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 兩個高明老師課本內的問題,謝謝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12年前 (2011/10/25 10:38),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天唸高明老師的教綜時有兩處地方不解,請高手開釋一下 1.上冊2-10頁,有一段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符合「實用原則」的教學原理。 不知這是什麼原因? 2.上冊2-24頁,有一段 朱子的「格物窮理」與理性主義相通。 之前歐文老師的說法一直是程朱vs陸王,朱子應該是經驗主義 查文的結果95金門的考題有出過,但似乎兩種說法都有, 想問的是,考朱熹一定是經驗主義嗎? 還是「格物窮理」是理性主義,「格物致知」是經驗主義? 謝謝您的回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10/25 13:27, , 1F
這種史哲題目 已經越來越少出現在考題內了
10/25 13:27, 1F

10/25 16:00, , 2F
趨勢似乎是如此,但就怕有意外,還是希望有人可以開釋一下^^
10/25 16:00, 2F

10/27 22:42, , 3F
小小的意見 窮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致知在格物 所以格物
10/27 22:42, 3F

10/27 22:46, , 4F
就會得到真理 朱熹跟儒家都是理性主義 如果考經驗主義
10/27 22:46, 4F

10/27 22:48, , 5F
則是著重朱熹做學問的功夫 因為他是一書不讀,則闕了
10/27 22:48, 5F

10/27 22:49, , 6F
一書的道理 用經驗累積咩 所以在選經驗主義 參考參考
10/27 22:49, 6F
文章代碼(AID): #1EfY4Xf0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