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大眾運輸遊台灣-九份/三峽/大溪老街

看板travel作者時間12年前 (2012/06/15 09: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bo2/17330228 第一站:台北.九份-九份老街/賴阿婆芋圓 第二站:台北.金瓜石-金瓜石老街 第三站:台北.三峽-三峽老街 第四站:桃園.大溪-大溪老街 ---------------------------------- 來過幾次九份,通常都白天造訪,為了夜景,特地留宿九份, 就算是天公不作美,朦朧之中還是看到令人難忘的美麗夜景, 不過隔天早晨就沒這麼幸運,禮拜一早上10點,遊客依然川流不息, 都忘了是上班天了,不過大部分都是左岸或日本遊客, 聽著日語或捲了舌的國語,都忘了自己是身處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了。 九份老街又名為基山老街,昔日稱暗街仔, 因夾道五花小店的屋簷都遮蔽了狹小的巷弄,無論晴雨都不見天日而稱之, 遊客再多,老天還是不給面子,硬生生起了濃霧, 從觀景台向外望,除了白茫茫還是白茫茫, 連隔壁的歐巴桑都說,這真的是撿到屎才會遇到的事, 不過能看到霧濛濛,其實也算奇景啦。(強烈的自我安慰ing) 過去的九份,曾因採礦業發達而風光一時,也應停止採礦而蕭條, 但當時依照山坡地形建造的街道與房舍卻格外有味道,也吸引了不少電影來此取景, 沒看過國片悲情城市,不少人也會知道這阿妹茶坊就是取景處之一, 不管是不是大雨滂沱,還是吸引不少人駐足照相留念。 除了阿妹茶坊,昇平戲院也是廣為人知, 在最興盛的時期,整月份演出皆為滿檔,開演的時候除了兩層樓,600個座位滿座, 連走道都站滿觀眾。隨著礦業蕭條,戲院也跟著沒落,民國75年結束營業。 後來因閒置,僅存正面及四面牆,不過後續整修過後,已試營運開放參觀了。 營業時間為: 週一至週五 上午9:30-下午5:00 週六及週日 上午9:30-下午6:00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 (若適逢國定假日則順延一天為休館日) 農曆除夕、年初一、選舉日為固定休館日 結果運氣真好,我去的當天剛好是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一,當然是無法參觀 就算搥心肝也只能接受事實(哭倒)。 九份基山街/輕便路/汽車路為三大路,不過除了這三條主要幹道, 其實還是可以到處走走看看,或許會有意外的發現, 五番坑位在昇平戲院後的輕便路上,坑前是一塊小型社區公園, 是所謂的門口埕,聽說在這兒看海景位置最好。 不過因大霧影響,當天當然是什麼都看不到(攤手), 民國16年開發,是現今保存較為完整之礦坑,不過已經封閉。 繞了繞又回到了基山街,別看這小路迂迴, 不管是賣吃的還是伴手禮,這兒都不少, 小吃部份有芋圓/芋粿/草仔粿/黑糖麻糬/豆腐乳/無鉛土皮蛋/紅槽肉圓等等, 芋粿/草仔粿,我之前吃過阿蘭,也蠻值得推薦。 芋圓的話,半山腰的阿柑姨跟老街內的賴阿婆都頗有名氣, 兩家都吃過,要觀賞美景的話推阿柑姨,但我比較喜歡賴阿婆的芋圓, 賴阿婆芋圓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基山街143號 電話:賴阿婆芋圓 一碗NT.40有冰/熱之分,芋圓冰是直接在熱芋圓裡頭加碎冰,化的超快, 芋圓顏色很繽紛,口感Q彈,而且紅豆綠豆配料也煮得很透,還不錯。 九份逛完之後,下一站裡所當然是隔壁的金瓜石囉, 下九份的站牌名稱是"舊道",假日的話,除了825/826/827三路可搭, 還有黃金福隆線可以搭乘,不過平常日這些路線都不發車, 平常日的話,基隆客運1013跟1062路線都可到金瓜石,收費NT.21。 九份跟金瓜石很近,不消五分鐘的路程就會到了,下黃金博物館站。 九份跟金瓜石很近,不消五分鐘的路程就會到了,下黃金博物館站。 今天可真是嘔到家了,昇平戲院看不到,連黃金博物館也無法參觀, 只因為剛好遇到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一(我倒)。 黃金博物館是由昔日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改建,是台灣第一個生態博物館, 訴說金瓜石的礦業歷史與文化,讓遊客藉著解說也能體會到金瓜石昔日的繁榮與光采。 黃金博物館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金光路8號 電話:(02)2496-2800 門票:全票NT100(包黃金博物館/環境館/太子賓館)(不包淘金體驗/坑道體驗) 不過沒關係,畢竟這次的主題是老街探索,加上博物館許久前造訪過,倒也沒這麼失落。 