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貼]為什麼青年要關心稅改議題

看板tax作者 (穿越)時間15年前 (2008/11/30 01: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為什麼青年(勞動者)要關心稅改議題? 請停止透支我們的未來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 參與公平稅改聯盟 『1213反財團減稅大遊行』 在一片景氣低迷聲中,馬政府不惜在農曆年前舉債 829 億發放消費券以換取0.64%的 經濟成長率,大刀闊斧的干預姿態,與前此在賦改會中高唱「輕稅簡政」而接連調降證交 稅、遺贈稅的劉內閣判若兩人。其實,景氣擺盪乃資本主義之內在邏輯,比起短視地發放 消費券、期待一兩季的景氣復甦,面對未來,台灣青年最大的憂慮在於:財團、企業是否 會趁著景氣低落之際,打出「減稅有利經濟成長」的障眼法,逼迫《產業三法》強渡關山 ,繼續掏空我們的未來!因此,九五聯盟決定參與公平稅改聯盟所主辦的「1213反財團減 稅大遊行」,並且在本週三11月19日前往行政院前以行動劇方式,抗議二十年來財稅政策 失當的後果,要求行政院停止債留子孫的決策。 租稅改革與年青人的關係是什麼?尚未出校園的學生可能會質疑:租稅制度與我何干? 而剛步入職場的年青人,即便已多少感受到納稅的壓力,可能也難免懷疑:相較於賦稅專 家、財政官員,我對於稅賦政策有影響力嗎?其實,比起視茫髮蒼、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中 老年「專家」與「企業主」而言,四十歲以下的青年學生與上班族更應該站出來關心公平 稅改、阻擋《產業三法》的修訂和其他利於財團巨富賦稅減免的優惠政策,因為政府此刻 所作的財稅決策,將深刻而全面地決定我們將繼承什麼樣的國家與退休生活。 讓我們來看看台灣的財政現況以及財稅政策對於青年的處境究竟有何影響: 一、台灣的財政現況與租稅負擔到底有多糟?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與財政部國庫署統計資料,截至2007年底止,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 的債務合計為4.7兆元,但一旦納入舊制公教人員退休給付、勞保退休基金缺口、公務人 員退撫基金財務缺口、徵收現成道路應付款等隱藏性債務,國債總額已直逼14兆,占GDP 比例已高達91%。究其原因,理由其實非常簡單,乃是國庫收入與支出的失衡。自從1990 年代制定《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以來,雖然經濟成長、GDP逐年增加,卻因為企業獲利 無法化成稅收進入國庫,綜合所得稅佔稅收來源的比率高達75%,全國前40名高所得者中 卻有10人分文未繳,以致租稅負擔率 (稅收占國民生產毛額比重) 年年下降,由1986年的 18.6%逐年下降至2004年的13.8%,不僅遠低於法國(27.3%)、美國(18.8%)、日本(16.5%) 、韓國(19.5%)和中國(19%),連素以「輕稅簡政」聞名的香港(16%)、新加坡(15%)都高 於台灣。同時,隨著高齡者佔人口數比率增加,相應的社會福利支出和老農津貼、敬老 津貼等政治支票漫天而飛,在在拉大財政缺口。 國家財政無法打平收支,稅基又年年縮 小,完全合乎邏輯的結果便是國家必須靠其他變賣國本的方式來尋覓財源。至2001年底 止,台灣政府的賦稅依存度是51%,亦即每支出的100元裡只有51元來自稅收,剩下49元都 必須倚賴國家變賣國有土地、股票等來籌資。顯而易見的是,如果現行的財稅政策再不 加以調整,再持續地偏袒富人、優惠企業,這個瀕臨破產的政府與千瘡百孔的財政便將 由青年所繼承。 二、教育私有化與高學費政策致使青年負擔加重 稅收關係著國家財政大餅的根基,當稅收不足,國家挹注在教育、社福、醫療等公共 投資的經費自然減少,而危及學生受教權。