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 萊維斯的分裂

看板APH作者 (sherpas)時間10年前 (2013/08/10 23:20),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出處:http://www.ttv.com.tw/102/07/1020730/10207304938302L.htm 德俄強權交鋒前線----拉脫維亞之裂  2013/7/30 張立德 報導 蘇聯解體,吹起東歐改革號角,是近代歷史最令人振奮的一頁。擺脫共 產專制,擁抱民主開放,是這些前蘇聯集團國過去二十年共同的寫照。 此時正逢歐盟擴張,民主歐洲走向整合的時期,飽受外國極權勢力侵擾 長達一世紀的東歐國家,在這時更急於走出共產陰影,鞏固民族國家的地位。 最顯著的例子,可能就是波羅地海三小國。 今天,我們要看的國家是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位於歐陸俄羅斯和西歐之間,尷尬的地理位置,讓拉脫維亞成 為上個世紀德俄兩大強權勢力交鋒的前線。 二戰時期,拉脫維亞的土地和人民被蘇俄和納粹德國一分為二。一國之 內,同時有效力於德軍和俄軍的拉脫維亞人,另外還有被派駐在這塊土地的 俄羅斯軍人和移民。 德軍二戰敗北,之後的五十年,拉脫維亞淪為蘇聯附庸國。 九零年代,蘇俄垮台,重獲獨立自由的拉脫維亞大興改革,短短幾年就 成為新興歐洲的經濟發展楷模。 然而,擺脫了體制的束縛卻躲不過歷史仇恨的揪擾,拉脫維亞反到自行 走向了種族分化,對境內俄羅斯裔的居民採取各種歧視性的政策,包括不給 予公民身分,不得出任公職,關閉俄語學校,族群對立至極,遠超過外界想 像。 每年十一月十八號拉脫維亞慶祝國慶慶典的規格遠超過其他國定紀念日 這一天,文武百官各個手捧鮮花,聚集在首都里加市中心的自由紀念碑前紀 念二十世紀初脫離俄國獨立。 同一天晚上,里加的大街上卻上演不一樣的活動群眾手持火把,將街道 擠得水洩不通這些人是自認為真正愛國的拉脫維亞民族主義者,然而許多民 眾對這樣的活動嗤之以鼻。 他們大多是說俄語的拉脫維亞居民,佔全國人口將近三成,其中有半數 沒有拉脫維亞公民身分。 李德曼是個專欄作家,他替好幾家報紙撰寫專欄,時常評論公共利益相 關議題。他手持拉脫維亞護照,但嚴格的說,他不算真正的公民,護照封面 寫了奇怪的字,用拉脫維亞文寫著:非公民護照。主頁上還用英文寫著:外 籍護照。 〔有時別人就是這麼稱呼我們外籍人士,好像我們來自其他星球,即使 國際法也這麼看待我們。現在拉脫維亞這樣的人大約有四十萬人。〕 1991年拉脫維亞脫離蘇聯獨立不到一個月,拉脫維亞國會通過決議將境 內居民一分為二,以是不是拉脫維亞裔,區分為公民和非公民。非公民不但 沒有投票權也不能擔任公職。這項規定適用1940年之後移入的居民,也適用 他們的後代 〔我才不想當二等公民,我要在我住的國家成為公民。〕 非公民有權申請入籍成為拉脫維亞人,但必須通過考試,內容是拉脫維 亞歷史,還有拉脫維亞語以及國歌,提交所需文件後申請人還得等上一年才 能取得公民護照。 很多人申請之後遭到拒絕,而李德曼在內的許多人,則是連考試的資格 都沒有。 〔過去五年,我有三年待在國外,所以他們不接受我的文件。這個理由 完全不合法。我要取得公民權,這個爭戰永遠不會結束,我還曾在這棟大樓 裡靜坐抗議,我待了一整天,辦公時間結束後拒絕離開,警察跑來趕我出去。〕 德肯諾夫是麻醉科醫生,他和創傷外科醫生瓦爾迪斯扎特勒斯曾經是同 事。扎特勒斯如今當上了拉脫維亞的總統,德肯諾夫則加入了拉脫維亞反法 西斯聯盟。 〔我不願看到納粹主義在拉脫維亞死灰復燃,我透過雙眼看到最讓我不 高興的,就是所謂的民主歐洲對納粹主義再起視而不見。〕 二戰期間,拉脫維亞軍團成立境內好幾千人自願加入為納粹德軍效命。 拉脫維亞獨立後,每年的軍團成立紀念日,都有昔日老兵在政府的許可之下, 在里加市中心舉行紀念遊行。德肯諾夫和他的反法西斯聯盟,2005年曾經發 動破壞行動,在遊行中形成人牆,警察必須驅趕反法西斯人士才能讓老兵在 自由紀念碑前獻花悼念死去的同袍。 〔我們認為,在一個自由的國家,法西斯主義分子及其黨羽無權在非單 一種族政權的紀念碑前獻花。我們的行動符合聯合國決議那項決議,呼籲我 們對抗所有支持納粹武裝親衛隊的人。