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100年中和高中歷史考題分享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13年前 (2011/05/15 02:27), 編輯推噓9(9012)
留言2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請說明文藝復興運動的背景、特色及其對於科學革命和宗教改革的影響 2.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均田制和土斷制的內容,並比較兩者的成效 3.請設計一個二二八事件的教案 4.設計考題,請依下列資料自行運用,各設計一個考題,並附上答案與詳解 (內容記不全) (1)關於新文化運動的兩段史料 其中有一個是胡適批評陳獨秀空談社會主義的文章 (2)有關拿破崙與德意志建國和民族運動的史料 (3)有關唐太宗對於世族政權壟斷和編《氏族志》的史料 5.請回答下列試題,並附上詳解 (1)從某個時期開始,中國社會逐漸出現停棺多年、久喪不葬的習俗,要找到風水寶地之後才入葬。人們認為這麼做可以帶給後世子孫功名或財富等福蔭,出人頭地。這種風俗背後反映了某種社會變動的趨勢。根據這個角度,此一習俗最早可能形m成於何時? (A)秦漢時代,因布衣卿相之局,庶民有機會出頭 (B)魏晉時期,因道教盛行,庶民才流行風水觀念 (C)唐宋之間,反映工商業與科舉制擴大社會流動 (D)明清之間,反映商業繁榮,人民希望追逐財富 (2)某書描述歷史上某一勢力:「它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經濟強權,經由遍布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廣大商務網及交通網,交易種類繁多的商品:從非洲進口奴隸和黃金,從歐洲進口奴隸和羊毛,並與亞洲文明國家交易糧食、香料和各式各樣的織品。」這個勢力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二世紀時的羅馬帝國 (B)十四世紀的拜占庭帝國 (C)九世紀的阿拔斯帝國 (D)十九世紀時的大英帝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183.223 ※ 編輯: pradalv 來自: 111.249.183.223 (05/15 02:35)

05/15 07:10, , 1F
根本寫不完 又不能加紙害我都擠在一起寫慘....
05/15 07:10, 1F

05/15 07:11, , 2F
可以問一下嗎 設計題目一定要用他提供的資料引文嗎 我沒有耶慘
05/15 07:11, 2F

05/15 07:26, , 3F
題目都很不錯,不冷僻。兩選擇題也都是重要概念。
05/15 07:26, 3F

05/15 08:00, , 4F
測試時間:90分鐘,紙張:四面。
05/15 08:00, 4F

05/15 08:01, , 5F
我想時間、紙張才是重點。
05/15 08:01, 5F

05/15 08:01, , 6F
監考老師還「主動」跟我們說寫到提示紙上(非答卷),
05/15 08:01, 6F

05/15 08:03, , 7F
我蠻好奇的:答卷規定就是四面,寫到別處會給分嗎?
05/15 08:03, 7F

05/15 08:09, , 8F
我們考場是有監考老師去問才做出這決議因為一堆人沒紙寫會給分
05/15 08:09, 8F

05/15 08:12, , 9F
所以是三個考場統一規定嗎?
05/15 08:12, 9F

05/15 08:15, , 10F
聽監考老師說是這樣的 總之阿 時間真的太短題目太多紙太少讓
05/15 08:15, 10F

05/15 08:16, , 11F
人覺得很慌張,板上有人沒寫完嗎....哀 我寫的很趕很爛尤其是
05/15 08:16, 11F

05/15 08:17, , 12F
那三題設計題目,根本沒時間寫了,也來不及用引文 一定完蛋
05/15 08:17, 12F

05/15 08:38, , 13F
沒有引文應該沒差,因為題目說自由運用,相關就行了
05/15 08:38, 13F

05/15 08:43, , 14F
學校會部會公佈題目跟答案阿
05/15 08:43, 14F

05/15 10:16, , 15F
我寫到打鐘前10秒,後面設計題目那邊都寫得很少+很趕
05/15 10:16, 15F

05/15 10:17, , 16F
可是寫到題目卷背面有點不合理耶,又不是四間試場都有去說
05/15 10:17, 16F

05/15 11:53, , 17F
時間真的不夠~~
05/15 11:53, 17F

05/15 13:56, , 18F
選擇題第二題是應屆教甄在高三指考時的歷史考題啊!!
05/15 13:56, 18F

05/15 15:09, , 19F
是因為一開始有人問得到可以加紙的答案大家才會瘋狂寫
05/15 15:09, 19F

05/15 15:10, , 20F
後來剩半小時才說不能加紙說只能寫白色的紙還是後來去問的
05/15 15:10, 20F

05/16 19:43, , 21F
感謝分享
05/16 19:43, 21F
文章代碼(AID): #1DpickjF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