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教育部審查通過同意6所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

看板uni-talk作者 (暑假!?)時間19年前 (2005/07/26 20:31),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epaper.edu.tw/news/940720/940720a.htm?open 努力多年的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之路,終於在今(20)日由教育部部長杜正勝同意6所師範學院的轉型發展計畫及改名教育大學,正式定名為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及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杜部長表示,這次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是定位在「轉型發展與整合發展並重」,未來各教育大學的師資培育學生,將於96學年度完成調降至50%以下,另外50%則培育具有卓越競爭力的非師培生。這是師範體系繼民國50年的「師範」改名「師專」、76年「師專」改「師院」及80年的「省立」改為「國立」,另一個全新的里程碑。 以下依次就改名教育大學之必要性,教育部之具體作為、教育部審查通過師院改名教育大學之原則與重點、教育部審查通過6所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之原因、教育部於6所師範校院改名教育大學後之督導與協助措施及6所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之預期效益等六方面臚列如下: 一、改名教育大學之必要性 (一)多元儲備師資培育制度,需有穩定專業的中堅力量。 (二)維護師範學院傳統、優質之優勢,提昇競爭力。 (三)配合師資培育數量規劃及國家社會發展需求,師範學院亟需轉型與整合發展。 二、教育部之具體作為 從民國93年起共歷經三個階段,由教育部邀集歷史、管理、工程、科學及教育等不同背景專家學者組成指導委員會或審查小組,共歷經10次審查會議及實地訪視,並給予多項改進建議: (一)第一階段:組成「師範校院轉型發展指導委員會」 主要任務為輔導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成立師範校院轉型發展指導委員會及建立師範校院轉型發展之方向及原則,決議三年調減師培生至50%以下(詳如下表)。 學校別 93年 94年 95年 96年 1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844(100%) 459(54%) 474(56%) 312(37%) 2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776(100%) 625(81%) 485(63%) 345(45%) 3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747(100%) 553(74%) 355(48%) 260(35%) 4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1156(100%) 799(69%) 651(56%) 462(40%) 5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857(100%) 510(60%) 313(37%) 266(31%) 6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866(100%) 576(67%) 459(53%) 319(37%) 合計 5246(100%) 3522(67%) 2737(52%) 1964(37%) (二)第二階段:組成「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變更審議委員會」 主要任務為進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等6校改名教育大學之審查作業;同意通過初審並進行實地會勘逐校實地會勘後並同意鑒請行政院同意成立改大籌備處。 (三)第三階段:組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等6校轉型發展暨整合發展計畫審查小組」 成立轉型發展暨整合發展計畫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經2次會議細緻審酌,同意6所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 三、教育部審查通過師院改名教育大學之原則與重點 (一)審查原則:轉型發展與整合發展兼顧並重。 (二)審查重點: 符合「大學及分部設立標準」。 轉型發展檢核主題與指標部分,共計學校定位與特色發展、院、系所調整、申設計畫、學校組織調整、學生結構調整、課程規劃、師資結構調整與增強及提昇學術表現等7大主題,共計14個指標。 整合發展檢核指標部分。 1 擇定一至二所整合發展學校。 2 完成校內整合發展共識擬提整合發展計畫綱要(含整合發展願景、整合發展SWOT分析及推動構想含期程)並經校務會議通過。 3 提具與整合發展對象溝通、協調之會議紀錄。 4 組成轉型暨整合發展諮詢委員會。 四、教育部審查通過6所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之原因 杜正勝部長說明,這次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的過程中,指導委員及學校都非常用心,教育部審查通過6所師範改名教育大學之原因如下: (一)轉型發展: 1、組織再造:各校均已精簡行政組織、提升行政效率,平均每校整合簡併一級單位達1/3之多。 2、系所調整:各校均已調整減少師培學系,配合國家、社會的需要,改設具有競爭力之非師資培育系所,師資培育學系能結合九年一貫課程的領域教學發展。 3、課程規劃:各校均已重整零碎課程、建構具有核心能力的新課程,增設就業專長學程。 4、教師增能:各校均已規劃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及學術研究成果,鼓勵教師發展第二專長。 5、特色營造:各校均依據傳統特色、區域需要、教師專長發展營造新世紀教育大學。 (二)整合部分: 貫徹行政院與教育部整合發展之政策,各校依教育部訂定之整合發展檢核指標辦理,並均符合整合原則、研訂計畫、溝通協調與審查通過。 各校依據整合發展指標,積極推動與鄰近大學整合發展(詳如下表) 學校別 整合對象 1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國立台灣大學 2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國立清華大學或國立交通大學 3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國立中興大學 4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5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國立東華大學 6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五、教育部於6所師範校院改名教育大學後之督導與協助措施 杜正勝部長希望這6所教育大學在改名之後有更大的發展、更具國際競爭力,特別在師資培育及國家教育的責任賦予高度的期許。教育部將會加強以下策略,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師資培育領域,包括: (一)督導措施: 轉型發展相關措施,教育部於半年後進行實地訪視檢核。 整合發展依各校整合對象及整合期程定期協調促成。 (二)協助措施: 推動卓越師資培育計畫:補助學校教學設施及提供優秀學生獎學金。 增強國際競爭力:專案辦理國際交流活動、積極招收外籍學生。 成立教育大學策略聯盟:加強各校學生互相選課、學校資源共享、合組大型研究團隊。 提供各該校教師專長增能獎勵措施及經費補助,以提昇其體質。 六、6所師範學院改名教育大學之預期效益 (一)符合公平性:6所師範學院均符合大學及分部設立標準之規定,應比照我國相當規模之技術學院、私立學院改大。 (二)符合經濟性:以現有規模申請改名,並不因改名而增加政府財政負擔。 (三)吸引優秀學子從事教職行列:改名教育大學具有象徵性意義,符合社會價值期望,有利於往後招生錄取到資質較佳的學生,從而可保持師資一定素質。 (四)提昇師範校院競爭力:學校發展領域及層次提升擴大後,有利於各校與國內外大學校院加強學術合作與交流。 (五)利於整併:對於與鄰近學校協調整合時較能受到平等之對待,更有助於整併工作之進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41.196

61.224.175.228 07/26, , 1F
這是教育大學們轉型成長的開始 當然也是努力的開始
61.224.175.228 07/26, 1F

61.224.175.228 07/26, , 2F
所有大學進一步的競爭可以預見
61.224.175.228 07/26, 2F

59.104.216.105 07/26, , 3F
請問往昔省立改國立,實質上的意義是哪些?
59.104.216.105 07/26, 3F

218.160.127.145 07/27, , 4F
大家都搶錢的結果 精英大學的平均經費比
218.160.127.145 07/27, 4F

218.160.127.145 07/27, , 5F
十年前還少很多
218.160.127.145 07/27, 5F

218.170.110.101 07/27, , 6F
我覺得只有差在名字 其他差別不大...@@
218.170.110.101 07/27, 6F

59.104.184.41 07/29, , 7F
推樓上 掛著教育兩個字一般大眾依然會貼標籤
59.104.184.41 07/29, 7F
文章代碼(AID): #12vYqR87 (uni-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