就算是第二次造訪,還是只能拍到四連棟的外觀, 日據時代,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的員工宿舍,因為四棟相連得名。 據說是目前全台唯一僅有的早期四連棟建築,極具日式風格, 也是"轉角遇到愛"的場景之一,無怪乎總覺得看起來份外眼熟。 金瓜石老街又名祈堂老街,由黃金博物館往勸濟堂指標走,途中會經金礦醫院舊址, 早期金是瓜石地區最繁華熱鬧的商店街,前興盛時期各種商業買賣接有, 之後的天災人禍及人口外流,使得老街漸趨落寞。基本舊街輪廓還是能窺見一般。 令人好奇的是,這兒屋頂大部份都是黑色的油毛氈黑屋頂,黑壓壓的黑色聚落。 原來是因為金瓜石濃霧水氣頗重,這樣的屋頂可防潰爛,蔚為一種奇觀。 拾級而上,就會看到勸濟堂,陡長的階梯可訓練肺活量。 光緒22年就創立了,聽說這有世界上最大的關公銅像,不過天候因素, 讓我只到了門口就折返了,想想還真有些可惜。 勸濟堂向下街梯右方到底則為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原為日據時代的金瓜石戰俘營, 當時最多關押了1000多名二戰時期的戰俘,這批戰俘當時的工作即為採掘銅礦。 由於當時生活與工作條件不甚理想,加上其他及水土不服等因素,不少戰俘因此命喪於此。 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旁邊小路走到底,穿過橋後,會看到瓜山國小, 這裡也有站牌,從這裡1062路線可直達台北市區,約一小時路程,票價NT.95。 而且是可以直接到達捷運忠孝復興站,比起還要到瑞芳轉搭火車,這條路線真的迅速多了。 再從捷運忠孝復興站搭藍線到永寧站,4號出口出, 則可轉搭臺北客運705[路線圖]到三峽下"三峽老街"站, 從"三峽老街站牌"往老街方向,會先看到三峽橋, 三峽橋建造於西元1932年,已有70多年歷史,當年是聯外的重要交通要道。 從拱橋上可眺望三峽溪,算得上是三峽的重要地標。 到老街之前的三峽國小校門口林道/歷史文物館/三峽鎮公所也都頗具特色。 三峽老街的民權街/三角湧街為三峽店屋集結起源地,北起福安宮/南至福德宮, 全長約260公尺,現今保存店屋約100多棟, 福安宮即為土地公廟,改建後金碧輝煌,山牆及梁柱雕龍畫鳳十分精細。 福安宮對面的三峽派出所即為三角湧老街起頭, 至今仍保留許多日據時代的商業街屋,房子刻字代表著姓氏/行業或堂號, 是當時商家做生意時普遍的宣傳手法, 傳統店屋不少改造為仿歐風,或是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拱門/巴洛克裝飾。 清水祖師廟位於長福街,福安宮旁,素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 為已故藝術家李梅樹親自監修,歷時40多年耗時的工程,展現了傳統寺廟之美。 來到三峽,不吃一下金牛角好像跟不上流行, 不過賣金牛角的店家百百間,該選哪間? 不管了,碰巧清水祖師廟前轉角就有一間,就決定是它囉, 捨棄了原味,買了黑炭巧克力跟義式迷迭乳酪,兩款都出乎意料的好吃。 清水祖師廟前方的橋為長福橋,上方有涼亭,也是十分壯觀。 走這此橋過岸,可到李梅樹博物館,不過趕著到下個景點就先放棄囉。 接著往回走到文化路跟新興街口,轉搭桃園客運9103路,準備前往大溪。 不過正值下班車多時刻,等了將近一小時才搭到車,差點等到我頭髮都花白了。 桃園客運到大溪的話,直接是到大溪的客運總站。 當然,爾後要搭車也是來到這邊搭。 原本是想夜宿大溪,不過老街上幾乎都沒有住宿點,所以才又搭車回中壢, 大溪到中壢的話,搭桃園客運5098路,會到中壢火車站後站喔。 夜晚的大溪,少了觀光客,沒了白天的喧囂反而更顯靜謐, 眺望大漢溪,看橋上車來車往,光影交錯別有另外一番風味。 日據時期稱大溪為"大科坎",意即大台地,曾是台灣重要的內陸港口, 日據時期桃園大圳完工,斷絕大漢溪的河運,大溪的黃金歲月也隨之結束, 現在還是可以從大溪老街的建築,窺探到一些昔日的繁華勝景。 雖然假日的白天來到大溪,人潮十分的多, 不過大溪有不少小吃也是讓人食指大動, 像是滷豆干/芋頭粿/碗粿/花生糖等都頗富盛名,很值得一試。 為了隔天要前往鶯歌,所以當天是夜宿中壢。 這家日涵最大的特色就是交通方便,還有價格不貴, 不過缺點就是沒電梯+中央空調,如果不挑剔住宿品質的話,還算是可以考慮。 很認真又精實的跑了一天,接下來第七天往南移動, 來去鶯歌老街/湖口老街/內灣老街,大啖阿婆壽司及炸野薑花囉。 ---------------------------------- -- 我吃.我玩.我記錄..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http://www.wretch.cc/blog/bo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0.92.15
文章代碼(AID): #1FsegX4b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