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蛙式換氣頻率

看板swim作者 (福氣啦~)時間13年前 (2011/04/07 21:42), 編輯推噓28(28027)
留言55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小弟游泳有一段時間了 平時都是游蛙式 也不知道打從何時開始 就是採用划兩次換一次氣的方式 游了幾年也覺得蠻順的 平時在泳池看別人游蛙式 有一踢一划探頭換氣 也有兩踢兩划然後探頭換氣 看多了也見怪不怪 總覺得兩踢兩划換氣會游的比較快些 我的想法是 :每次換氣前的那一划都必須有點角度往下 使身體能浮出水面 若採用兩踢兩划換氣 那第一划就可以少花點力量往下 這樣應該可以游快些 但是最近看了一些游泳比賽 每個選手都是採用一踢一划換氣的方式在飆速! 這讓我蠻困惑的@@ 請問是我的想法錯誤嗎 還是一踢一划換氣比較能保持身體的含氧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197.184

04/07 21:59, , 1F
應該是比賽規定的吧
04/07 21:59, 1F

04/07 22:28, , 2F
蛙式標準動作就是每次都要換...
04/07 22:28, 2F

04/07 22:40, , 3F
那是規定唷 不然的話選手可能會10踢1換
04/07 22:40, 3F

04/07 22:58, , 4F
..........其實不是規定每次都要換氣的,是每一是划手
04/07 22:58, 4F

04/07 22:59, , 5F
踢腳間頭部都要露出水面
04/07 22:59, 5F

04/07 22:59, , 6F
這個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選手長時間的潛泳
04/07 22:59, 6F

04/07 23:00, , 7F
所以如果你很厲害的話,可以辦到每一週期內都可以口鼻
04/07 23:00, 7F

04/07 23:01, , 8F
不露出水面,而頭部露出水面也可以
04/07 23:01, 8F

04/07 23:02, , 9F
另外兩划一換氣這個動作十分的不協調,千萬不要學
04/07 23:02, 9F
以更正 我指的是兩踢兩划後探頭換氣 ※ 編輯: zorrle 來自: 111.251.197.184 (04/07 23:08)

