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打房、打個鳥房!

看板toberich作者 (^_^)時間12年前 (2012/05/08 11:3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chuck0000 (忙死了....)》之銘言: : 有聽過劉媽媽嗎? 劉媽媽是有名的投資客 三黃一劉之一 以投資店面聞名 還買了帝寶 三黃之一的帥過頭 也是ptt鄉民之一 : 那個人跑到逢甲炒店面,結果逢甲的店面漲的要死,現在換士林夜市了。 : 今天去逛士林夜市想要買水果乾吃,結果發現大東路那家倒了,就跑到大南路的分店 : 去買水果乾吃,忍不住就問裡面的一個男生,你們那家店怎麼沒開? : 不會是不做了吧。 : 結果那個很像老闆的人,好像終於找到人吐苦水般跟我說,才不是不做,是租不起。 這幾年台北不動產非常火熱 住宅高漲引發居住正義的話題 店面租金高漲恐怕引發另一個消費正義的話題 我常用「平衡」的觀點看待市場 假設一家商店月毛利50萬 房租25萬 其他費用15萬 淨利10萬 這是一個平衡狀態 後來房租漲到30萬 市場注入了一個變數產生波動 短時間內直接壓縮淨利 剩下5萬 當其他費用砍不了的時候 老闆只有兩種方向 一個是反映到售價 一個是勒緊褲帶賺少一點 售價上漲要看市場是否接受 少賺一點也要看投資報酬率 也許最後售價上漲部分 淨利變成7萬 最後產生新的平衡 就像一個臉盆 裡面有一些水靜靜的在那裡 這是一個平衡狀態 倒入一杯水 會產生波動 慢慢的會靜止 產生新的平衡 當社會大眾只看到每月毛利50萬 覺得老闆很好賺 租金繼續漲 這臉盆一直被加入水 新的平衡越來越高 民眾消費力沒有跟上的時候 漲價變得困難 剩下的扣打就吃淨利了 業界平均淨利下降 會導致新的進入者進入的障礙 若是既有的業者撐不下去結束營業 就像上面那個租不起的 當然會有一些業者用其他方式拉高毛利 例如新口味新包裝 或是新的規格 讓消費者對價格的變化沒那麼敏感 或是採集團經營的方式以量取勝 變成大者恆大的財團經營 整體月毛利60萬變成新的平衡 只是每個行業相對需要的營收不同 賣小吃的可能要120萬 賣衣服的也許要300萬 表面上賺很大 實際上........ 都是辛苦錢啊! : 老實說,我真的覺台灣真的會倒! 有可能 歷史上炒房炒到經濟發生危機的也不少 跟台灣最類似的就是日本 但是每當有人拿歷史的經驗警惕世人的時候 往往會有另一個經濟學家堅定的告訴我們:這次不一樣 : 逛完我不想在士林開店了,乖乖拼網拍才是真的! 你也要小心 實體通路成本高漲之際 會讓一些人轉戰虛擬通路 讓虛擬通路市場產生新的平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55.53

05/09 16:19, , 1F
感謝分析!
05/09 16:19, 1F

05/09 23:25, , 2F
好文
05/09 23:25, 2F
文章代碼(AID): #1Fg9DFPv (tobe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