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教向下延伸 比往上更急迫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5/21 22:02),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520/4/em8u.html 國教向下延伸 比往上更急迫 更新日期:2007/05/21 04:39 記者: 韓國棟/台北報導 教育部前任部長、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昨天在「面對公與義學 術研討會」中發表論文指出,K教育(採取補貼方式向下延伸的「類似國 教」)和十二年國教都是非常花錢的教育,每年合起來不多籌措二百億元 以上,是過不了關的。他認為,K教育比往上延伸的國教更具迫切性。 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的「面對公與義:全球化下的發展與分配研討會」, 昨天邀請黃榮村發表《教育資源與人才培育》論文,他在論文中特別針對 國人關切的十二年國教,提出精闢的論述。 他指出,以教育目的為主要考量的十二年國教,可以協助解決國中基本學 力測驗、九年一貫課程及一綱多本、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等老問題,大幅 減輕升學壓力;更重要的,可以促使國教回歸基本面,落實多元教學符合 國際趨勢。但是推動十二年國教,需有拉齊公私立學校、高中職與五專前 三年之間差距的準備,並應採取保證學力不下降的作法,發展學力檢測系 統,以順力銜接高等教育。 他進一步指出,國教延長的版本很多,從一九八三年朱匯森部長時代即已 開始,經過廿幾年雖已陸續奠定基礎,但現在還不能全面實施的原因,主 要涉及經費、學區劃定及入學方式。現在行政院承諾三年拿出四百億元進 行公私立與高中職的等化工作,補助弱勢學生、補貼公私立學雜費差距, 有相當大的助益,但往後的持續籌措,仍須靠修訂教育經費編列暨管理辦 法來解決。 黃榮村:K教育更具邊際效益 黃榮村說,整體而言十二年國教是可行也應行的政策,只不過需幾年時間 邊做邊補好配套,至於是否能在二○○九年就真正能全面實施,這是定義 問題,可再研議。在推動過程中,軟體面的課程與師資的統一,將是最難 的部分,若該兩者確有方案可拉齊拉高其品質,各校的辦學特色及素質即 可提升,很多爭議自然可獲紓解。 如果K教育和十二年國教只能擇一而行,黃榮村認為,K教育是更具邊際 效益的政策,因為這時的年輕父母正忙於就業,K教育能協助他們照顧好 大班學童並減輕其經濟負擔,兼具社會福利的功能,這種補貼式向下延伸 的「類似國教」,其實比往上延伸的國教更具迫切性。 政府積極推動的十二年國教,昨天參加公與義研討會並擔任論文評論人的 教育部前部長郭為藩、曾志朗及中研院社科所研究員張苙雲都認為,十二 年國教向下延伸更重要。曾志朗說,弱勢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比別人機會少 ,政府若有錢,更應從學齡前就幫他們,在教育上趕上其它人。 郭為藩:未在學者須受技藝訓練 針對黃榮村有關十二年國教的論文,評論人之一郭為藩引用歐盟國家的實 例指出,目前歐盟國家中,只有荷蘭實施十二年國教,英國十一年,德國 僅部分邦十年,芬蘭最近才從九年延伸為十年。他說,歐盟國家的延長國 教,多將離校年齡訂在十六歲,例如荷蘭十二年國教就是四歲到十六歲, 日本目前是九年。 郭為藩認定的國民基本教育,和行政院日前宣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及 黃榮村的論點有所不同。他認為,「基本教育」應該具備以下條件:免學 費、免教科書費、有營養午餐津貼、還有殘障學生交通協助。政府與其「 虛張聲勢」,高談十二年國教,不如在法律上明訂離校年齡,規定在十六 歲或十七歲前未全時在學者,必須到社區或附近高職接受部分時間(通常 為每周二天或一天半)的實用技藝教育或學徒訓練。他說,此一制度在德 國、奧地利、比利時行之多年,績效彰顯。國內在民國八十三年前後也試 辦十年國教實用技藝訓練,配合此一新制,政府當然要更新與充實高職設 備,改進教學人力結構,尤其是設計實用的課程。 曾志朗:貧童無學前教育不公平 另一位評論人前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說,人類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幼兒 階段,因此政府應該特別重視幼兒教育。有錢人的孩子,從小就接受各種 藝能教育,沒錢家庭的孩子就無法獲得這樣的教育。他舉例,一年級新生 上課第一天,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孩子,會做好各項上課準備工作;沒接受 過學前教育的孩子,上課時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不公平!」 張苙雲:不能因家窮輸在起跑點 另一位評論人張苙雲說,多元開放的社會,家庭經濟背景好的孩子,接收 多方面刺激的機會可能較多。根據「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國中生初 步分析,升國一階段,家庭收入五萬元以下者,明顯比較少參加校內外課 業輔導、國外遊學、參加夏令營、專題營隊、語言課程、運動、才藝班、 閱讀或是上網等。 她說,孩子們沒有機會選擇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他們幼年時的機會,從 國家的長遠發展來看,是全民的道德責任。這個責任就是:使孩子們不因 為出生在社會經濟弱勢的家庭,以致於與他人的距離越拉越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5/21 22:17, , 1F
同意 前教育部長比現在的罄竹難書部長 想的深思熟慮多了
05/21 22:17, 1F

05/21 22:17, , 2F
真懷疑現在的閣揆是不是腦袋裝屎...這麼好的部長都可以換掉
05/21 22:17, 2F

05/21 22:18, , 3F
換一個不會做事 只會作錯誤政策的人上來....哀 台灣的教育..
05/21 22:18, 3F

05/21 22:26, , 4F
嗯 多補助幼教 新婚夫妻也比較沒壓力 比較願意生baby
05/21 22:26, 4F

05/21 22:27, , 5F
剛結婚 又有小孩上幼稚園 經濟壓力實在太沈重了...
05/21 22:27, 5F

05/21 22:46, , 6F
為什麼這次換內閣三隻小豬沒被換掉!!
05/21 22:46, 6F

05/21 23:47, , 7F
因為他可以用來轉移各位的焦點
05/21 23:47, 7F

05/22 12:53, , 8F
因為她為政壇帶來歡樂
05/22 12:53, 8F
文章代碼(AID): #16KQQEsf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