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0年高中英文教甄心得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13年前 (2011/06/13 19:55), 編輯推噓12(1203)
留言15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之前有默默發誓考上要po心得) I. 筆試 A. 單字:如果像我一樣單字量沒有很多的話,臨時要背GRE單字應該會有點吃力,所以 我考試之前都先看高中指考字彙7000。看的同時可以自己多作整理,像同義/反義/拼字類 似的字,對出題很有幫助。 B. cloze出題:一般都是一篇文章出五題或是十題。考前可以自己先整理出題的類別, 像動詞變化/分詞構句/片語/連接詞/轉折詞…出題時記得出的類別要平均,不要衝動地看 到考點就挖。另外記得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不要出題。 C. 閱讀測驗出題:閱讀測驗有一些罐頭題,當然罐頭題不要出現太多,但如果時間不 夠的話可以先充個場面。 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2.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4.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5. What does the word XXX mean in the X paragraph? D. 教案:我不是教研所的,不是很會寫教案,但建議可以先準備自己慣用的樣本,到 時考試把內容補進去就好了。以50分鐘的教案來說,我的大綱是這樣: 1. warm-up (5 min.) 2. presentation: voc & phrases (10 min.) practice (5 min) 3. presentation: sentence pattern (10 min.) practice (5 min) 4. production (10 min) 5. wrap-up (5 min.) II. 試教 A. warm-up:還是一樣要有自己固定的流程。當天的warm-up可以事前準備,就算和課 程沒關聯也沒關係(有當然最好),內容可以就時事或校園談起,比較親民和萬用。 B. 試教時間從15-25分鐘的情況都有,15分鐘其實教一個單字和句型就結束了,25分鐘 可以考慮講1-2個單字,一個片語,一個句型。教的單字要慎選,要找能延伸出詞類變化 /字首字根字尾/同義反義字/片語用法的字。句型教的時候不要太貪心,因為教太仔細可 能句型就佔了十幾分鐘,反而減少其他表現的機會。建議在家可以先準備萬用的 worksheet,像分詞構句、關代那種很容易出現的句型都可以先準備好,到時候再依課程 內容作微調。 寫版書的時候要練習側身,邊看學生/試教委員邊寫,還有一邊講話一邊擦黑板。 C. wrap-up:試教剩兩三分鐘再做結,要記得複習今天的單字句型(帶過就好),分配回 家作業。行有餘力可以再加課外補充,像是和主題相關的書籍、電影之類的。 III. 口試我都答得很差,好像不太適合給別人建議… 希望分享的東西對大家有幫助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6/13 20:18, , 1F
感謝分享!!
06/13 20:18, 1F

06/13 20:21, , 2F
thank u!
06/13 20:21, 2F

06/13 20:34, , 3F
thank u~~
06/13 20:34, 3F

06/13 20:36, , 4F
謝謝分享
06/13 20:36, 4F

06/13 20:36, , 5F
and恭喜原波~!
06/13 20:36, 5F

06/13 20:40, , 6F
感謝+恭喜 :P
06/13 20:40, 6F

06/13 20:46, , 7F
謝謝分享!!恭喜唷!!
06/13 20:46, 7F

06/13 21:36, , 8F
恭喜原po!感謝分享:)
06/13 21:36, 8F

06/13 22:21, , 9F
nthu05之光!
06/13 22:21, 9F

06/13 23:12, , 10F
恭喜!謝謝分享
06/13 23:12, 10F

06/13 23:20, , 11F
謝謝分享
06/13 23:20, 11F

06/13 23:21, , 12F
謝謝分享!!!!^_^
06/13 23:21, 12F

06/13 23:53, , 13F
推~~
06/13 23:53, 13F

06/14 13:20, , 14F
謝謝你:)
06/14 13:20, 14F

06/16 10:48, , 15F
這是今年第一PO的英文心得,感謝您)教案和試教很清楚!
06/16 10:48, 15F
文章代碼(AID): #1DzVh6IM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