04/08 00:00, , 10F
蛙式的動能跟波浪有關 二踢二划的死點會大很多哦
04/08 00:00, 10F

04/08 01:16, , 11F
我一直都是兩划探頭換氣 請問f大不協調的地方是?
04/08 01:16, 11F

04/08 09:26, , 12F
推魚大說的情況 波浪蛙不每次向上拉 動力就直接斬半了
04/08 09:26, 12F

04/08 09:26, , 13F
既然要向上拉 乾脆順便換氣 也避免氧債堆積太快
04/08 09:26, 13F

04/08 09:27, , 14F
休閒蛙的話 每划每換也肯定不會比較慢
04/08 09:27, 14F

04/08 09:28, , 15F
吸飽氣 每一循環在水中維持的流線狀態較長 速度還是快
04/08 09:28, 15F

04/08 09:29, , 16F
比賽的規定還是有部分的實用性考量 個人淺見
04/08 09:29, 16F

04/08 12:59, , 17F
所以 潛泳的速度比較快?
04/08 12:59, 17F

04/08 13:43, , 18F
我以前都是1踢1換,現在為了訓練肺活量都改用2踢1換
04/08 13:43, 18F

04/08 18:08, , 19F

04/08 18:09, , 20F
a大的疑問可以參考這個
04/08 18:09, 20F

04/08 18:47, , 21F
把整顆 頭露出來是基本的禮貌 (誤)
04/08 18:47, 21F

04/08 21:39, , 22F
感謝魚大 長知識了~
04/08 21:39, 22F

04/08 21:53, , 23F
沒記錯的話,禁止潛泳最大的原因是保護選手
04/08 21:53, 23F

04/08 21:53, , 24F
就跟F1賽車一樣,在沒有規定的情況下可以跑超快
04/08 21:53, 24F

04/08 21:53, , 25F
但是對選手的安全就很危險
04/08 21:53, 25F

04/08 22:27, , 26F
恩 潛泳危險性很大沒錯 規定15M要出水面也是一樣原因
04/08 22:27, 26F

04/08 22:32, , 27F
謝謝~長知識了
04/08 22:32, 27F

04/08 22:34, , 28F
會這樣規定也是會了比賽的公平性
04/08 22:34, 28F

04/08 22:36, , 29F
不然小菲菲或是大帝下來玩 大家都坐冷板凳就好了
04/08 22:36, 29F

04/08 23:47, , 30F
禁止潛泳的原因是因為很早以前有人在短水道比蝶式
04/08 23:47, 30F

04/08 23:48, , 31F
跳下去蝶腿20m,起來換氣 轉身繼續蝶腿20m,然後持續下去
04/08 23:48, 31F

04/08 23:49, , 32F
不是要保護選手,而是比賽公平性。
04/08 23:49, 32F
可是如果規則允許潛泳 那也沒啥不公平阿 肺活量夠就不換氣 肺活量也可算是一種運動能力 安全性的考量感覺比較大 會不會是怕選手為了競賽 不顧性命硬憋氣潛泳 有可能造成缺氧等運動傷害 ※ 編輯: zorrle 來自: 111.251.195.80 (04/09 00:00)

04/08 23:59, , 33F
厲害的選手水下的蝶泳速度是很驚人的
04/08 23:59, 33F

04/09 00:00, , 34F
在水下可以減少水波阻力
04/09 00:00, 34F

04/09 00:03, , 35F

04/09 00:04, , 36F
簡單看一下為什麼潛泳會贏別人
04/09 00:04, 36F

04/09 00:09, , 37F
看來我要練一下一划一換了 我兩划一換很順縮
04/09 00:09, 37F

04/09 00:10, , 38F
http://tinyurl.com/68yjlxb 我記錯了 是仰式不是蝶式
04/09 00:10, 38F

04/09 00:16, , 39F
15M起來的規定不是發生在有人潛泳50M獲勝的事件後嗎
04/09 00:16, 39F

04/09 00:16, , 40F
好驚人
04/09 00:16, 40F

04/09 00:19, , 41F
我記得好像是某個女選手在大型國際比賽中採用這個方式
04/09 00:19, 41F

04/09 00:20, , 42F
也是在比仰式的時候搞的
04/09 00:20, 42F

04/09 00:20, , 43F
不確定確切的時間點,但是是在'88 Berkoff跟Suzuki
04/09 00:20, 43F

04/09 00:20, , 44F
之後fina才定出這個規定
04/09 00:20, 44F

04/09 00:21, , 45F
兩人雙雙採用水下蝶腿取勝才開始定下這個規則的
04/09 00:21, 45F

04/09 00:22, , 46F
當然我第二個連結那個人知道規則只是要炫燿而已
04/09 00:22, 46F

04/09 00:26, , 47F
蝶腿的速度真是驚人ㄟ 怎麼不乾脆辦個水下蝶腿項目
04/09 00:26, 47F

04/09 01:57, , 48F
參考日本蛙王?
04/09 01:57, 48F

04/09 11:34, , 49F
水下蝶腿賽有興趣可參考屏氣蹼泳!!
04/09 11:34, 49F

04/09 12:05, , 50F
蹼泳那個是開外掛
04/09 12:05, 50F

04/09 12:49, , 51F
不過也是要有相當等級才能開的外掛啊XDDD
04/09 12:49, 51F

04/12 03:06, , 52F
因為有過潛泳蝶腿硬撐50後,一觸牆就沉下去的事……
04/12 03:06, 52F

04/12 21:52, , 53F
比賽的規定絕對跟樓上講的沒關係
04/12 21:52, 53F

08/07 14:02, , 54F
當然我第二個連結那個人 https://muxiv.com
08/07 14:02, 54F

09/10 10:51, , 55F
但是對選手的安全就很危 https://daxiv.com
09/10 10:51, 55F
文章代碼(AID): #1DdRzRyj (sw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