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花蓮-秀林-太魯閣國家公園[上]

看板travel作者 (新井 唯)時間14年前 (2010/07/07 20:0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完整圖文部落格版 http://araiyui.idv.tw/archives/4437 ----- Arson將花蓮的重點行程-太魯閣國家公園,排在第二天的一早,除了考慮到這幾天的氣 候詭譎多變,時陰時晴很不穩定,一方面也考慮到,我們這次入山,騎得是小綿羊,而非 開車,如果太晚下山,會有安全上的顧慮,所以前一天老早便就寢,主要是希望,能夠有 足夠的體力,將重要的景點都走遍。 吃完民宿提供的早餐,整裝準備出發前,剛好陳姐也在,得知我們要前往大魯閣,除了提 供許多相關資訊,也建議大致上的行程,以主線為主,山中步道與支線,要在一天走完比 較不易,將油箱加滿,出發前往,被譽為有「台灣八景」之一的大魯閣。 騎在台九線轉往台八線的路上,天氣似乎沒有天氣預報來得糟,太陽露臉帶著微笑,沒了 昨天的烏雲密佈,取而代之的,是那彷彿戴在山的峰尖上的,像是斗笠般的皚皚白雲,在 如此襯托下,猶如牛背的山更顯得青翠蓊鬱。 倚在崇德國小外的圍牆上,看著三三兩兩的小朋友在操場上嬉戲奔跑,心裡想著,能夠在 有如此美景的大地上生活,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 心裡的期待多餘些許的忐忑,期待的是,我終於可以補足,兒時走馬看花的記憶,可以踏 著更輕快的腳步,去欣賞這大自然的傑作,而這一切是否順利,旅途上的未知數,便都歸 納在忐忑上頭了。 在真正走進太魯閣前,我們決定先到入口處的遊客中心看看,由於我們的功課作得不夠充 分,或許這裡的資源可以幫得上忙。 果然,裡頭有不少關於太魯閣的介紹和由來,也才明白,太魯閣的英文,之所以定為「 Taroko」,是因為太魯閣族人認為此自有『壯觀雄偉』之意,我想會被賦予這樣的意涵, 應該不難理解吧! 深入瞭解,目前我們的位置只在最開端,一路會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景點,因為前幾次風 災造成的坍方崩塌,太魯閣最遠只開放到天祥,聽起來雖然有些可惜,不過依小綿羊的油 量,算是剛剛好的路程。 在先人用最傳統的方式開山闢路,這一整段會經過許多因山洞修築成的隧道,有幾十公尺 長的大隧道,也有像花園棚架一樣,縫中能看到遠方的高山,大的,小的,像是跳棋下的 點般,分佈在整條山路上,而迎接我們的第一個隧道,就是『砂卡礑』了。 太魯閣不僅山洞多,就連步道也是一絕,如果把崇德那附近的也算在內,一共有15個步道 ,最長的就有4公里遠,而且很多都是單程,必需得原路往返,加上景點間的路程,可能 要花上十幾個小時才能走完。 眼前的砂卡礑,又有神秘谷之稱,原語為sgadan,有臼齒之意涵,不久前才更改成如此, 它是所有步道裡最長的,有4.5公里遠,難怪當初陳姐不建議排太多步道的行程。 往橋下頭望去,青綠的猶如翡翠碧玉的河,在陽光的照射下,河面泛起的粼粼波光,像是 稀世珍寶般,卻也清晰得,可直接看見河底的石子,此番美景,真是令人讚嘆不已。 經過接下來的西拉岸隧道,順著一條岔路騎去,我們居然不知不覺的來到了預定的景點- 長春祠,之所以會用「祠」這個字,其實是因為當初開鑿山洞的工程十分浩大且危險,造 成很多先人喪生,為了紀念他們的事蹟,因此建了一座類似祠堂的寺廟加以供奉。 來到這,剛好碰上國小國中畢業旅行的遊覽車隊,加上有交通員警管制,要前往長春祠似 乎有點難度,只好遠遠的觀望了,以翠綠雄偉的山為背景,山腰上的寺廟建築格外顯眼, 加上廟旁流下的小小瀑布,小橋流水的感覺,似乎就如古人的墨寶般,有著依山傍水的景 致,慰勞這些先人的英靈。 