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解題] 請問國語教師兩個字

看板tutor作者 (古小兔)時間16年前 (2008/04/21 00:56),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liliandlulu (meet_you2009)》之銘言: : 請問 棄 戎  這兩字 : 要如何以不直接教國小生寫的方式 : 讓他們學會呢 我個人覺得教小學生國字的話,最好不要「拆字」教。 因為中文和英文不一樣,英文單字可以拆解(如:用音節拆、用字根拆…), 但是中文不可以,因為中文字結合形、音、義一體,已經算是最小單位了。 (姑且不論徘徊、蚯蚓、蜻蜓…這種單字不成意的連綿詞) 大家小學時候應該都寫過「生字簿」吧! 同一個字寫一整行、一個詞寫一整行,這就是中文的訓練方式。 我本身讀師大,看到師大的國語中心裡的外國人在學習中文也是這樣, 他們也是寫生字簿,字和詞一行一行的寫,自然就會了。 (我第一次看到三十幾歲的外國人很認真的在寫「小學生字簿」時,不禁噗呲了一下, 但是後來想想,這就是中文的訓練方式啊!) 每一種語文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 可以互補、參見,但是沒必要全盤學習。 : 有什麼可以拆解字帶入情境的的辦法? : 這兩字分別是屬於造字原理的哪類呢? 基本上,不需要去管造字原理。 因為「六書」是後設的,是先有了一大堆文字之後,才有人去歸納那些文字的造字過程。 並不是先有了「六書」規定之後才去造字。 許慎的《說文解字》只有收錄9353字,而清朝的康熙字典確有五萬多個字, 這其中有許多字是無法確切分類到六書當中的。 況且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不少的錯誤,因為許慎並沒有看過「甲骨文」, 甲骨文是清末才出土的東西,因此該書有許多字的分類根本就是錯誤的。 許慎憑著先秦、秦漢時的文字去「反推」該字最原初的樣子,當然錯滿多的。 而六書中的「象形」、「指事」本來就是不能夠拆解的「文」, 如果在教學上,為了讓學生方便記憶,就把文字拆解開來,這樣反而會造成另一種錯誤。 還有,許多文字是無法「單一規類」在六書當中的, 有滿多字是同時兼用了兩種以上的六書原則, 像是許多「形聲字」就同時兼「會意字」, EX:「依」為形聲字,但為什麼要用「衣」當聲符, 為什麼不用「一」、「医」這些一樣音的字當聲符? 許多人都誤解許慎的意思了,以為「六書」都是造字原理, 其實這是錯誤的。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原理; 「轉注」、「假借」 是用字原理。 (很多學生對後兩者都一知半解的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31.36

04/21 01:00, , 1F
我也覺得: 寫為主, 造字原則頂多只是輔助 尤其是國小生...
04/21 01:00, 1F

04/21 01:05, , 2F
外國人學習華文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兩套:視華/遠東
04/21 01:05, 2F

04/21 01:06, , 3F
剛好一個重書寫一個不重, 實務上老師也覺得初學多寫很重要
04/21 01:06, 3F

04/21 01:07, , 4F
謝謝你的建議!我知道要怎麼教了!不必硬要拆開來
04/21 01:07, 4F

04/21 01:10, , 5F
會識字認念固然重要 但會寫更重要!
04/21 01:10, 5F

04/21 13:18, , 6F
推你一個!
04/21 13:18, 6F

10/31 20:00, , 7F
戴震四體二用之說有爭議,不宜斷定是誤解許慎
10/31 20:00, 7F
文章代碼(AID): #182tND_u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