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影像閱讀(Photoreading)

看板t-management作者 (twhsi)時間14年前 (2010/02/11 09:28), 編輯推噓7(704)
留言1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PTT的朋友好久不見,最近也寫了不少文章,但是和時間管理較無直接關係,這篇影像閱讀,對要考試的人應該很有用,故也在此發表,祝大家新年快樂。 圖文並茂版 http://blog.xuite.net/twhsi/Blog/30939364 我是在閱讀勝間和代的書時發現金字塔原理及影像閱讀的,也藉由她書中的指引,找到學習的方法,目前已經能夠嫻熟運用。影像閱讀(Photo Reading)是由美國人保羅·席利所發展出來一套有系統的閱讀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大量的文字資料,找到其架構性,並有某一程度地理解,非常有效率。影像閱讀分為五個階段 1 目標設定:設定閱讀目標 2 預覽閱讀:粗淺閱讀起頭 3 影像閱讀:像拍照般把書頁放到腦中 4 活化整理:休息一下,活化腦中連結,並接著閱讀 5 變速閱讀:就是持續蒐集更多例證來證明自己找出的主幹是否正確 學習就是為了增加我們的理解力,把未知變成已知,影像閱讀確實是協助閱讀很好的工具,我們這就開始討論。 階段一:目標設定 影像閱讀最第一步就是要目標設定,問自己的問題可以是 "我閱讀這本書,是想要得到得麼?或解決什麼問題?" "瞭解作者寫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問題和我有和相關" 為什麼閱讀的目標如此重要? 其實閱讀就是在搭上作者開的一輛火車,作者提出來的問題,就是火車頭,導引我們朝向閱讀目標前進,像正確方向前進。書中的關鍵字,就像是煤炭,提供前進的燃料,而探討問題的推論,就像是後面連結的貨車車廂,這些貨物是作者像讀者推銷的點子。 我們對閱讀的準備越是有系統,藉著書越可能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收穫就越大,因此影像閱讀的第一步是"目標設定" 階段二:預習閱讀 預習就是最初淺的閱讀,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閱讀的第二層次"檢視閱讀"就是在討論這件事。這等於是在調查這本書。利用兩分鐘內瀏覽書名、封面、封底、目錄、索引第一及最後頁,或許也可以看一下其他人的推薦序,跋等,這樣就完成了"階段二:預習閱讀"的工作。 預習當然也是要幫助我們理解書的架構,但是最重要的的是幫助我們決定"確定是否閱讀這本書?"這個問題,因為有時候不看這本書才是最好的抉擇。 階段三:影像閱讀 此時就進入了最重要的影像閱讀,這種閱讀法目的是快速增加對閱讀書本的理解,而不是看完沒一個字。書中有一段宮本武藏的話我很喜歡 "人的是也有兩種,一種是"見",是觀察外觀及表面的動作,一種我稱為"觀",辨別事務本質。藉由擴大周邊視野地"觀",劍客可以發現敵人,察覺他的動靜。" 影像閱讀是"觀"而不是"見",把書當做影像來讀(觀),而不是讀一個個的字句(見)。以下是階段三的步驟 (1)暖身啟動:回想一下自己閱讀的目的 (2)肯定激勵:告訴自己可以做好這次Photo Reading的工作 (3)影像閱讀:把書的兩頁,當做是一張投影片,不要想看懂,一頁一秒鐘的速度翻過去。不是用頭腦看懂,是用眼睛拍照儲存影像,像是看電影。 (4)翻頁節奏:翻頁時重複念些單字(例如"輕鬆、輕鬆"),像是打拍子,保持節奏,讓眼睛在頁面上。 (5)肯定結束:告訴自己已經做好這次Photoreading的工作,可以隨時提存潛意識的閱讀內容。 (6)立刻複習:看一下整本書的架構(同階段二預習)、寫下關鍵語(25個以上),就書中內容提出幾個要自己回答的問題。(例如這本書的主旨?那些資訊對我有用?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前幾天和大陸的yible討論,也提到影像閱讀,他說這不就是在"過電影"(就是看影片時快轉),我覺得這個形容真是太好了。藉由快轉,我們迅速看完整部影片,雖然細節很多都遺漏了。舉星際大戰的系列電影好了,但是若快轉看完星際大戰的六部影片,我們對星際大戰系列就能有一個大略地架構瞭解,這和細細看影片的所得是不同的,但是時間可能只花了十分之一。 影像閱讀很有趣,但是還不夠,我們繼續往下個階段走。 階段四:活化整理 完成影像閱讀階段,就要暫停一下,等待腦中的資訊成熟,繼續閱讀並整理。閱讀的目的是理解,因此我們將書籍的架構、關鍵字找出來後,放到潛意識和之前的知識系統連結,接著運用超人閱讀補充不足,最後用心智圖整理,以下是詳細地說明。 (1)等待成熟:至少20分鐘、整個晚上甚至24個小時,讓看到的內容發酵,和以前的大腦學習地知識庫連結。 (2)回答問句:回答剛才複習的疑問,例如這本書的主旨?那些資訊對我有用?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3)超人閱讀:如果我們是剛剛來到太陽系的超人,從距離地球兩萬公里處,看著地球上的五大洲,我繞地球飛行,就可以瀏覽美麗的地球外表,突然間有一個小倒吸引我,我可以靠近甚至降落在小島上,把島上景色看仔細。套用在閱讀上,我們快速瀏覽有興趣的地方,看到有興趣的地方就可以降落細讀,這就是超人閱讀。 (4)做心智圖:心智圖把腦中的思考架構落實到紙面上,製作一份心智圖,寫出本書的要解決的問題,主旨、輔助推論、關鍵字,一方面讓我們深入瞭解,一方面加深我們的記憶。 活化的過程,就像是葡萄釀造的過程,前階段的關鍵字若是葡萄,經過活化,就轉化成葡萄酒。我們抓住書中的關鍵字,用超人閱讀、心智圖,掌握書的邏輯,迅速增加我們對書本的理解。 階段五:變速閱讀 像是滑著獨木舟沿河而下,變速閱讀隨著書中的文字流,操控雙槳,有時是"千里江南一日返"、有時則是"安步當車"緩緩而行。 當我們完成前四階段的閱讀,其實已經從這本書中理解了主要的脈絡及關鍵,,若時間不足,不一定要進入階段五。如果還是覺得有必要針對某個部分作深入的瞭解,那就進行變速閱讀。變速閱讀就是以高速閱讀為主,但是夾雜的仔細地慢速閱讀,就像是水中操舟,有時候是順著急流往下衝,有時是在平靜水面上悠閒滑槳,重點是精神集中,並隨著閱讀的內容改變速度。 到階段五,影像閱讀已經結束了,但是不代表我們就真的懂得這本書的深層思考,影像閱讀幫助我們迅速從大量文字中找到要點,整理出一個基本的思考架構,幫助我們做進一步的理解。有其功能,但不代表影像閱讀完就不用思辨,這就本末倒置了。 以前到故宮參觀"清明上河圖"覺得藝術家真是不簡單,在528公分的幅軸中展現了當時的人文景緻,我們細細看著圖,幾分鐘內彷彿進入了當時的情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這次準備影像閱讀這篇文章,也讓我想到了觀賞清明上河圖的經驗,原因有三點。 文字當做影像吸收:我們並不是看文字,是把兩個書頁當做一張圖,一本書就是一幅上百張圖的投影片。 直接進入潛意識中:清明上河圖是極高藝術,看時賞心悅目,直接進入潛意識中,這和影像閱讀是一致的。 和知識資料庫連結:看清明上河圖時,自然想到以前學習過的宋代文物,新的吸收和舊的知識連結,增加我們對當時的理解。 影像閱讀可以參閱<10倍速影像閱讀法> 、<圖解10倍速影像閱讀法>兩本書會有所助益,現在做複習 1 設定目標:我們藉由火車的概念,說明目標的重要 2 預習閱讀:閱讀的第二層次"檢視閱讀" 3 影像閱讀:"過電影"的方式,幫助我們迅速瀏覽完整本書 4 活化整理:超人閱讀幫助我們補充理解全書的不足,心智圖讓我們留下深刻記憶 5 變速閱讀:若有繼續閱讀的價值,泛舟而行,讓我們繼續有效率完成任務 最後要和大家提醒,閱讀的目的有二,一個是增加資訊,一個是增加我們對世界的理解,第一個目標很容易達成,看蘋果日報也可以增加資訊,但是第二個目標就很不容易。影像閱讀是快速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不是影像閱讀完就好了,好的書值得用生命來讀,不是浮光掠影看過就算了。 最後送給大家我以前作的影像閱讀八頁小書,可以幫助大家印出來放在身邊,相信會有幫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41.217

