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新進教師如何兼顧教學與研究?

看板AfterPhD作者 (Eous )時間15年前 (2009/01/14 12:19),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9 (看更多)
※ 引述《HIbaby (燃燒吧! 嗨~北鼻!)》之銘言: : ※ 引述《treisman (風箏)》之銘言: : : 二、教學似乎不是成為所謂好老師的必要條件。 : : 諸君可以想想4種情形 : : 1.研究好,教學好 : : 2.研究好,教學差 : : 3.研究差,教學好 : : 4.研究差,教學差 : : 哪些情形,學術界同僚和學生會認為是好老師? : : 我在想,或許大部分會認為是1和2吧 : : 以第2種情形來說,我會認為這樣的老師,是有料的, : : 只是不太會表達而已,基本上還是好老師 : 其實t大說得也有道理 站在學生的立場 的確1 or 3會受到好評 : 但是如果只有3 其實在學術界同僚根本會被瞧不起 : 即便現在大家都說教學重要 但是當研究成果做不出來 : paper發不出 : --> 計畫沒過, 實驗室沒經費 : ---> 沒辦法養學生 : ---> 學生不來 : --->沒人力 : ---> paper發不出 : --> 學術界聲望下降 : --> 即便當了教學相關主管, 也沒人鳥 : 接著大學評鑑沒有利多 : ---> 成為同僚眼中的老鼠屎 : 這是從一個主管口中聽來的 只是寫的比較直 但是學術界就是這樣 : 因為當paper發出後, 很多教學推動都有人理了... : 所以t大說得其實有現實面的函意在 : ------- : 換個話題 : 教學的確很難, 因為很難做到因材施教 : 即便有完善的投影片表達自己想說的, 也不見得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邏輯思考 : 當我在學生的時候, 有時候會想說為何不請些補教界的來教 : 或是把這些補教界的來給予大學老師一些建言 : 但是現在想起來, 會覺得即便學生對於課業很上手 : 但是這是大學所需要的? : 我會覺得大學應該教會的是 讓學生能夠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 比方說他可以把自己學到的東西 自己能夠整理起來 並且教導別人 : 那如果要學生有這樣的能力 又該用哪種教學法? 就自己大學經驗,人文社會學科 覺得一位大學部課程的老師教學可以稱的上不錯的,至少在課程上有幾個特徵, 大學部課程多有通論性質,那至少要把這個領域很概略且有脈絡的介紹給學生知道, 至少學生應該要知道這個領域在做些什麼, 例如史學導論,就應該把史學發展完整介紹 而非老師自己在這個領域專精什麼次項目, 結果整個學期都在介紹老師自己專精的東西 例如老師專門研究心理史學,結果史學導論只學到心理史學, 當然有最誇張的是課程名稱跟課程內容不符的。 而且概念上要講解清楚,有遇過那種連個概念都講不清楚的老師, 這裡的講解清楚本身已包含邏輯上的結構問題, 四年經驗告訴我這年頭要遇到講課清楚的老師還真不多見(茶) 提供可以參考的資源跟方向, 例如學生如果對某個史學研究次領域有興趣,可以參考什麼論文或作者等 讓學生自主學習確實是大學教育一項重要目的, 但自主學習不是放任不管,面對沒有基礎,手上沒有工具的學生, 沒有任何指引的叫他自主學習,學生要走到自我學習那一端大概也很困難 在人文社會學科中,論文閱讀是很重要, 而老師規定的論文評讀格式,更是進一步可以促進學生思考論文論述的重要方式, 給予報告中肯的建議與可以努力的方向,上課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供學生思考, 這些都是我認為一門課有意義所具備的條件 當然教學與研究的比重在現今制度中是越朝後者傾斜, 這也是每位老師中所面臨到的情境下做出的選擇,有的只是比重差異而不是絕對兩極, 只是,就學生的角度,如果要全然的走向研究,那為什麼不乾脆去研究單位算了, 老師就算教的不甚良好,只要有心學生都可以感覺的到, 差別只是感覺的到之外買不買帳的問題 有的學生是拒絕學習, 更多學生來到大學是希望學到一些東西 如果大學老師一開始就認為沒有研究,就算教學好學生也不買帳的心態 那對於多數學生來說其實還蠻冤枉 大學之中我很感謝遇到一些課,遇到良好教學的老師 是他們讓我對這門課有興趣,對這個領域想繼續走下去 沒有他們,我也不會想要走上更進一步研究的道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212.65

01/14 12:53, , 1F
個人認為教授主要任務還是指導學生
01/14 12:53, 1F

01/14 12:54, , 2F
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增進指導學生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01/14 12:54, 2F

01/14 16:25, , 3F
推樓上。偏偏制度不是照這個思維走的,導致"教學只好憑良心"。
01/14 16:25, 3F

01/14 23:34, , 4F
完全不認同樓上兩位
01/14 23:34, 4F

01/15 00:32, , 5F
或許樓上願意分享一下?:)
01/15 00:32, 5F

01/15 00:52, , 6F
這麼obvious的事需要我講明嗎?教學與作出尖端研究都是
01/15 00:52, 6F

01/15 00:52, , 7F
"教授"這個集合體的重要任務,只是在不同類型的大學或研究
01/15 00:52, 7F

01/15 00:53, , 8F
機構,教學與研究間的任務配重可以很不一樣而已。
01/15 00:53, 8F

01/15 00:54, , 9F
尖端研究的目的一是促進人類的生活二是滿足人類的好奇心,
01/15 00:54, 9F

01/15 00:54, , 10F
比起為了讓教學更出色,這兩種目的是更為根本的。
01/15 00:54, 10F

01/15 00:56, , 11F
大學的存在是為了知識的傳承與開創,一樓的說法過度偏重傳
01/15 00:56, 11F

01/15 00:57, , 12F
承這個面相,我認為這是clearly wrong。
01/15 00:57, 12F

12/21 08:55, , 13F
本質上是世代戰爭
12/21 08:55, 13F
文章代碼(AID): #19RMVaTt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9 篇):
文章代碼(AID): #19RMVaTt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