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 視多障(視障)兒童之教學需求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6/17 23: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又是對於視多障兒童的補充資料,很抱歉我就是喜歡視多障,所以喜歡提供這個。 考期將近,請大家加減看。 (這是petseal所整理之內容,版權所有,歡迎閱讀,但請保留作者) ------------------------------------------------------------------------------ 視多障兒童的教學需求 為了能夠了解視覺多重障礙兒童的教學需求, 以下將就最常見的全盲、弱視這兩類視覺多重障礙兒童, 來探討其所需要的教學需求。 (Bishop, 1991;Buncic,1987;Downing & Bailey, 1990;Levack,1994) 一、全盲的視覺多重障礙兒童 全盲與只有光覺的兒童大多需要仰賴聽覺或觸覺的輸入, 來建立來認識周遭的世界,但是光是操弄和觸摸物品、聆聽其發出的聲音, 或僅依聽說的結果, 與實際看到物品所提供的感覺有極大的差異, 例如全盲的兒童可能要摸到冰冰的金屬感, 以及試著用手轉轉看、聽聽轉動的聲音,才知道自己摸到的是門把, 但是普通兒童遠遠的看,就知道那是門了。 透過非視覺的管道所輸入的學習經驗和透過視覺管道輸入的不同, 所以視覺多重障礙兒童對物品的概念建立, 應建立於真實的物品上,而非模型或玩具, 例如真實的動物、植物(在安全的考量下)。 此外,全盲的兒童需要特別語文概念的呈現,才能了解他人口中所說的, 不屬於其生活經驗中曾出現的事物和活動, 例如彩虹出來了、小鳥在飛等,這些事物都是必須更詳盡的說明的。 在教導全盲兒童時,教學策略應該特別加入觸覺區變、如何聆聽以及口語描述, 但是當盲生伴隨了其他的嚴重障礙時, 教學策略就應該隨著個案的需求而加以變通,加強目前最應優先教導的部份, 例如生活自理能力、簡單指令的聽從等。 二、弱視的視覺多重障礙兒童 弱視的兒童和全盲的兒童不同,他們對於某些視覺刺激是有反應的, 同時也可藉由殘餘視力,來處理生活上的事物和做出動作, 例如將手伸向光源、伸手拿物品等。 但是由於視覺上的限制,因此除非使用特殊的方法, 來加強物體的形象或是彌補視覺上的缺陷, 不然個體所看到的世界仍是模糊難辨、支離破碎的。 雖然同樣被歸類為弱視,可是由於每位兒童的視功能以及視覺損傷情形不同, 因此教師應該要熟悉每位孩子的視覺能力特徵以及診斷。 不過一般而言,盡量讓弱視兒童觸摸他們正在用視覺檢索的東西是必要的, 先透過實際操弄物品來獲得經驗,才能再用視覺來辨識物品(Rogow, 1992)。 此外,他們也需要更多的說明,來強化對於物體,或正在從事行為的認識, 以加強兒童對物品的印象、提高其注意力,以及生活經驗的擴充。 例如對於高度近視兒童, 我們可以將物品或圖片放在離他們近一點的位置、放大圖片或物品、 使用和物品呈對比的背景色、盡量將欲呈現的物品單純化,以減少視覺干擾。 而對於視野缺損的兒童,應該將物品放在他們可以看得最清楚的位置, 並請他們試著掃瞄和搜尋;當需要改變物品的位置時, 也應該盡量以慢速移動,讓兒童能夠有較足夠的時間尋找物品。 另一點應注意的是,視野有嚴重缺損或是所謂「隧道式視野」的兒童, 在呈現物品時,應該是將他與所看物品間的距離拉遠,而非靠近, 因為有時他們看較小物品和圖片的能力,反而比看大件物品好(Levack, 1994)。 雖然兒童的弱視通常是因為眼睛本身的問題而造成的, 其所接受的影像是不完整或不清晰的, 但腦部仍能處理所看到的訊息,並根據經驗或個人的想法來加以解釋, 因此這個時候的教學重點應為協助兒童接受更正確的視覺訊息, 或是教導其正確的判別,不同的訊息所代表的意義。 (全文完) -- 海獺仔的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nowsea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101.92
文章代碼(AID): #16TL7vgt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