02/11 10:09, , 1F
推~
02/11 10:09, 1F

02/11 16:23, , 2F
原po會影像閱讀~好強啊!!推!!!
02/11 16:23, 2F

02/11 16:44, , 3F
真是巧,我在自學版徵人討論影像閱讀,沒想到這裡竟
02/11 16:44, 3F

02/11 16:45, , 4F
然出現了高手,不知道能不能跟我們一起討論呢?
02/11 16:45, 4F

02/12 08:23, , 5F
輕鬆 輕鬆 XD 對這個很有印象
02/12 08:23, 5F

02/17 23:13, , 6F
請問t大,這本書有文字版和圖解版的,您較推哪一版?
02/17 23:13, 6F

02/27 14:22, , 7F
不錯 跟"讀書別靠意志力:風靡德國的邏輯K書法"
02/27 14:22, 7F

02/27 14:22, , 8F
有異曲同工之妙
02/27 14:22, 8F

02/27 14:24, , 9F
該書也是提倡 變速閱讀、五感閱讀以及連結心智圖法
02/27 14:24, 9F

03/13 14:47, , 10F
借轉。:)
03/13 14:47, 10F

03/20 22:07, , 11F
先看圖解的應該不錯,我是兩本都看...
03/20 22:07, 11F
文章代碼(AID): #1BSrrH5- (t-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