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家齊女中國文科試教分享99年度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14年前 (2010/06/22 17:26), 編輯推噓8(809)
留言17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分享試教時抽到的題目「病梅館記」 一進去先巡視全班,關心有誰沒到的嗎? 接著說,好,今天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延續上次講完的課文,今天要來做鑑賞的工作。 鑑賞能提升我們對文章的美感和深度。 一、 主題:美 二、 引子:用整形為話題貫穿。 請問你們,什麼是美?很瘦嗎,看到螢幕上的女生這麼纖瘦,因此你們覺得瘦才是美? 又或者,你們很欣賞整出來的美?這邊劃一刀,這邊隆一塊(說到這時台下老師笑了)。 其實,這樣的美,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定義出來的,各位,你們同意嗎? 古代的話,老師之前舉例過,楚王好細腰,這個就跟現代的例子很類似,不是嗎? 為君王一人所好,女人要忍受極大的飢餓感。 你們看到這種情形,是否贊同這樣關於美的定義呢?【這時寫下方才的美的定義四字】 三、 回扣課文 這時,就可以用翰林版的課文結構表,跟同學們說,清代的作家龔自珍敢於針砭時勢,他 以梅花為主題,進行了藉物喻人的寫作方式,控訴清朝迫害人才。 因為這部份比較無聊,所以我只在黑板上寫關鍵字,也用分色粉筆加以標註。 四、 延伸 你們看這篇文章講梅花,實際上是談文士。這跟周敦頤愛蓮說不也很接近嗎? 除此,從清朝八股取士來看,明代公安派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不是視野寬闊多了嗎? (趁機帶一下明代的公安派) 而就算是清代這高壓政策,蒲松齡這位大才子也堅持自己的寫作方式,其實也曾受到施閏 章先生的賞識啊! 五、 結尾 老師在此,還要舉出最近在雜誌中的一篇文章,主題是「罐裝人生」。 你們一定覺得,老師,這有什麼相關對否? 可是,你們仔細想想,你們從小被安排著雙語幼稚園,國中、高中都是順著父母的安排、 社會的期望。然而,這真的是你們想要的嗎? 你們的人生,不就很像是這些梅花,其實在生長過程中,受到許多折損,卻不自知。 所以,不要認為古人離你們很遠,古人很多想法,其實能跟現代呼應的! 六、 作業 說到這裡,老師今天有個作文題目交代給各位「天地有大美」。 聽完老師的說法,你對美是否有了嶄新的認識和反省? 天地之天的美,靠你的獨具慧眼來詮釋。 而且,老師不希望你們看完蔣勳先生的書再來寫,老師就是要你們發揮創意,展現觀察力 ,來寫作這篇文章。 各位同學,有無問題? 好,如果今天課程沒有問題,就到這邊下課。 Ps.我常常下台走動,應該說我幾乎都在台下,板書時也不忘跟台下講話。但是我板書有 儘可能寫滿整個黑板~ 以上,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6/22 17:28, , 1F
因為我是高中新手,所以大家有更好的想法請不吝指教喔
06/22 17:28, 1F

06/22 18:29, , 2F
哇塞!講得超讚的!感謝您的分享!又學到一些了^_^
06/22 18:29, 2F

06/22 19:25, , 3F
講得很棒!推
06/22 19:25, 3F

06/22 20:10, , 4F
受教了~~感謝!
06/22 20:10, 4F

06/22 20:20, , 5F
講得很棒耶,感謝分享
06/22 20:20, 5F

06/22 20:54, , 6F
受教良多,感激不盡!
06/22 20:54, 6F

06/22 21:45, , 7F
感謝分享 :)
06/22 21:45, 7F

06/22 23:08, , 8F
以下說法只是參考用...這種教法很冒險 有學校就認為這是
06/22 23:08, 8F

06/22 23:08, , 9F
一種取巧,分數不會太高,總之 沒有定見 看緣分 參考用
06/22 23:08, 9F

06/22 23:09, , 10F
不過 這樣的教法很適合用在實際的課堂活動
06/22 23:09, 10F

06/23 02:43, , 11F
感謝你無私的分享!可以和生活連結的學習會更有意義^^
06/23 02:43, 11F

06/23 12:21, , 12F
感謝大家唷~我知道教學還是得靠經驗
06/23 12:21, 12F

06/23 12:21, , 13F
所以我當下在沒教過這課的情形下,只能這麼給它試試看了!!
06/23 12:21, 13F

06/23 12:22, , 14F
能紮實的教學,還是比較保險啦XD
06/23 12:22, 14F

06/24 00:01, , 15F
感謝分享~ :)
06/24 00:01, 15F

06/25 23:14, , 16F
我也覺得很冒險 因為我在雄中講晚遊六橋 只帶一點課文
06/25 23:14, 16F

06/25 23:16, , 17F
就講到"真" 再講到自我覺醒 整個覺得自己很敢講 :(
06/25 23:16, 17F
文章代碼(AID): #1C887OZL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