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為什麼要嫉妒?

看板wisdom作者 (頭髮好亂)時間7年前 (2017/03/22 10:57),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許久沒有分享文章(2年?) 因為去年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要克服因此一直沒有時間寫作 今年一切好一些了,又重拾鍵盤,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想法給大家 :) 原文連結: http://st-threath.blogspot.tw/2017/03/why-envy.html --------------------------------------------------------------------------- 有朋友最近跟我說:「不如你來寫一篇關於人為什麼愛比較和嫉妒的文章吧~」, 因為她看到 I'm Charlie(Youtuber)發佈了一個影片:如何不去嫉妒別人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nSwWE1qGY
內容提到以前查理看到Catie的影片只要一上架就會有超多人點閱, 心中就會很不是滋味,覺得為什麼她可以這麼受歡迎? 以及之後查理如何越過這個心理狀態,懂得欣賞別人的努力和學習 (覺得分享的很好,可以看一看) 看完查理的分享,我想起自己經營「愛食記App」這個題目時也曾遭遇過類似的心理狀態: 為什麼別人明顯不可行的題目可以募到資金? 為什麼這個App明明做的還好,但它的下載量這麼高? -- 嫉妒與懷疑他人的成就。 人為什麼會嫉妒? 我自己仔細思考過後,認為「嫉妒」這件事源自於一個人在意自己和別人的優劣高低, 它要成立有兩個條件: 1. 你覺得別人的成就、擁有的東西很棒,而你沒有 2. 你覺得對方的努力、能力不配擁有這些東西 如果只有1. 成立,那產生的情感應該是"羨慕"、"仰慕", 這樣的情感並沒有行動的動力,因此不會促成人行為的改變,也不會有社會上的進步。 相反地"嫉妒"這件事情很容易驅使人不滿而行動,也促使人們去觀察、模仿、學習, 是個充滿動能的情緒,但同時它的存在代表了此人有「行動上的自卑感」, 以及「見識上的未成熟」,由於這兩個弱點,人才會產生嫉妒的心態。 而如果大家有看過 I'm Charlie的影片,其後半段正好涵蓋了她越過這兩個點的歷程。 下面就這兩個點來討論: 行動上的自卑感 『覺得別人的成就、擁有的東西很棒,而我沒有』這樣的想法, 其實透露出的是人的自我侷限。 這樣的人在腦中想著:「這輩子我都無法得到他那樣東西」以及 「我的現況就是這樣,未來不會改變,就算我做出努力也沒用。」 有時候因為我們的起跑點比較後面,我們便連跑都不想跑了。 心理總是想:「既然一定會輸、一定得不到,努力奮鬥不是反而顯得可笑、像個傻子? 」 嫉妒是想要過更好生活的一種渴望,但如果我們放任它胡亂生長, 它長在心上糾結的惡毒會像錯綜的藤蔓,把整個人揪在原地自怨自艾。 裹足不前,因為害怕凸顯自己能力不足。既然不能往前,就只能在原地嫉妒別人。 但如果我們願意往前走呢? 如果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透過行動來改變生活,並真正動起來、去努力追求它, 別人手上的東西便不值得嫉妒 -- 因為你知道那不是得不到的,那是你未來會擁有的。 同時因為專注在自己的行動上,說真的,一旦你開始全力衝刺後, 你也沒有這麼多時間去一直關注別人、一直去嫉妒了。 如果我們依渴望的結果去實際行動,體驗過真正的努力後, 就會知道別人是付出了多少代價、把握住多少次的機會,才能有現在的成就。 要越過這關,背後代表的是自己是否能發展出「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 相信透過努力,自己的能力是可以不斷的提升。 若擁有這種思維模式,便不會為自己的當下狀況設限,而是會努力的爭取未來成就。 ( 詳細可參考這一篇文章 https://www.inside.com.tw/2012/08/23/believe-you-can-change ) 曾經在經營愛食記的Instagram上,我們也覺得: 為什麼某些IG美食帳號,一po文一兩分鐘就幾百個人按讚? 為什麼我們po的文回應這麼少? 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po文很少迴響,讓我們想著: 「算了,反正我們也沒有比別人好,乾脆停止好了... 」 後來停止了一陣子後,我們決定不跟別人比較,做好自己想做的風格就好, 而在這之後才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道路,走到5萬粉絲的階段。 現在雖然還是輸給很多厲害的IG美食家,但大家開始成為好友, 關注著對方最近去吃什麼好料的,算是彼此砥礪 見識上的未成熟 人的頭腦天生容易過於自信,錯誤的判斷自己比其他平均「普羅大眾」還要厲害。 