被英女王賞賜
04/12 19:41, 23F

04/12 20:43, , 24F
台灣目前的制度基本上是出不了牛頓的. 甚至連本土諾貝爾
04/12 20:43, 24F

04/12 20:45, , 25F
都不可能. 這些東西是需要天份的. 不是SCI寫了一百篇就
04/12 20:45, 25F

04/12 20:46, , 26F
(目前我們都是靠這的在評量)就可以拿諾貝爾獎
04/12 20:46, 26F

04/12 20:47, , 27F
我們目前的制度對於有天份的年輕人並沒有什麼具體的吸引力
04/12 20:47, 27F

04/12 20:48, , 28F
理組的一堆優秀的跑去園區賺大錢. 一部分優秀的可能正在
04/12 20:48, 28F

04/12 20:49, , 29F
國外幫歐美日孵諾貝爾..
04/12 20:49, 29F

04/12 21:46, , 30F
人各有志
04/12 21:46, 30F

04/12 23:38, , 31F
淚推"幫歐美日孵諾貝爾"
04/12 23:38, 31F

04/13 02:38, , 32F
來不及了,台灣已經是SCI本位制了。
04/13 02:38, 32F

04/13 07:09, , 33F
好文
04/13 07:09, 33F
========= 有個疑問: 英國是出了牛頓, 但他是受英國皇室特意栽培的嗎? 研究工作者有時候像個作戰的將軍, 只有成沒有敗. 將軍敗了不能說當時 如果有足夠的人力, 有足夠的軍火, 有足夠的經費, 這個敵手--問題 一定 能克服, 現在不成就因為資源不足..... 會不會是牛頓換了個地方, 他依舊會是: 仍然如此突出的牛頓? 如果台灣制度上出不了牛頓, 是因為我們的將軍沒有船堅炮利的支援, 所以 打不出勝仗?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5.114 (04/13 23:52)
文章代碼(AID): #1DeyyviK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DeyyviK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