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 3種人格

看板wisdom作者 (頭髮好亂)時間12年前 (2011/08/19 02:53), 編輯推噓18(1801)
留言19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一本在1989年出的工具書,叫作樂在溝通(Assertiveness at Work) 整本書的用詞和翻譯都非常的老派,讀起來感覺好像在讀20年前的文章 (1989到現在真的超過20年了...) 這本書據說已經絕版,應該是很少有人有機會再讀到它, 但我覺得它的內容其實非常棒,因此把書的內容作個簡單的摘要。 網誌多了幾張圖做裝飾: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2011/08/assertiveness.html ---------------------------------------------------------------------------- 每天我們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由於每個人的個性都不相同, 所以聊起天來、討論東西給人的感覺都會不太一樣, 但假如硬要做個歸類,我們可以把自我表達簡單的分成三種類別。 1. 有自信的人 (積極) 有些人講起話來不卑不亢、態度很好, 和他們聊天起來感覺很舒服,而且他們似乎隨時散發出一股自信, 卻又不會給人自大的感覺。 2. 自我中心的人 (侵略) 有些人講話則十分不客氣、喜歡用命令的語氣,找到機會就諷刺別人或酸人, 和他們講話(或說聽他們講話)會覺得他們十分不尊重別人, 好像世界上只有他們的要求是重要的,其它人的都不用考慮。 3. 沒自信的人 (畏縮) 另一些人講話起來總是唯唯諾諾,心中有想法卻常常悶不吭聲, 和他們相處很累,因為必須要一直問他的意見,而他說出來的也不見得是他想要的, 常常聽到他們說:"你們決定就好,我都可以。" "大概是吧" "我覺得可以這樣做,但我也不太確定這樣好不好" "我沒空弄耶,但要給我弄也行啦..." 一般來說,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對不同的人事物, 會表現出不同類型的特徵,有時候我們充滿自信(例如在跟好朋友分享故事), 有時候我們缺乏自信(例如上台簡報或跟重要的人聊天), 有時候我們則會過度的侵略(例如不耐煩的和父母講話)。 根據每個人的個性,三種特徵展現的時間比例可能會有所不同, 有人可能積極、侵略、畏縮的比例是 60%、30%、10% 另外一個人可能是 20%、10%、70% 這樣比例的差異來自於生活和教育背景的不同,有些人從小就要什麼有什麼, 因此他認為所有人都該聽從他的要求,侵略的行為對他來說是理所當然的, 他認為這只是展現自己的自信。 有些人從小就必須要體諒許多人,父母辛勞工作,家裡環境不佳, 因此他認為自己的要求應該是要被壓抑的(畏縮),凡是會增加別人負擔的要求, 都是不該說出口的,他認為這是體諒的表現。 有些人從小家庭和樂,家裡的長輩會把小孩當做可以溝通的對象, 小孩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父母有時候會答應,有時候會拒絕, 父母會提出自己的願望,小孩有時候會答應,有時候會拒絕, 在這樣環境成長的人,當有想要的願望可以說出口, 而當有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絕(積極) 由於生長環境不同,因此大家的認知不同,舉我自己當做例子好了, 以前我覺得自己和人溝通的方式沒什麼問題,當大家在討論的時候, 我很少發言,我覺得當大家想問我的時候就會問我,我不想搶鋒頭。 當一群人在分工時,假設我想要做某個部分,但是別人先我一步選了, 我會想:"那就讓給他吧,反正我也不是一定要那個。" 在我心中,這樣是禮讓別人的表現。 後來發現,不表達意見,其實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 禮讓是因為怕自己的要求會讓人困擾,害怕在討論後被拒絕。 在活動或是討論後,若結果不好,我常會想:"我早就知道應該朝另外一個方向做" 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人知道我的想法,因為我沒有發過言。 這一切的行為只因為我心中一個最簡單的想法: 我認為別人的需求(想法),比我自己的還要重要。 這就是畏縮行為的來源。 相反的,侵略行為的來源則是: 我認為自己的需求(想法),比別人的都還重要。 基於這個簡單的想法,我不耐煩是合理的,讓別人不舒服是合理的, 因為只有我的感受、我的需求、我的想法--才是重要的。 而我所看的那本書,它所說的積極行為,只要心中抱持著一句話就能做到: 我的需求和別人的一樣重要, 我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別人可以拒絕, 同樣的,別人可以提出他們的要求,而我也可以拒絕。 聽起來很像是古代八股文裡面說的廢話,但仔細想想, 我們真的時時刻刻心中都能保持這樣的信念嗎? 對於請求和拒絕,我們還是會有這樣的想法: "還是不要問他好了,反正他一定會拒絕的。" (退縮) "我平常這麼幫他,他拒絕我的要求真是太忘恩負義了。" (侵略) 現在的社會中,個性偏向畏縮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吃虧。 個性偏向侵略的人,雖然容易讓別人討厭,但自己卻能透過侵犯別人的權利得到好處, 有些人甚至會認為侵略的人比較有能力。 而個性畏縮的人,常常犧牲了自己很多時間在做別人不想做的事, 但卻因別人很少聽到他們的想法,誤以為他們沒有能力, 也因為他們很少向別人說出自己所想的,總是一味的禮讓, 因此好事很少輪到他們。 總是自大或侵略的人,我相信有一天周圍的人一定會受不了,跟他說他這個缺點 但退縮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太過壓抑,不會有人跟他們說: 『當你有願望(或想法)時,你可以說出來。』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覺得物資是有限的,因此只要拿到了些什麼, 必然是讓別人有所損失(例如錢),因此畏縮的人會覺得開口請求就等於侵略。 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在現實社會中,雖然物資是有限、固定數量的, 但他們對人的產生的價值卻是無限、不固定數量的。 同樣的東西,對每個人的價值可以從0到無限(可以看PayEasy南瓜的故事), http://ppt.cc/p7OB 一個對A價值0的東西,或許能對B產生10000的價值, 所以只要B開口去要,A會很樂意給B這個東西。 (前提是B必須讓A知道這東西對他有這麼高的價值。) 有時候我們總是太為別人著想,放棄自己的需求, 但其實從價值的觀點來看,當我們要求,我們不是在掠奪些什麼。 要求只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表明自己的對物質背後價值的想望, 它只是溝通、創造彼此價值最大化的一個過程,因此它是絕對必要的! 最後就引用聖經中的一段話最為結束吧, Ask and you shall receive. Seek and you shall find. Knock and the door shall be opened to you. Yes, Ask and you shall receive! -- (小附錄) 退縮思想: 迴避爭吵、否定自己的權利、否定自己的能力(我永遠不可能做到...) 把積極當做侵略(說出自己想要的似乎是在侵略別人的權利) 過份的禮讓、不接受讚美、害怕給別人添麻煩 退縮行為: 說話拖泥帶水:"恩...你知道我的意思" "或許..." "只是..." 經常為自己找藉口:"平常我不會提這種事情,只是..." 句中出現過多的抱歉和徵詢對方意見的用語(將道歉當成發語詞) 經常使用自我約束的字眼:"我應該" "我必須" (自己沒有能力決定行為,讓外來權威來控制自己,e.g.父母、師長) 放棄自己的需要與期望: "我可以另找時間做,真的沒關係" (避免拒絕的尷尬,但好像在跟對方說:我的需求不重要!) 經常說出自我貶低的話: "你知道,上台報告我最差勁了" "我想我做不到的..." (引導對方來同情你,自貶身價,於是自己就不用去正視這些缺點) 只有在萬無一失的狀況下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 -- from St. Threath: http://st-threath.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77.137