90%的駕駛人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優於平均(統計上是不可能的)。 康乃爾大學的Kruger和David Dunning曾經做過一個研究, 發現能力高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能力差的人反而會高估自己的能力 -- 前者是因為知道太多而謙虛,後者是因為知道太少而自大。 這個現象甚至有個名稱叫做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一種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 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 達克效應的示意圖: https://goo.gl/HtcdSk 當我們說:「他的努力、能力根本不配擁有這些東西」時, 其實是用自己業餘的評斷標準,在資訊不全的情況下說出的。 如果人生資歷夠多了,你會發現大多數成功的人都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努力。 舉例來說: Kobe Bryant 和 Michale Jordan的成功卓越, 但他們也是當代最著名、最熱愛個人魔鬼訓練的人 -- 他們的場上成果來自於場下無聊的磨練。 這邊有一個我很喜歡的Under Armour廣告,You are the sum of all your training. 視覺化的呈現了一個人當下爆發的力量,其實是過去數千次練習總和的結果。 廣告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md-vtRCqo
若仔細看你身邊那些似乎凡事都駕輕就熟的人,他們必定經過極致的努力, 這努力可能是對自身專業的磨練,可能是對1%機會的不離不棄, 也可能是在沒有人支持自己的情況下堅持做正確的事。 我們並不是全知全能的,無法看透一個人的過去、經歷, 也無法看到這個人為了現在擁有的東西放棄了什麼 (娛樂、健康、穩定、家庭...), 因此實在不該去批判,這個人是否"值得"擁有這些東西。 相反地,我們該從"現在"的狀況去找出他們和自己有什麼不同。 他們的影片為何總是比較多人看? 他們下了什麼苦心? 為何IG的讚數她總是比較多? 是不是因為她熱情的回覆每個留言的人? 這個人為什麼可以募到這麼多資金? 是不是他演練過非常多次簡報技巧,並且能夠讓別人感受到他的熱情? (有興趣也可看看之前的文章:『我總是會去想,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好?』 http://st-threath.blogspot.tw/2014/12/why-they-are-so-good.html ) 「每天重複一樣的事,卻期待不同的結果,那就是瘋子」- 愛因斯坦 在手機螢幕中滑過,羨慕、嫉妒他人生活卻不行動,是不可能有任何改變的。 我覺得I'm Charlie的建議很好,接近讓你想一起行動的朋友,遠離總是潑你冷水的人, 只要你在全力為了目標奔跑,嫉妒是沒有時間浮上來的。 如果準備好了,不妨繫上鞋帶,邁出行動的步伐。 隨著每次一點一滴的努力和改變,信心會追隨你的腳步的。 後記: 我一個在台灣工作過後,直接獲得美國Facebook工作的朋友, 看完文章後給出了他的想法,也分享給大家: 每個人心中都想要改變,但很少人能夠長期持續的堅持練習, 分享一句我最近拿來砥礪自己的話 「when you feel like quitting, think about why you started」 當你想要放棄時,想想當初你為何開始,勿忘初衷 -- St. Threath 文章集散地: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 批兔 ˇThreath Facebook: http://goo.gl/6IKA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234.4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sdom/M.1490151477.A.A68.html

03/23 21:57, , 1F
謝謝分享~ 堅持也是一種才能吧
03/23 21:57, 1F

03/24 03:05, , 2F
謝謝分享~剛好是我最近面臨到的課題
03/24 03:05, 2F

03/25 13:13, , 3F
謝謝
03/25 13:13, 3F

03/31 14:15, , 4F
謝謝分享
03/31 14:15, 4F

04/01 00:47, , 5F
謝謝分享
04/01 00:47, 5F

04/11 14:59, , 6F
謝謝分享:)
04/11 14:59, 6F

05/24 16:04, , 7F
推 突然看到這篇文章 很勵志
05/24 16:04, 7F
文章代碼(AID): #1OqUWrfe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