自1992年起,國家挹注在教育上的經費節節下 降,儘管每次總統大選時都承諾要增加至憲法保障的6%,實則95年度僅剩4.1%,而98年中 央政府總預算中所編列的4743億元更較97年短少了118億元,僅佔GDP比例的3.47%。反 映在教育品質上,結果便是國民教育的財源困窘、設備老舊以及高等教育的商品化。儘 管物價與薪資漲幅不成比例、儘管反高學費運動年年集結要求大學停止漲學費,由於我 國大學有七成為私校,而政府又以「使用者付費」觀念逐年減少對公立大學補助,否認 教育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造成各大學競相以學雜費作為主要經費來源,「調漲學費」才 成為公私立大學一致認可的共識,使反高學費運動難以著力。學費連年調漲,加上高等 教育擴張,國人平均受教年數從12年增加至16年,每位年青人不僅要多負擔四年的教育 費用,更延後進入勞動力市場四年,成為政府減少教育投資的首要受害者。 理想的教 育改革,應該以督促政府提高教育公共投資、按比例合理平等地補助公私立大學為目標 ,才能減輕私立大學學生的學費負擔,並使教育能有效普及公共知識,為農工階級子女培 力、改革社會。然而,缺乏健全的稅基,以上理想都只能是幻影,而真實的未來將是愈漸 沉重的教育支出、生存成本以及固著的階級社會圖像。 三、社會保險破產,加劇世代不正義 最後,現行的稅收政策對青年世代最切身的威脅便是世代不正義的擴張。台灣目前生 育率僅1.1人,預估至2015年起,每3.3個工作人口必須撫養一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比起 現在7.5位工作人口撫養一位老人的負擔重了一倍有餘;而龐大的醫療、福利與退輔金支 出,亟需宏觀的財政調控來因應。但目前政府所研擬開辦的二代健保、勞退基金與勞保年 金,都帶有世代轉移的色彩,以年青世代的繳費補貼財政缺口、以年金化代替一次給付, 來緩和財政負擔。然而,在現行租稅負擔率下,即使政府一文都不支出,也要三年才能以 收入打消國債、十二年才能打平隱藏性負債,考量入不敷出的國庫,如果不能設法擴大稅 基,鉅額的社會福利支出都將落在青年受薪階級─也就是我們─的肩上,而我們不僅要以 隨收隨付的方式扛起老年世代的社會安全支出,如果現行年金費率與稅收結構不變,在少 子化趨勢下,我們更將在 19 年後目睹勞保年金的破產,成為「繳得到、卻分文未領」 的「社會危險世代」。 簡而言之,沉重的國債不僅掏空了社會安全制度的稅基,也在未經青年允許的前提下預 支了我們和子孫的未來。 綜合以上的整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國家的負債與扭曲的 賦稅基礎,已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財團鉅富與無能政府,企圖掏空我們的福祉與未來! 過去二十年,政府與企業過分親近、濫開支票與租稅減免的惡果,都已落在我們的肩上, 在促產條例終於接近落日的此刻,我們絕不能坐視《產業三法》通過,讓企業的利益剽竊 台灣已瀕臨崩潰的國本!在金融危機恐慌漫溢的時代,正是人民最需要社會安全網保障的 時刻,我們需要的是有遠見的政府令企業富商負起社會責任,而非再以虛幻的「滴漏理論 」欺騙民眾、為企業護航,憑任子孫負債。 我們在此呼籲學生與年青受薪者團結起來! ─ 12月13日,讓我們一起走上街頭,捍衛我們的生存品質與社會權! -- 哈里路亞!我仍活著。 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為生存而生存,為看雲而看雲, 厚著臉皮佔地球的一部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74.241 ※ 編輯: moskito 來自: 124.8.74.241 (11/28 00: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6.231.173 ※ 編輯: cripple 來自: 61.216.7.15 (12/01 14:51)
文章代碼(AID): #19CNPlvk (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