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尊重與寬容:「正常人」與「變性人」和諧相處的基礎

看板transgender作者 ( )時間16年前 (2007/08/31 14:39), 編輯推噓4(4016)
留言2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尊重與寬容:「正常人」與「變性人」和諧相處的基礎 http://post.baidu.com/f?kz=219765712 田亞華   (田亞華,曾任中華醫學會年鑑叢書編委、副主編,現為《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雜 誌副總編、深圳鵬程醫院院長,國家高級心理諮詢師、主任醫師、教授。近年來,主要致 力於「性身份識別障礙」的研究與治療實踐。他堅決反對單純依靠「手術刀」來完成變 性,主張心理醫生應全程介入變性,而「手術刀」應成為變性過程中心理醫生的「指揮 棒」。由他建立的「李國華變性模式」在國內外獲廣泛好評。)   如果把我們這些佔了人口絕大多數的無變性意識的人群稱為「正常人」的話,那麼「 變性人」只是性心理和性行為均偏離「正常人」的一群在統計學和生物學意義上的,不應 含任何貶義的"變態"人群。性行為是人的一種權力,「變性人」希望通過變性追求性快樂 和「正常人」通過自然性器官追求性快樂一樣,都是人性的體現,理應受到尊重、關懷和 幫助。但由於長期以來「圍城」內外的雙方對對方瞭解甚少或根本不願瞭解或缺乏深入瞭 解,以致雙方相處中經常會對對方產生偏激的態度和行為。因此,要想雙方和諧相處,必 須首先全方位瞭解對方,否則雙方很難換位思考,即使換位也難換位到位。 一、正確認識「變性人」現象   「變性人」是人們對醫學上「易性癖」患者的俗稱,更確切地說屬於性身份認同障 礙。易性癖一般從幼年即懂事起就有性身份認同障礙,青春期心理逆變,持續地感受到自 身生物學性別與心理性別之間的矛盾或不協調,強烈要求通過變性手術來改變自身的性解 剖結構,在變性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常因內心衝突而極度痛苦,甚至導致自殘、自戕。易 性癖現象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男女皆可發病,可見於不同的民族和職業,發病者的生活 經歷、文化背景和社會條件也不盡相同。   何歐尼格(J.Hoenig) 在1964年概括出易性癖的四個特徵:一、深信自己內在是異 性;二、聲稱自己是異性,但身軀發育並非異性;三、要求醫學改變軀體成為自己所認定 的性別;四、希望周圍人按其體驗的性別接受自己。因此,易性癖患者只是心理上有「變 性」的願望,而只有在接受了變性手術之後,才可以真正被稱為「變性人」。但現實中人 們往往對「變性人」和卞易性癖」不作嚴格區分,只是在涉及到對「變性人」進行醫學上 的分析時才採用「易性癖」一詞。為了方便,本文對「變性人」和「易性癖」亦不作嚴格 區分。   中國著名整形外科專家何清濂教授認為易性癖應稱為易性病更為準確,因為只有這 樣,才能準確地表達該疾病的特徵,易性病不是主觀所為,而應該是生物學因素所致;癖 則是指後天養成的一種習慣。眾多的病例資料表明,易性病是與生俱來的,並非積久成 習,像這樣把常人畏之如虎、避之不及而又遍體鱗傷的手術當成幸福、當成幸運,這也不 可能是癖。上世紀末,安徽醫科大學周江林博士的一篇在國際醫學界引起強烈反響的論 文,為變性現象的生物學解釋增添了有力的砝碼。他通過對6例變性人大腦的深入研 究,發現下丘腦中有一個叫做「終紋床核中央區」的核團和人的性別自認有關係。普通男 性的這個核團比普通女性大 44%,而男變女變性人的這個核團只是普通男性的 52%,和普 通女性相仿。這項結果第一次從生物學的角度證明了變性人的腦結構不同於普通人。 二、「正常人」應尊重和寬容「變性人」   長期以來,有些人認為易性癖是一種墮落的惡習,是反自然的褻瀆行為,有的患者還 被視作「流氓」,甚至受到行政、司法的懲處,這顯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就變性現象 的成因來看,他們只是一群無辜的「犧牲品」。染色體、荷爾蒙數量、腦結構的不同正如 你我皮膚有黑有白、體型有高低胖瘦一樣,是「造物主」的錯,不是個人的錯。   當然,現代醫學並不能否認幼時經歷對變性可能形成的影響。可是,想一想你我的幼 年,如此小的孩子又有誰能選擇或改變自己生長的環境呢?(正如你我無法選擇或改變一 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我們幸運地沒有陷入使我們成為「犧牲品」者的環境,「變性人」不 幸而成為某種環境的「犧牲品」,因此,對於這樣一群歷史上從未消失過的,佔了人類少 數或者極少數的,不同於常態的「變態」人群,我們不僅不應該按照主流文化教給我們的 慣性思維模式一概加以排斥,而更應利用我們這種命運的優勢來給予他們最大的同情和寬 容以彌補他們的不幸,如果忙著指斥他們則是一種無知的舉動。況且,即便大眾(「正常 人」)完全接受了「變性人」,但「變性人」個體也不會從此消除內心衝突、焦慮和徬徨 。因為「正常人」和其自我性別角色衝突永遠存在,有刺激原存在就無法避免應激反應。 三、讓「變性人」享有知情權是對其最大的同情和幫助   中國正在走向多元社會,儘管目前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很多方面和發達國家 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不得不說,在對待類似「變性人」、「同性戀」等「邊緣人」群體 上我國已經有了一定的寬容空間,甚至己經寬容到十分混亂的程度,其實這種混亂的最大 潛在受害者正是那些有變性傾向的人士。因為近年來某些媒體、少數醫學家和某些非醫學 界、非心理學界人士把變性手術的美好結果講過頭了,並沒有認真研究他們究竟希望什 麼、想得到什麼、能得到什麼、能承受什麼;對那些可能發生的、必然發生的和正在發生 的不利情況沒有人講或講得很不夠。但我覺得要真正同情和幫助他們,必須首先尊重他們 的知情權。我覺得至少有以下幾點要讓其完全知情:   1,變性手術永遠難以真正或至少不可能完全實現其「理想」,變性人永遠難以獲得 異性的全部生理和心理感受。