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教部版 台灣教育記事 彰顯主體性消失

看板studyteacher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02/08 10:42),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207/4/aaof.html 教部版 台灣教育記事 彰顯主體性 更新日期:2007/02/08 04:09 記者: 韓國棟/台北報導 為彰顯「台灣教育主體性」,教育部昨天出版《台灣教育記事》。內容指稱,二次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清除日本教育的遺留,代之以全面的中國化教育,語言是首要之務,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禁止日語,獨尊北京話,並且壓制台灣本土語言,也壓制台灣本土意識的發展。」 這本冊子(英文書名:Highlighting Taiwanese Education)明顯將國民黨和中國化劃上等號,民進黨和本土意識畫上等號。 這本冊子說,一九四九年實施戒嚴,長達卅九年,教育黨國一體,「反共抗俄」、「效忠領袖」充斥於校園,軍人進駐中等以上學校施行軍訓。國語文、歷史和地理等與個人人格發展有關的課程,都由中央統一編著。戒嚴時期的教育,係以中國為立足點,缺乏台灣的主體意識。 政黨輪替 確立主體意識 但民進黨執政後就不一樣了。冊子說,公元二千年政黨輪替,回歸教育本質,由近及遠,注重台灣,「主體意識於是確立。」 《台灣教育記事》還打破傳統以中國孔孟教育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教育」思維,首度將台灣教育區分為以下七大階段:「原住民時期」、「大航海時代」、「儒學化時代」、「近代教育的出現」、「日治時代」、「中華民國時代(一)戒嚴時期」、以及及「中華民國時代(二)教育改革時期」。 教育部長杜正勝說,為了彰顯台灣主體性,前年春節前夕出版《台灣古地圖》月曆,去年出版描述台灣十九世紀後半葉西方銅板畫的《台灣記憶》月曆。今年原本也想繼續出月曆,而且要以台灣教育為主題,但所蒐集到的舊照片,放大成月曆圖片後,不夠清晰美觀,經過編輯委員討論後,決定改成「記事本」。 杜正勝說,記事本中的每個階段教育,都以精簡的文字敘述,「只要花廿分鐘讀完這本冊子,就可以瞭解我們的教育是怎麼走過來的。」 封面題字 部長親自揮毫 前年的台灣古地圖月曆,曾引發「去中國化」的爭議,教育部今年又出版不以孔孟教育為核心的《台灣教育記事》,是否再度引發去中國化爭議,備受關注。 這本冊子的召集人是杜正勝,編輯委員有四人,分別是台灣師大教授吳文星、世新大學教授李筱峰、台灣師大教授林玉体、政大台研所教授戴寶村,戴寶村也是現行高中《九五課綱》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會的召集人。記事本封面的「台灣教育記事」六個大字是是杜正勝親題的書法。 教育部說,《台灣教育記事》總共印製七千五百冊,內文中英對照,除送給教育部所屬各機關首長和各級學校校長之外,也贈送外國友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2/08 19:26, , 1F
出這本冊子跟國民黨黨國時期出的教科書有什麼不一樣?不都是
02/08 19:26, 1F

02/08 19:27, , 2F
在吹捧執政者?弄些建設性的吧...不過不可能吧,杜爺=獨爺咩
02/08 19:27, 2F

02/08 20:48, , 3F
沒有確切看到內容的話 也很難知道實質內涵
02/08 20:48, 3F
文章代碼(AID): #15oeuO3f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