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國中教甄心得 數學科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15年前 (2009/07/26 01:54), 編輯推噓6(602)
留言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考試前我就在想 如果能考上台中市 我就發篇心得文 回饋給惠我良多的實習教師板 只有6個缺 報名人數又那麼多 感覺真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但我達成了 真是作夢也想不到 以下是我個人一些小小心得 希望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一、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弱勢 我是第一年考教甄 沒有什麼教學經驗 所以覺得自己的優勢是在筆試 口試和試教贏不了別人 只能力求平穩 但筆試務必要衝得很高 這是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下面會再介紹我準備筆試的方法) 所以先看看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務必發揮到極致 當然 弱勢的地方也至少要有一般的水準喔 二、教檢 建議在實習的半年間 至少把陳嘉陽k一遍 會對教育科目有大方向的概念 如果可以的話 和實習老師一起組讀書會 不但可以分工做筆記 互相幫忙 對自己也有督促的作用 實習完要面對的是教檢 如果有心要考教甄的人 就朝教甄的方向 附加青少年準備吧 國文因為自己覺得底子還不算差 所以沒有特別準備 剛好今年也考得簡單 如果教甄有想考桃園.竹縣的 就可以同時準備國文 其實讀書方法因人而異 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 我自己是在實習後把陳嘉陽細讀第二遍 同時把以前的筆記熟讀 重點部份我有作成一本筆記 不厚 但都是重點 因為教甄考申論題的縣市也不多 今年有竹縣和基隆市(歡迎補充) 所以我只在考前一週猜了幾題申論做準備(都沒猜中XD) 也練習時間掌控和手感 重點都放在選擇題的準備 歷屆考古題大概做了一半 我在做題目的時候 會把不熟悉的題目作記號 方便之後複習 這點我覺得很滿意:p 碰到不會的題目 一定去查書或實習教師板 把他搞清楚 至於專書 相信看完觀念會更清楚 但對理工科出身的我 看那麼多字其實很難吸收 所以還是那句話 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 我唯一看的專書是黃德祥青少年輔導 但自己覺得效益不高就是了 但我覺得狂做題目非常有用 這是我從考教檢到教甄最大的心得 教檢考試當天我只看自己做的筆記.猜題和作記號的考古題 提供我的教檢分數: 國文79 教育69 青少年67 課程93 平均77 三、教甄-筆試 看完教檢分數 雖然安全過關 但離教甄標準還很遙遠 因為非本科又非師範體系 身邊都沒有戰友 準備教檢有問題都沒人可問(還好有實習教師板) 所以教檢結束後在板上徵了讀書會 很高興有了兩個很棒的夥伴! 我們進行的主要方式其實是訂定本週主題 然後互相討論有問題的部份 以下分教育科目和專業科目來說明 (一)教育科目 之後我把陳嘉陽拿出來 把不熟的章節再看了一遍 期間也不斷複習做過的考古題 之前念的東西還不夠多 所以做過記號的題目有些其實還算基本 但這時候觀念都比較清楚了 所以不熟悉的題目我會做不同的記號 這種就是真的不熟悉的 同時也繼續未寫完的考古題 就是一邊寫新的題目 一邊複習寫過的舊題目 所以到考教甄前 我雖然只完整的寫完一本考古題 但其實複習過很多次 考試陸續開始 就會有當年度的題目出來 這非常重要 請務必下載來練習 而考每個縣市的前一天 我就把考古題中不熟悉的題目重新看一次 很認真看大概也要3.4個小時 但盡量確保至少曾考過的題目不要再錯 (二)專業科目 我有報名兩個高中教甄 當砲灰當得很徹底 但比較有考試的感覺就是了 所以下面還是來分享準備國中的心得吧XD 高中數學 我高中時數學還不錯 但離現在實在有點遙遠...