〕 今天,拉脫維亞境內還有一萬四千名老兵,在二戰時期效命蘇聯軍隊。 柴可溫斯夫當時在蘇聯傘兵部隊服役,他走向蘇聯軍人紀念碑獻花致意的時 候,他必須確定沒人看見他身上的蘇聯勳章。 1991年拉脫維亞立法禁止在公共場合出示任何蘇聯象徵物。 〔大家對我們的態度只能說惡劣至極。有一次,一位穿軍服的老兵在抗 戰勝利日搭公車,被迫下車,因為公車司機停下來說除非他下車,不然不開 車。〕 拉脫維亞族群和意識型態對立在二十世紀末達到最高峰,1998年,極端 民族主義者伊格西斯根炸毀了蘇聯戰士紀念碑,對某些人來說它是一座紀念 碑。 〔在我看來,它是對拉脫維亞的侮辱,應該直接推倒,表示我們不再被 占領。〕 1998年,另外一起事件也引起普遍的關注。前蘇軍戰士可爾諾夫接受拉 脫維亞法院傳喚,要審判他在二戰期間的行為。 〔這是列寧勳章,我獲得這枚勳章,因為我擔任游擊隊員時炸毀了十六 列德軍火車。〕 但是可爾諾夫在今天的拉脫維亞成了全民公敵,因為他在大戰中殺害了 參加德軍的拉脫維亞人,激進民族主義分子掌權後,納粹支持者大肆清算反 法西斯人士,也就是對付當年反希特勒聯軍的人。他們站出來訴說戰爭始末 為的就是要漂白自己投靠納粹和法西斯的那段過去。 艾維斯加德是拉脫維亞國家陣線的負責人,這個政治組織發行報紙,週 末和假日上街免費發放。報紙的名稱是三個大大的D,分別代表三個D開頭的 英文字去占領,去殖民,去俄羅斯。艾維斯加德同時在拉脫維亞開設公民道 德課程。他的學生當中有幾個人定期為他的報紙撰寫文章。在主編的指揮下, 這些學生記者不留餘地的抨擊拉脫維亞的俄裔居民,連引用數據也將俄裔居 民的人數比例報高,以此激起拉脫維亞本土人士的恐慌。 〔拉裔人占自己國家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其實超過六成),另外百分之 五十是有俄羅斯撐腰的占領者,讓俄裔居民處境困難是必要的,我們必須建 構一個環境讓拉脫維亞社會反抗占領者。另外,我們還需要立法反殖民,我 們要向這些人說清楚:我們給你個期限,離開這裡。〕 英國導演卡麥隆諾斯打算以影片紀錄拉脫維亞內部緊張的族群關係。他 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片名是〔追隨希特勒腳步的拉脫維亞〕他將今天鼓吹極 端民族主義的拉脫維亞人比喻成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人。 〔二戰期間或戰後來到拉脫維亞的人,他們必須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們 必須離開拉脫維亞。捍衛拉脫維亞之戰必定繼續。〕 他們有一些共通點:第一,他們過去都有民族主義的汙點;第二,他們 的語言政策和納粹對猶太人一樣--強迫他們說德語,在拉脫維亞則只能說 拉脫維亞語;公民權利方面,在拉脫維亞,如果你不是公民,有三十六種工 作你不能做,很多事情上受到歧視,只因為你血統不純正。 拉脫維亞擺脫了半個世紀的蘇聯共產統治,卻陷入極端民族主義和族群 分裂的危機,讓境內的俄裔居民和他們的後代成為族群霸權政策的最新受害 者。 -- 表面上溫溫的萊維斯, 是會割肉剔骨丟還給伊凡的恐怖木偶吧. 這樣會不會萊維斯自己就把自己全部拆光光.......(抖抖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53.59 ※ 編輯: sherpas 來自: 114.36.53.59 (08/10 23:20) ※ 編輯: sherpas 來自: 114.36.53.59 (08/10 23:20)

08/12 22:36, , 1F
黑萊維斯....好想看這樣的文怎辦(/艸)
08/12 22:36, 1F

08/13 22:39, , 2F
二戰結束後也有許多國家清洗國內的德裔居民,不管是否以世代
08/13 22:39, 2F

08/13 22:39, , 3F
定居。只能說民族主義這種東西啊...(嘆
08/13 22:39, 3F

08/18 22:43, , 4F
不過這麼做相當於間接同意種族淨化,只是換個對象而已...
08/18 22:43, 4F
文章代碼(AID): #1I1beeZV (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