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101年南區地理Q.19疑問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 (呵..)時間12年前 (2012/07/06 15:15), 編輯推噓4(408)
留言12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為疑義後 改的答案實在讓我覺得疑惑 所以請問版上各位大大兩題 101年南區Q.19 題目為: 農牧業的生產概念中有集約與粗放兩種類型,在不同的地區由於不同的環境特色 與市場需求,會產生迥異的生產型態。請問下列臺灣地區的哪一種農牧生產型態 可能最為粗放類型? (A)位於苗栗飛牛牧場的酪農業者 (B)位於彰化田尾的玫瑰花農 (C)臺灣南部的生質能源作物業者 (D)位於臺中都會區邊緣的龍井鄉水稻農 原本答案給D 疑義後答案卻給C 可是就我所理解的 台中都會區邊緣的水稻農因為都市擴張及其他理由 等待地價上漲 所以稻田大多就是任其荒蕪或休耕(高中課本也有) 不知道為何疑義後會改成生質能源? Q2.1923 年Burgess 提出都市內部土地利用同心圓結構的模式, 係以下列哪觀點為基礎? (A)居民的種族與文化具均質 (B)聯外交通路線呈放射狀 (C)都市區域的自然環境均質 (D)居民擁有不相同的收入 原本答案給D 疑義後改為C 我想C選項應該很多人選 但就我查的資料來說 居民有不同的[種族][社會][文化][社經地位]的差異也是他的假設之一 所以為什麼D不能選呢? 我想這題CD選項都有選擇的空間吧 我知道現在說甚麼都太遲了 但只求正確答案 以充實自己的知識 先謝謝各位大大的解說!! (疑義後和疑義前同分 無奈苦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2.205.13

07/06 15:23, , 1F
同心圓的基本假設:地形一致 和題目[自然環境均質]
07/06 15:23, 1F

07/06 15:24, , 2F
這一點我是存有疑惑 不知各位大大的想法是?
07/06 15:24, 2F

07/06 15:25, , 3F
水稻本身代表集約農業,除非有寫閒置土地才有粗放使用可能
07/06 15:25, 3F

07/06 15:26, , 4F
可是選項本身並無說明是否閒置,反倒是生質能源的土地利用
07/06 15:26, 4F

07/06 15:26, , 5F
有可能比較粗放
07/06 15:26, 5F

07/06 15:28, , 6F
依我的觀察,除非土地變更使用方式,不然龍井的水田大多分
07/06 15:28, 6F

07/06 15:28, , 7F
布在平地區,反而大肚山上的旱地荒廢比例甚高
07/06 15:28, 7F

07/06 17:12, , 8F
這題我也覺得CD都對
07/06 17:12, 8F

07/06 23:22, , 9F
我選D這是早先國編版有寫的"都市周圍農民預期土地漲價"
07/06 23:22, 9F

07/06 23:23, , 10F
因素而有違反邱念圈分布原則,都市周圍土地任其荒廢或粗放
07/06 23:23, 10F

07/06 23:24, , 11F
耕作,實在覺得這出題"教授"是地理人嗎?
07/06 23:24, 11F

07/08 15:23, , 12F
我也覺得一樓說得很對,自然環境、都市環境和地形是不同概念
07/08 15:23, 12F
文章代碼(AID): #1Fzf2Iu2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