(遠目) 因為高中時用的就是徐氏講義 所以對徐氏的編排很熟悉 也覺得很舒適 因此買了徐氏複習講義來做 我只寫完高一高二的部份 數甲來不及寫 就沒買了 只有複習了高中課本 但高中數學的感覺大概回來了八成 (老實說 我覺得高中時候的我真的很厲害) 大學數學 其實我的終極目標是台中市 因為非本科系 對大學數學實在很沒有信心 考古題做到一題複變 沒修過 我根本完全沒概念 信心大減 所以前面還是準備了高中數學 想說別縣市的機會也不要放棄 但後期我就以大學數學+考古題為主要準備方向 我是大致先做一下中區考古題 當然很多都不會 只是稍微抓一下出題方向 各科準備的方式: 線性代數-剛好這是我研究所才修的 年代比較近 所以還算熟悉 只複習了修課的筆記 統計學-大概都忘光了 所以買了一本中文的二手書 把他k完了 另外整理了兩部份的筆記 分別是各個分配的特性 和C.I.的部份 微積分-含淚把大學厚重的原文書拿出來 複習了重要會考的章節 隨機練習以前老師勾的習題 我也整理了一張不熟悉的公式或積分 判斷收斂方式那些的 微分方程-沒準備 所以今年兩題就掰掰了 orz 大致複習完 就好好練習考古題吧! 學生如果問怎麼學數學 你也會告訴他 觀念搞懂 然後要多練習 也適用於準備教甄囉 提供今年的筆試成績給大家參考 基隆市:教育62 專業100 未通過初試 (申論題...敗) 台北縣:教育88 專業97.5 南區 :教育91 專業84 竹縣 :教育74 國文78.6 中區 :教育88 專業90 四、教甄-複試 之前自己分析 覺得強項是筆試 的確大部分我都能進到複試 不過因為時間衝很大 我只參加了高雄市和台中市的複試 因為自己覺得複試不是太強 只就以下幾點跟大家分享 做個參考就好 1.了解各縣市的喜好 不論是從學長姐打聽 或板上有很多好心人分享 最好先了解各縣市喜歡怎麼樣的試教 像高雄市 重視教具 喜歡生動的教學 如果先知道了 就可以好好準備教具 準備教案時也可以採比較活潑的方式 高雄市對我這種經驗不足的也是有利 因為可以事先把他給的四個單元都準備好 至於台中市 什麼都不能帶 表示他很重視老師演繹課程的能力 因此把觀念講的清楚就十分重要 所以哪個縣市考試方式對自己有利 也是報名時的考慮因素 2.試教-練習.練習.再練習 數學科 可以好好想想如何有結構的表現一個概念 能和生活做結合更好(不過有些單元很難啦XD) 不二法門就是 多練習 請別人幫忙看 尤其像我沒有經驗的 多練習台風也會比較穩 超感謝讀書會的兩位夥伴 給我很多幫助 建議能帶教具的縣市就盡量準備 當然不要太牽強的 想不出教具就來個學習單也可以啊 教具上贏不過 至少也不能輸囉 3.口試-問題歸類、情境模擬 大致上可以分類成教育理念.班級經營.時事題.專業題 大概可以先想一下答題的大綱 我有請舅舅幫我模擬口試 練習講也是很重要的 有時候不一定考到同一題 但也是抓個感覺 考前一天我都有上縣市教育局網站 看看有什麼正在推行的重要政策 答題時也可以運用 但我都沒用上就是了XD 五、心得感想 其實台中市第一名到最低錄取分數 差不到2分 可見競爭十分激烈 該把握的每一分都不能少 而有時真的真的只是差一點點運氣... 所以平時存好心 做好事 發好願 都是重要的 考完台中初試的隔天 我去做了骨髓捐贈的資料建檔 其實本來不想去 因為初試到複試只差沒幾天 準備時間很匆忙 但因為機會很難得 我還是去了 (剛考上大學的妹妹也勇敢的一起去了) 而之前我也發願 如果能考上 就捐出一個月薪水做教育用途 (如果大家有建議的機構 麻煩請告訴我唷) 所以這次幸運考上 我都覺得老天爺很幫忙 當然更是因為身邊好多親朋好友的鼓勵.幫助 還有實習教師板給我很多協助 衷心感謝大家 也祝福每個人都能順利考上理想的學校 一起為教育盡一份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7/26 14:49, , 1F
謝謝分享
07/26 14:49, 1F

07/26 14:52, , 2F
感謝分享~~推!!
07/26 14:52, 2F

07/26 15:03, , 3F
推~
07/26 15:03, 3F

07/26 16:48, , 4F
可以捐給家扶 :)
07/26 16:48, 4F

07/26 17:32, , 5F
你筆試太強了~
07/26 17:32, 5F

07/26 18:25, , 6F
繼續加油囉,妳台風很好的 :) 上妳的課也很開心~
07/26 18:25, 6F

07/26 18:25, , 7F
試教幾分?
07/26 18:25, 7F

07/27 22:11, , 8F
試教口數分數如何?很好奇
07/27 22:11, 8F
文章代碼(AID): #1AQqRYJE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