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IELTS 考試心得

看板AdvEduUK作者 (大頭斌)時間15年前 (2009/02/28 23: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在這邊潛水很久,收穫很豐富,所以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 我總共考了兩次IELTS, 第一次是8. NOV 08在台中中興考, 成績如下 L: 6.5 R: 7 W: 5.5 S: 5.5 Overall:6 看到成績非常擔心,所以努力k大約三個月之後,我報了7 FEB 09在成大的考試。 這次很幸運考到了理想成績,如下 L: 6.5 R: 8.5 W: 6.5 S: 6 Overall: 7 (不過我還是要抱怨一下,考試當天真的太扯了,其中一位口試主考官居然沒來! 最後我被安排在隔一個星期四至高雄IDP考口說。) 以下是各個部份的心得 (聽力) 我做了Cambridge 3-6 的所有題目。順序是由6往回做。 多做幾次之後會掌握到聽力的題型,也會漸漸習慣考試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發音。 在播放考題之前,我都會盡量把題目多看幾次,這樣可以幫助我掌握答案。 至於第四部份,由於中間不會有特別的間隔因此更有必要在考題播放之前瀏覽一次題目。 檢討練習題的時候則是將不懂的地方多聽幾次,或者邊聽邊寫。 平常看看電影(不要開字幕)或者上BBC learning也多少能夠加強聽力。 另外,考前幾天我還有做北語黑眼睛來加強聽力。 實際上考場時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恍神。 我在成大那場考試就因為恍神至少有三題都沒有聽到。 (閱讀) 由於平常唸英文article習慣了,所以在練習閱讀時並沒有碰到什麼太大的障礙。 我也是做Cambridge 3-6練習閱讀。 練習時都會計時,並且限定每一篇文章的時間,時間到了就跳下一篇,避免因小失大。 習慣上我會先將題目看一次之後,再回頭看文章。 文章不需要細讀,只要掌握每一段的大意即可。 我覺得題目和文章的順序之間是有一些序列關係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題目都有這種特徵)。 所以如果先看題目再看文章,那麼整篇文章都看完的時候題目大概也做完了。 這樣一來,就算有題目還沒做,回頭找答案時也會比較快。 (並不是所有文章和題目的編排都有順序關係,所以保險起見,最好是看過整篇文章。) 有些比較難答的題型,比方說T/F/NG這種。 我的方法是看T/F跟NG是怎麼被定義的,看了定義之後會比較清楚該怎麼做答。 (寫作) 我買了吳建業所編寫的寫作教科書。 平常就是看那本寫作教科書,還有幫自己設計寫作模板。 準備考試的時候大概每星期都會寫一兩篇作文做練習, 還有背句子和轉折語來幫助替換與潤飾文章。 另外為了加強文法我也做CUP出的 English Grammar in USE。 平常看英文報章雜誌也有助於寫作。 如果不想額外花錢,可以收集聯合報每星期二摘錄的紐約時報,選幾篇有興趣的文章讀。 接著分短寫與長寫兩個部份 TASK 1 首先是看題目,接著我會把想寫的東西列出來,比如說最高、最低與比較等等。 有了想法之後在開始寫。 寫的時候要注意文法、動詞型態還有拼字等細節。 TASK 2 看完題目之後要馬上區分出是要寫argument或者是solution。 接著就是把想法列出來,然後開始寫作。 寫作的時候一樣要注意上面提到的細節,還有很重要的就是字數。 我第一次考的時候task 2就是沒寫完,所以W很低。 如果可以的話就把作文拿給native speaker看或者給英文好的老師改。 板上Selena大所整理的寫作資訊也相當值得參考。 (口說) 平常會跟幾位同學一起練習Cambridge上的題目,偶爾也會看著題目自問自答。 考兩次的經驗是:與其說的快不如好好說。 第一次考試,考官問完之後我就匹哩啪拉回答,分數就不怎麼樣(即使考官看起來很開心) 第二次考試時,考官問完問題之後我都會想個幾秒鐘再回答。 甚至有一題我請她rephrase之後,我還聽不懂,於是就一邊跟他確認一邊回答。 最後口試在很平靜的狀況下結束,我覺得我慘了。 煎熬14天之後收到的成績卻是個6,我想多少可能是運氣的關係。 謝謝大家看我落落長的心得分享。 祝福所有還在為IELTS奮戰的考生們考試順利,下一次考試就是最後一次考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202.118
文章代碼(AID): #19gLqEWe (AdvEduUK)
文章代碼(AID): #19gLqEWe (AdvEdu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