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郝強中會的減損迴轉利益觀念

看板Accounting作者 ( )時間11年前 (2013/05/28 23: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Honza (Angela )》之銘言: : 我是上蕭靖的會計,老師一直強調減損迴轉利益上限為"沒有減損應有的帳面價值" : 而且寫蕭靖老師的題目或考古題,都是寫到減損迴轉利益就停止,不需要沖到"市價" : 但最近在寫新版郝語特報時,遇到兩題第七章減損迴轉利益的題目有點疑惑, : 因為郝強的方式是:帳面價值->應有帳面價值->市價 : 郝強並沒有在沖到應有帳面價值後就結束,他把資產沖到市價 : 但是不知道這兩題是特例?或是遇到減損迴轉利益的題目都要一體適用? : <Q1_P81南亞公司> : 房屋: 105,148,148 --> 124,500,000 --> 127,000,000 : 這題我明白是因為要完整表達投資性不動產的組成項目,而且要將他以市價表達, : 所以減損迴轉利益到市價那一段必須貸記OCI-資產重估增值 : <Q2_P92大甲公司> : 倒數第三個分錄 借 PPE : 貸 減損迴轉利益 : 貸 OCI-資產重估增值 : 這題是採用前一頁所說的重估價模式,所以採:帳面->應有帳面價值->市價 : 我的疑惑是,以後遇到減損迴轉利益,是不是只有下列兩種狀況要沖到市價? : 1. 投資性不動產=> 自用PPE->投資性不動產(市價增加的情況) : 2. 資產減損=> 採用重估價模式 : 還是要一體適用呢? 所有的情況都要考慮沖到市價? : 會計觀念不太清楚,麻煩版上的高手解惑了~非常謝謝!!! 應有帳面 目前帳面 此次評估帳面 減損損失迴轉不得超過應有帳面~ 但, 若是採重估價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 就應按此二種模式估計的公允價值認列 其與應有帳面之差額, 應貸記 其他綜合損益- 重估增值 (會這麼做是因為當初投入的成本, 不包括重估增值部分 因此需要用在權益平衡, 才可平衡資產負債表 但不可記為本期損益因尚未實現, 所以記為其他綜合損益) 等日後透過折舊費用增加的方式, 回收重估增值的部分進入保留盈餘. 注意, 應投資性不動產採公允價值模式式時 不提列折舊 因此只能等除列, 或轉出投資性不動產時, 才能將重估增值部分轉入保留盈餘. 轉出投資性保留盈餘的作法 比較複雜... 目前所用的課本沒提到 T_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3.138.214.251
文章代碼(AID): #1HfCi3Ec (Accounting)
文章代碼(AID): #1HfCi3Ec (Acco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