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中時電子報:台大為什麼排名落後?

看板AfterPhD作者 (Love Actually啊!!!!!...)時間15年前 (2009/06/26 16:36), 編輯推噓10(10013)
留言23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老故事了,大家看一看想一想。作者比較特殊,是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中研院院士。 ----------------------------------------------------------------------------- 台大為什麼排名落後? 2009-06-26 中國時報 【郭位】 最近QS公佈亞洲各國大學排名,香港大學高居第一,且前二十名中有四所大學 (港大、中大、科大、城大)在香港;在台灣居首的台灣大學,排名僅得第二十 二;台灣其他大學也都顯得落後。台灣各大學不高興,台大尤然。台大校友抱怨 道,亞洲各地大學中,台大教師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大,為何排名反而落後?難道 台大學生比不上香港學生?這樣不高興,似乎不無理由。然而QS排名與不同地 區的學生程度無關。從評比操作層面來看,排行榜的名次取決於評比指標,以及 各項得分之權重。若以體育競賽為譬,可說是比賽結果反映遊戲規則。若說排名 欠客觀,單從台灣本土大學的排名次序看,除交大排名落後令人吃驚外,其他大 學的排名前後倒與一般認知相當吻合。其實,台大校友的幾點抱怨,都可以從評 比指標中得到解釋。位居第一的港大,在「亞洲學術界同行評量」一項取得一百 分(與其他六所大學併列第一),而該項得分之權重最高(三○%),顯然由此 得益。其實,台大在這一指標中排名並不低(第九)。雖然台大的論文數量較高 ,排名第二十六,高過港大的第五十一,但該項得分權重較低(一五%),結果 當然較吃虧。 至於學生的素質,本來就難以比較,更何況QS的亞洲大學排名計分指標中,僅 有「僱主對畢業生的評量」略微涉及學生(不是在校生)。但是該項得分的權重 低(一○%),何況台大畢業生(第二十三名)並不優於港大畢業生(第六名) 。另外有一項,台大明顯吃虧,即教學素質指標下「學生與教師的比例」,甚至 跌出一百名之外,而得分權重占二○%。其餘如論文引用次數、國際化等指標, 台大都遠低於港大。 台灣的大學排名落後,原因有如下數端。首先是台灣的大學數量大(約為香港的 二十倍,而人口僅為香港的三倍)而規模小,因此資源因稀釋而變得薄弱,導致 設備不足、室內及校園髒亂粗糙(此事表面看來無關宏旨,然而恰恰反映出資源 不足的弊端,引人詬病)、教授待遇甚低、行政人手欠缺,教學科研的環境自然 受累。 其次,台灣各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偏低,原因是過去數年來台灣社會推行「本土化 」政策,造成自身邊緣化,高等教育界首當其衝。台灣各大學與國外院校的學術 交流、學生交換都不夠,在各大學任教的外國教師也較少。中央研究院院士固然 有不少任教於本地大學,但至今甚少外國院士在台灣各大學正式任教。在香港各 大學中,卻不乏中、美、英、法、俄、瑞典、澳洲等國的院士受聘任教,兩地恰 成鮮明對比。 台灣各大學因為這方面存在缺憾,不但在這次亞洲大學排名評比中失利,而且在 一般的了解中也頗有落差。「國際化水平」是評比的重點標準之一,下轄的計分 指標有「國際教師」、「國際學生」、「外來交換學生」、「出國交換學生」數 項,台灣的大學都難得高分。 上述兩項弊端,即大學數量大而規模小、國際化水平偏低,其實都是政治力過分 介入教育所致。政府對高等教育比手畫腳,要求多辦大學,現已造成惡果,怨不 得人。 嚴格來說,台灣眾多教授勤奮出色,大學管理傑出有效,即使在諸多不利條件下 ,仍有如此排名,已然令人驚喜。然而,台灣的大學資源有限,教授人數不足且 待遇甚低,有些因市場機制的自然調整甚至逐漸流失到大陸名校。若繼續抱持閉 關自守的政策,在大學過多、報考人數不足的情況下,既無法吸引外國學生就讀 ,又不肯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及不願認證大陸學歷,豈不是將今天的問題加碼留到 明天解決? 評比已經過去,抱怨無濟於事。台灣教育界的先進與朋友,如要爭取提升高教素 質,宜大量增加資源、重視投資回饋,拒絕政治介入。排名一事,固然不是教研 重點,然而見微知著,排名為今日品質受重視的濫觴,其反映的現象甚關宏旨, 值得思考。  (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25.12.16

06/26 16:36, , 1F
我個人對他裡面部分觀點不表贊同,單純轉錄給大家參考。
06/26 16:36, 1F

06/26 17:24, , 2F
1.國際化不足是真,但大學國際化不足與社會推動本土化是兩
06/26 17:24, 2F

06/26 17:24, , 3F
碼子事,要把這兩件事扯在一起,至少需要更強有力的論述。
06/26 17:24, 3F

06/26 17:25, , 4F
2.大學過多是真,但討論到報考人數不足(主要影響後段學校
06/26 17:25, 4F

06/26 17:26, , 5F
)與不認證大陸學歷,如何能解決大學過多導致品質不佳問題
06/26 17:26, 5F

06/26 17:26, , 6F
,這部份的邏輯也是跳躍太快。
06/26 17:26, 6F

06/26 17:30, , 7F
國際化不足 可以推給本土化運動... 顆顆
06/26 17:30, 7F

06/26 17:40, , 8F
我不是很喜歡 THES-QS 的排名,不過我覺得這篇有道出臺
06/26 17:40, 8F

06/26 17:40, , 9F
灣高教可以加強的地方
06/26 17:40, 9F

06/26 18:15, , 10F
我懷疑他的論述大概被剪過了,指出問題後看不出其對策
06/26 18:15, 10F

06/26 18:16, , 11F
主張為何?其結論宜大量增加資源、重視投資回饋,拒絕政
06/26 18:16, 11F

06/26 18:17, , 12F
治介入云云,跟上面本文的本土化,中國學歷沒啥關係
06/26 18:17, 12F

06/26 20:11, , 13F
郭校長是統計問題方面的專家 聽過一次郭校長在就職前的演講
06/26 20:11, 13F

06/26 20:12, , 14F
關於工程教育的統計問題 非常非常出色 希望郭校長的論述
06/26 20:12, 14F

06/26 20:13, , 15F
能夠相之前的文章一樣 有精確的數據能支持他的論述
06/26 20:13, 15F

06/26 22:50, , 16F
如果把畢業生的薪水也算分數,台灣所有學校科科
06/26 22:50, 16F

06/26 23:37, , 17F
簡直是胡扯。
06/26 23:37, 17F

06/27 03:46, , 18F
"本土化"跟他的解釋不太一樣吧...orz
06/27 03:46, 18F

06/27 09:31, , 19F
室內及校園髒亂粗糙
06/27 09:31, 19F

06/27 12:16, , 20F
不認為本土化與國際化相衝突
06/27 12:16, 20F

06/27 17:56, , 21F
校園內不得溜狗
06/27 17:56, 21F

06/29 00:49, , 22F
本土化跟國際話根本不衝突吧...
06/29 00:49, 22F

06/29 23:24, , 23F
人家指的是預算的使用分配上
06/29 23:24, 23F
文章代碼(AID): #1AH8XzJS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H8XzJS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