眾多「變性人」資料表明,變性心理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期望 得到異性的性快樂,但他(她)並不知道,這是一種並沒有實際體驗過的、只是被自己在 想像中不斷強化的異性性快樂。   眾所周知,性器官是性快樂的工具。而他(她)們最厭惡和否定的恰恰就是自己自然 的性器官,以至於堅決要求用手術的辦法或異性性激素來變成異性的性器官,而異性戀或 同性戀均能接受自己的自然的性器官,只是同性戀既有從同性也有從異性那裡獲取性快樂 的能力與可能,且從同性那裡獲取性快樂的取向,遠遠或大大地壓倒了與異性。同性戀期 望的是直接從同性那裡獲得性快樂;變性傾向者期望先改變性別(即性器官)再從同性那 裡獲得自己所期望的「異性」性快樂,而在意識裡又把同性看成是與之相對應的「異性」 了。雖然都是性心理障礙,但前者的追求比後者現實(與同性交歡),後者的追求似乎過 於「理想化」(設想為「異性」間的交歡),「理想」到難以真正實現或不可能完全實現 的境界(李勝先,2006)。   女性的特殊還在於,她們有月經週期,有「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母性經歷,而男 變女是無法獲得這種經歷和體驗的,這也注定了變性後的「她」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女性。 女變男,由於壓根就沒有過附睾和前列腺等結構,這就決定了「他」既不會有自然陰莖勃 起過程的經歷,也不可能有真正意義精液的輸出,怎樣去體驗男人的自然的性快樂?指望 用人造的,只有部分「形似」、永遠不能「神似」的、假「異性」性交器官去承載自己性 圍城心理願望,恐怕永遠只是空中樓閣。   因為人造性交器官的缺陷,不僅導致「生育無果」,還將導致「『性福』無果」,甚 至由於「變性人」的特殊身份,還可出現領養尷尬,因此變性手術後只能體會例外性別性 快樂,變性將要經歷的是伴隨其終身的艱難的心路歷程,或許這也算是終身遺憾。這也是 部分變性傾向者做完變性手術後為何後悔的原由。   2,放棄變性才是最佳選項。「變性人」並不是不可治療的,關鍵在於自己有沒有治 療的願望和決心,解鈴還需繫鈴人。其實,真正和徹底解除這種痛苦的根本武器掌握在「 變性人」自己手裡,拿到這種武器的根本的方法就是學會放棄。   對於具有異性性別認同傾向的兒童,可以從性別教育開始,指出他(她)身體所具有 的性別特徵,和他(她)一同探討痴迷於異性行為的原因,並試著使他(她)認識到什麼 才是適合自己性別的行為舉止;可能的話還要幫助他(她)重新回到同性夥伴中去,使其 恢復正常的遊戲活動。對這些兒童的父毌,則要求他們學會鼓勵孩子進行和自身性別相符 的行為,及時分辨出不合適的行為並加以循循善誘式地糾正。   對於有變性傾向的成年人而言,其周圍「正常人」需適時對其進行了引導,要想「柳 暗花明」,唯一也應是最佳選項就是放棄。因為按照常理,當一個目標只能部分實現,且 風險巨大、代價巨大、變數眾多時,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退一步海闊天空」,在 心理醫生的科學指導下,換個位置,到「城外」找找體驗,用心去發現自己自然性器官的 結構和功能,嘗嘗自然性別活動的真實滋味,或許會頓悟。   3,選擇變性手術是不得己而為之的下策。對於成年的變性人,如果他(她)自身有 著強烈的手術治療願望,儘管可以嘗試進行一些非手術治療,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通過類 似的心理治療真正地使變性人的「靈魂」恢復常態的少而又少,心理治療對他們的幫助極 其有限,他們往往最終還是會走上變性手術這條道路。對於這類「頑固份子」,我們別無 他法,只能通過變性手術來幫助他(她),使其「靈魂」與肉體重新合一。當然,這次是 改變「肉體」來適應「靈魂」,而不是象傳統醫學上的「治癒」概念所認為的那樣,使其 「靈魂」重新回到社會所認同的常態。因此對於變性人的治療,我們可能不得不重新定義 「治癒」這個概念。 四、「變性人」也應正確認識「正常人」   由於社會大家庭是由占人口總量絕大多數的「正常人」與少數(或極少數)「變性 人」以及其他類似「變性人」的「邊緣人」群體共同組成的,因此,在現實社會中,無論 哪個群體或個體,都希望得到大眾(「正常人」)的尊重和認可。但任何尊重和認可的前 題都應是相互的、對等的。在「正常人」尊重和寬容「變性人」的同時,「變性人」更應 正確認識「正常人」,因為你的選擇違背了「開花結果」的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受到 「正常人」主流文化規則的衝擊應是情理之中。因此在「正常人」幫助「變性人」獲得公 平的待遇和理解目光的同時,「變性人」也應該組織起來,並積極、勇敢、健康地溶 入(至少是靠近)主流文化,因為只有相互尊重與寬容才是「正常人」與「變性人」和諧 相處的真正基礎。反之,如果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甚至頂著「變性人」帽子到處招搖 撞騙,只能使自己和這個群體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因為極端的訴求和舉動既會傷害 「正常人」(大眾)的寬容,也會傷害自身。   認識了「變性人」現象,其實也就間接認識了許許多多類似的「邊緣人」(或稱 「亞文化」)現象,如同性戀、虐戀、易裝癖等。「變性人」從人口比例上來看雖然很 小,但從絕對數量上看,據專家估算全世界應該有三十萬至五十萬人左右,而且他們不但 不會自然消失,說不定還會有所增長。   而科學技術尤其是醫學的發展,也確實能幫助「變性人」中的部分人結束部分痛苦, 走向新生。因此,我們的科學家們,便有義務讓這些「邊緣人」感覺到更多更光明的科技 之光。為了幫助這些人獲得公平的待遇和理解的目光,醫學家們更有義務去進一步探究這 些現象形成的原因、預防或治療的方法,而社會學家和媒體的責任則是廣而告之,一方面 正確引導「正常人」(大眾)本著科學人本的精神去理解和寬容包括「變性人」在內的所 有「邊緣人」群體。另一方面也要引導「變性人」要儘可能尊重「正常人」(大眾)所認 同的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只有這樣,我們的主流文化才會更顯活力優勢,我們的社會才 會更加合諧、文明、進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02.178

