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花蓮慕谷慕魚&猴子衝浪

看板travel作者 (阿多)時間11年前 (2013/04/05 23: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遊玩時間:2013年/03月 遊玩地點:花蓮慕谷慕魚 開放時間:早上七點半至下午六點 --- 圖文好讀版:http://windspir.pixnet.net/blog/post/60829117 還在日本時曾經看到某個朋友在FACEBOOK上分享慕谷慕魚的照片,至此之後一直想要找機 會實際去看一遭,所以上個月中朋友問我要不要去花蓮玩時我立刻就答應了。順便我想要 住住看台灣的背包客旅社,所以也從網路上定了兩個晚上有名的猴子衝浪。 星期五晚上等我朋友下班後從台北出發,到達花蓮時已經九點半了,下車後馬上就直奔住 宿處。 據說猴子衝浪跟衝浪其實是完全沒關係的,花蓮也沒有好的浪場,會叫猴子衝浪完全是因 為牆壁上畫圖很像猴子站在衝浪板上。不過據說原本他是在畫猴子站在床墊上的…(汗) 。猴子衝浪的櫃檯一般只到晚上十點,需要晚上checkin的人要注意喔。 猴子衝浪的環境很乾淨整齊,大家窩在客廳的沙發床上看電視聊天,氣氛很棒。不過住宿 客好像大多是大陸遊客,歐美日本的背包客反而較少。另外週末晚上10:00~11:00猴子衝 浪附近的All Star酒吧會有演奏,可以來這邊喝個酒聽音樂。不過這裡背包客不多,沒有 backpackers party的感覺,反倒是買一手啤酒在背包客大廳跟大家喝還比較有趣。 第二天一早去租了機車(125cc租一天300元),就直奔慕谷慕魚的出發口,銅門了。從花 蓮市區到慕谷慕魚騎車大約30分鐘,沿著國道九號過吉安後在轉進鯉魚潭方向之前就可 以看到標示了。行程建議可以排早上到慕谷慕魚,之後到鯉魚潭,再繼續前往東華大學參 觀。因為都在吉安的附近,所以非常方便 去慕谷慕魚之前需要申請入山証,只要出發前七天上網去申請就可以辦理完成了。來不及 的人也可以當天早上去銅門派出所現場排隊,但是人通常很多所以還是建議事先辦好。申 請網址:http://eli.npa.gov.tw/E7WebO/index02.jsp(警政署全球資訊網)。 進入步道口之後馬上可以看到整個清水溪 「慕谷慕魚」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18世紀時太魯閣的慕谷慕魚等八個家族從南投 翻山進入木瓜溪流域定居,從此此處就被稱為慕谷慕魚了。近年來太魯閣族人為了促進當 地就業而規劃出的「生態廊道」。但為了保護了「慕谷慕魚」這塊美麗的仙境不受到過多 的人為破壞,每日限定進入人數,分別是上午300人,下午300人,也就是說每日只限600 人進入。 河水蔚藍得嚇人。看到溪谷的當下驚訝於台灣竟然還保留著這麼美麗未受污染的河川。以 為這種地方在台灣已經快要被破壞殆盡了,卻在這邊找到了台灣原始的美。 整條生態走廊有兩個戲水區和兩個賞魚區,賞魚區禁止進入戲水,不過可以走下坡到進到 靠近溪邊的地方,坐在溪邊看魚。慕谷慕魚溪谷內的魚群曾經因為非法電魚毒魚而幾近枯 竭,幸好太魯閣族人自1998年起著手護魚工作,現在已經可以在河中看見成群的魚兒 在游水了。溪水極其清澈。完全不用下水,從岸上遠遠的看過來就可以看到成群的魚兒。 戲水區的溪水就沒這麼乾淨了。可以看到很多水藻滋生,優養化得很嚴重,水裡也沒有魚 群。 一路走過去會經過好幾個隧道。步道全長五公里,但是由於沒有坡度所以完全不會累,輕 輕鬆鬆就可以走完全程。而且途中還可以下到溪畔邊休憩戲水。 真的不想走的人也可以 直接騎車進入,整條步道都是機車可以通行的。但是這樣變得太匆忙倉卒,反而少了些樂 趣。 走到底以後就是清水發電廠。這是台灣東部最老的水力發電廠,日治時期由日人在此興建 。不過這邊好像沒有開放,所以到底後就只能折返了。 出了慕谷慕魚之後,回程在檢查口要記得把入山證的下聯歸還喔。然後之後回到銅 門派出所附近有個銅門大橋,銅門大橋對面有個翡翠谷步道,途中有幾個瀑布,還有很厲 害的古隧道和蝙蝠洞,走到最底邊有個鐘乳石洞。玩完慕谷慕魚後還有時間的人不如來走 一走。  谷隧道長達百餘公尺,當中完全沒有亮光是完完全全伸手不見五指的一片漆黑。要過隧道 的話最好自備手電筒。當然你也可以只用手機的亮燈,這樣你身旁的伴就會抓你抓得緊緊 的(奸笑)。 不過我們並沒有走完翡翠谷步道全程,因為走到一半我們似乎走錯岔路,結果路越變越小 條,後來路變得越來越奇怪我們就決定折返了。折返後我們就直接前往鯉魚潭沒有在繼續 挑戰了。 --- 個人網誌製作中 流浪人生 http://windspir.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8.185 ※ 編輯: windspir 來自: 123.193.8.185 (04/05 23:44)
文章代碼(AID): #1HNl4grS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