08/19 09:05, , 1F
good
08/19 09:05, 1F

08/19 15:29, , 2F
好棒的分享!!謝謝你~
08/19 15:29, 2F

08/19 22:03, , 3F
好文
08/19 22:03, 3F

08/19 22:45, , 4F
推,感謝分享!
08/19 22:45, 4F

08/20 06:59, , 5F
好文
08/20 06:59, 5F

08/20 10:47, , 6F
很不錯的文章喔!
08/20 10:47, 6F

08/20 12:23, , 7F
優質好文
08/20 12:23, 7F

08/20 17:20, , 8F
推一個 感謝分享!!
08/20 17:20, 8F

08/20 20:54, , 9F
大推!! 原來自己是這種人啊...
08/20 20:54, 9F

08/20 21:49, , 10F
謝謝大家的支持 ^^
08/20 21:49, 10F

08/22 19:06, , 11F
08/22 19:06, 11F

08/23 04:32, , 12F
我也是個性畏縮的人 但在調整心態中 感謝!
08/23 04:32, 12F

08/24 17:12, , 13F
push
08/24 17:12, 13F

08/24 22:00, , 14F
推 自己的想法 跟 別人的一樣重要 (一針見血)
08/24 22:00, 14F

08/28 00:00, , 15F
很棒的文章^^
08/28 00:00, 15F

08/28 01:02, , 16F
好文!!
08/28 01:02, 16F

08/28 22:32, , 17F
GOOD
08/28 22:32, 17F

09/01 12:46, , 18F
09/01 12:46, 18F

09/10 02:38, , 19F
很棒的文章,謝謝原po分享 :)
09/10 02:38, 19F
ccabc:轉錄至看板 prozac 05/26 11:03
文章代碼(AID): #1EJL-I8F (wis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