08/31 17:02, , 1F
寫是寫的很好啦- -只是那個正常兩個字不太順眼...
08/31 17:02, 1F

08/31 17:03, , 2F
看標題差點噓下去
08/31 17:03, 2F

08/31 17:25, , 3F
感覺這文章太過主觀化,後面讓人愈看愈不舒服
08/31 17:25, 3F

08/31 17:40, , 4F
怎麼我們好像是"不正常"的人...~"~
08/31 17:40, 4F

08/31 19:12, , 5F
那叫做自然人跟調整者吧
08/31 19:12, 5F

09/01 00:41, , 6F
第三點的第2小項根本就是狗屁不通的歪理
09/01 00:41, 6F

09/01 00:45, , 7F
還有第3小項 所謂的"治癒"講白一點就是不尊重當事人的
09/01 00:45, 7F

09/01 00:46, , 8F
意願吧
09/01 00:46, 8F

09/01 01:16, , 9F
像這種學心理的跟那些一天到晚想矯正同志的教派(會)又
09/01 01:16, 9F

09/01 01:16, , 10F
有什麼兩樣?
09/01 01:16, 10F

09/03 09:13, , 11F
天阿,他用"頓悟"兩個字耶~ 他是神秘學巨擘嗎?
09/03 09:13, 11F

09/03 09:14, , 12F
原來性別認同可以頓悟喔??
09/03 09:14, 12F

09/03 13:53, , 13F
看前面的時候我以為他是要幫助跨性別更能適應他想要的性別@@
09/03 13:53, 13F

09/04 01:08, , 14F
為甚麼看一看會想到X戰警呢……
09/04 01:08, 14F

09/05 01:02, , 15F
作者所謂的寬容和尊重是從"正常人"對"患病者"的同情?
09/05 01:02, 15F

09/05 01:04, , 16F
我覺得這種觀點本身就是"健常者"對他人的歧視和成見
09/05 01:04, 16F

09/05 01:05, , 17F
重點是在這些正常人應該學習如何相處和學習如何不去歧視
09/05 01:05, 17F

09/05 01:06, , 18F
比起性別認同障礙 那些歧視非典型性別認同的人才病得重
09/05 01:06, 18F

09/05 01:10, , 19F
一開始就假設了 "他們有病 所以我們要治好他們"的話
09/05 01:10, 19F

09/05 01:10, , 20F
只會加深一般人的對多數的TS"重症者"的成見而已
09/05 01:10, 20F
文章代碼(AID): #16rxUf_P (trans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