我想起出發前,陳姐建議我們,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到布洛灣休憩區,剛好這幾個月,正 是野百合盛開的季節,不過聽說山中的猴子,有撿拾百合種子食用的習慣,能看到的野百 合越來越少了,可能得碰碰運氣。 既然都說到花了,怎麼有不賞的理由,不過往布洛灣的路,一整條都是爬坡,不是開車的 我們,車子顯然有些吃力。布洛灣的位置,就地理方面而言,剛好位在九曲洞和長春祠間 的河階台地上,如果要說布洛灣像是中途的休息站,我倒覺得它是個原住民的藝文展覽中 心,無論是靜態的展覽,或是動態的影片介紹,原都集中在這裡。 在離開前,果然看到美麗的野百合,點綴在一旁的山坡上,看花朵綻放的樣子,一旁還有 含苞待放的花苞,花期應該才剛開始不久,或許它的美麗,也印證了流傳在原住民間,那 淒美動人的浪漫故事。 一路上儘管有大自然這天才雕刻師,獻上一座座作品讓我們鑑賞,不過一旁的路標,常不 時的掛出「前方為落石好發區域,請快速通過」,或「小心落石」聳動的警語,得一路戰 戰兢兢的通過,我想這也算是一種美麗的折磨吧! 隔沒多久的路程,我們終於來到太魯閣有名的景點-「燕子口」,一旁還因為許多大陸團 的緣故,好幾台的遊覽車卡在這不能動彈,只能請警方來疏導的「塞車」程度。將車停妥 後,喝口水稍微休息一下,這才開始燕子口的巡禮。 燕子口旁有座細長筆直的吊橋,十分的漂亮,加上完全沒有遊客在上頭走動,好奇的往一 旁的告示看板看去,才知道從這裡走進去是有管制的,需要事先申請,才可以進入。 走到燕子口前,還有一小段路,上頭的山壁,就好像是小時候家裡養的瘤頭金魚,頭上過 大的瘤向外增生般,如拋物線的挺出,再往上一點瞧瞧,上頭還有小棵的樹木,依附著石 面而寄生,或許也因為極為特殊的姿態,上頭還網上用鋼筋編織成的防護網,完整的將山 壁面支撐起來,以免山面受不住地心引力的影響而崩塌。 燕子口裡,雖然漆黑的程度,不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卻也黑得看不清楚內側的山壁, 只能依著像是鑿開來的壁洞所滲進來的白光,方能看清楚足上的步伐。 倚著欄杆,對面蒼白的山壁上,有著大小不一的洞,聽說這就是壺洞,另外不時劃在空中 的黑線,像是黑色物體疾行流下的殘影,時而雙弧線的交錯,定睛一看,才知道原來燕子 谷真的是有燕子居住,來回的在山壁間的細長谷道疾飛覓食,速度十分的快,眼睛幾乎難 以跟上牠飛行的速度。 透過鑿開的山洞往上看,勉強還能看得到山頭的邊緣,能夠攀附上去的植物很少,蒼翠且 稀疏的林木,看起來也像是年邁的老翁,頂上的風華已不再。 燕子口步道不長,來回20~30分鐘的路程,很建議在此駐足停留的,不僅可以看到燕子華 麗飛舞著,還可以見到峽谷的奇景。一路上靠近崖邊的地方,都有加裝護欄,不過為求謹 慎起見,重心也不建議過度壓在欄杆上面。......【待續】 檢視較大的地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台9線蘇花公路轉台8線上)   旅遊日期:2010/04/21 -- dream about yui 我的生活誌 http://araiyui.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07.243 araiyui:轉錄至看板 Tai-travel 07/07 20:02
文章代碼(AID): #1CD6nixG (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