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國中幾何公式

看板tutor作者 (JBY)時間12年前 (2011/11/27 22:44), 編輯推噓4(4012)
留言1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天學生又背錯公式了,這次是內公切線和外公切線的長度公式, 她把兩個公式剛好記顛倒,被我狠狠地唸了一頓。 我不怪她記性差,我怪她根本從來都沒有搞清楚自己背的是什麼。 上個禮拜她很焦急地問我,說她不會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高的公式, 還有正三角形的高的公式,她說學校老師嚴正地告訴她們這兩個很重要。 剛開始我差點昏倒,因為這兩個東西我都教過,而且常常使用, 她竟然到現在還跟我說不會,真有想請她另請高明的打算。 後來我耐下性子,重新畫圖準備再講解一次。 當我把直角三角形畫出來後,跟她說,這是用面積的算法去求, 才講到這裡,她便說:「這我知道,我會算啦!但我要的是公式!」 (我有叫她用這個方法算一遍確定她是真的會) 稍微談了一下,才發現她根本不是不會算,而只是寫不出所謂的「公式」。 我跟她說,你怎麼算的,公式就是怎麼來的,根本不必刻意去背。 她這時才驚訝地說:「什麼?原來公式是這樣來的?」 今天的內、外公切線也是相同, 她說老師教到這裡的時候,直接要她們把那兩個公式背起來就好了, 沒有跟她們說這公式要怎麼推導。 雖然乍聽之下像是她們老師的問題,但我還是唸了她。 我說,自然科和數學的其他題型不一定,但幾何題目裡頭, 怎麼證明一個性質、如何推導一個公式絕對比死記還重要, 性質和公式會忘記,但如果你懂得一個公式是怎麼推過來的, 那即便公式忘了或者是不確定,那還是有機會把題目給解出來。 (我最愛舉的例子就是華氏跟攝氏的轉換公式推導,  相信不少人都曾經遇過或自己本身就是會把公式裡C跟F搞錯的學生。  不過這不是數學的範圍啦...)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時間不充裕,我還是堅持每一個性質跟公式都要推導和證明過的原因。 我會鼓勵去背的,就只有推導須花費較長時間, 且結論簡單、不容易搞錯的那種公式(如圓內冪、外冪這種)。 唉...不知道學生聽進了多少? 事實上,我沒有對學生說, 上述幾個公式我「從來沒有真正背起來過」(或者說從未將它們當公式來看), 每次都是要教學生之前,才在家裡稍微眇過幾眼。 但這並不代表我在沒背的情況就解不出來, 只要多花個5~10秒吧,自己圖稍微畫一下,就可以跟代公式得到同樣的結果。 或許你會說,代公式終究比較快,是沒錯, 但這便讓我從來沒有背不出公式的困擾(呃,在國中的時候啦...XD)。 呃,算一點小抱怨吧...XD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21.225

11/27 23:38, , 1F
背公式這種事情,因材施教很重要.像內、外公切線如果圖稍微
11/27 23:38, 1F

11/27 23:39, , 2F
醜、小一點,程度差學生要當場畫出來就有點難了,建議可以用
11/27 23:39, 2F

11/27 23:41, , 3F
輩份來記,也就是內公輩份大(用加),外公輩份小(用減)來記.
11/27 23:41, 3F

11/28 00:03, , 4F
有時候其實學校老師有講,只是學生沒記起來
11/28 00:03, 4F

11/28 00:04, , 5F
我學生偶爾會遇到某個公式說還沒教,等我導完才說老師有講
11/28 00:04, 5F
我也想過這種可能,所以主要還是唸學生不求甚解, 學校老師要怎麼教是他的事,但我不希望學生因為背公式而失去自己推導的能力。

11/28 00:51, , 6F
最好也是幫他整理一下.如用用圓周角證圓內(外)角
11/28 00:51, 6F

11/28 00:52, , 7F
用畢氏定理證內(外)公切線.用相似形證內(外)冪性質
11/28 00:52, 7F

11/28 00:55, , 8F
不然內內外外一堆學生糊里糊塗也就去亂套了
11/28 00:55, 8F
我這為學生記性很差,整理了她可能下一秒還是搞混, 所以才會希望她盡量別執著於公式, 能自己推得出來的話就省去很多腦袋空間。

11/28 11:23, , 9F
國三很多都求速成,有時候證明太多反而是造成學生的負擔
11/28 11:23, 9F

11/28 11:24, , 10F
比較推薦cool老師的方式,用整理的方式處理,而不是只作證明
11/28 11:24, 10F

11/28 11:24, , 11F
證完以後再詢問學生,通常沒有人記得完整過程
11/28 11:24, 11F

11/28 11:24, , 12F
基本上只要知道用甚麼方式證明就OK了
11/28 11:24, 12F
或許我說要帶證明性質跟公式讓人誤會了, 我並不會要他們「背」證明題,而是用問的, 問學生以她們之前所學過的東西有沒有辦法證明, 並聽她們整個推導的邏輯是否正確。 簡單來說,就是要確定她們懂得這些性質和公式是怎麼來的, 並有能力整合以前所學推出沒有見過的定理定則。 我覺得證明很重要,對我來說, 學生如果推不出來,表示她們對以前學過的東西並不熟、不懂活用及整合, 只有懂得把過去學過的東西拿來用在未曾教過的題目上,這才是真正懂, 未來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基測,遇到沒寫過的題目才能解得出來。 否則,整理公式其實她們自己都會做(我有看過她寫了一張表,就參考書抄一抄), 我實在沒有必要幫她們再做一次。 ※ 編輯: jonsauwi 來自: 140.122.198.246 (11/28 12:56)

11/28 16:41, , 13F
我覺得J大的想法挺正確的~事實上我在國高中幾乎沒有背公式
11/28 16:41, 13F

11/28 16:42, , 14F
幾乎所有的公式我都直接或間接的會推導~
11/28 16:42, 14F

11/28 16:42, , 15F
真的只有自己會推導這個算法才能記得長久~
11/28 16:42, 15F

11/28 16:43, , 16F
只是單存的背公式~等到高三要融會貫通的時候一定很亂
11/28 16:43, 16F
文章代碼(AID): #1EqapP1q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