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ECS

看板studyabroad作者時間3年前 (2020/11/15 13:51), 3年前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5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代PO 從決定要念PhD開始,就不斷看留學板,從中受益良多,雖然自己申請學校的數量很少, 可能無法在申請上提供太多的資訊,但還是以回饋的心態分享自己在準備資料和申請的過 程經驗,希望能幫助到想申請歐洲PhD的人~ [研究方向] MEMS, MOEMS [申請結果] Admission: KTH EECS MST PhD Rejection: TU/e Applied Physics PhD Decision: KTH EECS MST PhD [學歷] NTHU PME MS 2018-2020 GPA: 4.22/4.3 NTHU Physics BS 2014-2018 GPA: 2.97/4.3 Last 60 GPA: 3.88/4.3 [工作經驗] Research Assistant, NTHU PME, 2020/09 ~ present Teaching Assistant, NTHU PME, 2019/02~2019/06 [Project] 1. “Semiconductor Moonshot Project” – MOST, Taiwan, 2018/09 ~ present 2. Academia-Industry collaboration project with PixArt – Science park, Taiwan , 2020/04 ~ present [Publications0] 1st author journal paper*1 (IEEE Sensors Journal) 1st 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2 (IEEE MEMS 2020, IEEE Sensors 2020) Co-author top conference paper*1 (Transducer 2019) [推薦信] 1. 指導教授 2. 口委/計畫合作教授 3. 口委/實驗室學長(業界) [英文能力] TOEFL iBT: R23 L25 S22 W23 Total: 93/120;MyBest Scores: 94/120 [Award] 1. Excellent Chip Design - Taiwan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TSRI) 2. Outstanding Grade of Graduate Scholastic Ability Test -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心得] 前言 雖然在申請前查了許多歐洲學校的申請資訊和實驗室,但很幸運的在申請第二間學校時就 成功錄取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所以沒有太多申請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因此分享內容將著 重在(a)尋找學校與教授、(b)備審資料、(c)面試經驗。 a. 尋找學校與教授 一開始有想法要出國念PhD時,其實美國和歐洲的學校都有考慮,但最後因為偏好歐洲PhD 的模式,以及考量到funding的穩定性,最後申請階段都只鎖定歐洲的學校。在歐洲讀PhD 比較像是個工作,通常都是教授手上已經有明確的研究計畫,然後再招收PhD學生,也因 為計畫已確定,因此研究主題、研究方向等也很明確,只需要想辦法達成目標,也因此整 個PhD的畢業時間相較美國要短,只需4~5年,而且因為是去工作,必然會有薪水(能在當 地過的還不錯),薪資程度有明確列表,並受法規保障,相較於美國的獎學金制度,我認 為較有保障。 但也因為是工作,必定要有缺額才會招收PhD學生,並不會像美國學校例行性的招收學生 ,所以很可能會碰到有興趣的教授今年沒有開缺的窘境,所以建議可以多找幾個有興趣的 教授或者不要把研究取向限縮太小(BTW 歐洲學校的MEMS、Microsystems領域可能分布在E E、ME、Bio-Eng、Applied Physics等系所)。然而要怎麼找到有興趣且適合的教授呢?以 下是我在找學校的三個要點: (1) 從發表和計畫下手、(2) 排名只能參考不是絕對、(3) 直接接觸該教授或者聯絡在該實驗室中的成員。 (1) 從發表和計畫下手 除了一些學校和實驗室網站的資訊外,透過發表是最直接能了解每個實驗室的研究成果與 研究方向,在我的研究領域(MEMS),通常實驗室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專注在一個或兩個研 究主題(ex: RF MEMS, Microfluidics),並深入發展且具延續性;另一種則是多方向發展 ,什麼題目可能都有涉略,透過發表內容即可知道實驗室是屬於哪種類型,申請者可以依 自己偏好去做選擇,此外,也可透過近期的發表內容可知目前實驗室的研究主軸在哪,避 免對某研究主題有興趣,但該實驗室卻已經沒繼續發展。另外,citation也是很常被拿來 比較的指標,但不能只看citation的總數,還要看h-index和作者排序,h-index可判別教 授單一發表的影響力,而作者排序則是判別教授在高引用數文章中的貢獻。 歐洲的許多研究計劃都會創一個專屬的網站去做推廣,建議可以透過計劃名稱或計劃編號 去搜尋,可了解教授的其他合作學校或公司,像是歐盟的研究計劃就時常有3~4個學研機 構和公司參與,若有找到有興趣的計畫,也可透過此機會找到其他學校做相關題目的教授 ,使得選擇變多。 (2) 排名只能參考不是絕對 在還沒深入了解一所學校時,排名絕對是最快去做比較的方式,但也是最膚淺的,然而歐 洲許多都是專業性大學(ex: TU系列),與綜合大學一同排名有失公正,因此就算要比,也 請以工程排名或者其他專業性的排名。以下是我所有預計申請學校的2020 QS工程排名和 我心目中的順序: QS: EPFL(11) > TU Delft(15) > KTH(30) > KU Leuven(64) > TU/e(68) > UGent(183) 我: KTH > EPFL > TU/e > UGent > TU Delft > KU Leuven 可以發現QS排名中的後兩所大學,在我心目中的排名卻往前提升了不少,原因是我還考量 到研究題目和教授聲望,以QS排名最差的UGent為例,該學校在Silicon photonics和PIC 具有相當高的學術聲望,近年的研究主題也有涉略我的興趣(MOEMS),因此即便他的排名 較後面,我依舊是排在第四順位。當然,做出這樣的排序一定多少會有理性和感性之間的 拉扯。 (3) 直接接觸該教授或者聯絡該實驗室中的成員 如果能直接接觸教授或實驗室成員,絕對是最有效的方式,也能讓教授對你有印象,但最 好已經有些發表或成果再去做這件事。我很幸運地,在出國參加研討會期間,有機會和TU Delft的教授一起聊天吃午餐,聊天內容相當廣XD,從實驗室的計劃題目、去那裡旅遊、 喜歡喝甚麼酒,但透過這次機會,我也發現他們接下來沒有要開我有興趣的題目,這也是 為甚麼TU Delfty在我心目中順位較後面的原因,但如果各位有機會接觸教授一定要好好 把握!如果有開你有興趣的題目,回國後也盡量保持書信往來。 另外,在連絡KTH的教授時,由於已經有清大的學長正在該實驗室當PhD,透過學長的幫助 獲得許多申請和計劃資訊,使得準備資料和面試的過程中順利許多,十分感激。若申請學 校時,能在該學校找到認識的台灣學長姊,相信會對申請過程有相當大的益處。 b. 備審資料 我自認為的備審資料重要性如下: Publication=推薦信 > 工作經驗 > Motivation Letter > GPA > 語言能力 > 其他資料( Awar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tc) 因此經會針對這排序進行介紹,對特定部份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跳到該段。 (1) Publication 由於PhD注重於學生的研究能力,發表便是最直接可證明研究能力的方式,然而要發表論 文、期刊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累積實驗結果,至少對於做硬體的人而言,1~2年的時間是必 要的,因此必須針對這塊提早做規劃。我是從大四開始有讀PhD的念頭,因此大四下再修 一些碩班課程時便開始找尋碩班的研究主題,課程的期末專題也選擇相同的題目,如此一 來便可以邊修課邊作大量的文獻回顧,使得進入碩班時,研究可以更順利進展。另外,我 相當建議在同一個研究大方向中,找尋2~3個相似的研究主題,因為研究這條路上本來就 充滿許多未知和許多失敗,多幾個研究主題可作為保險用,避免失敗後需要重頭來過。發 表數量上我認為一開始可以把目標放大一點,就算最後沒達標,結果也可能比預期的要好 ,例如我一開始希望碩班能發1st author journal paper*2+1st author conference pap er*1,但最後因為時間不夠且第二個研究題目的內容量不足以發journal paper,最後變 成1st author journal paper*1+1st author conference paper*2。 (2) 推薦信 推薦信的部分我當時請了指導教授和兩位論文口委幫忙,但其最後一封都沒有用到,因為 KTH MST根本不需要填寫推薦人,而TU/e則是還沒進入第二階段就收到reject了,但推薦 人對於申請PhD(我認為尤其是歐洲PhD)相當重要,原因如下,歐洲PhD的名額多半是採取J ob vacancies的方式,但有許多隱藏的缺其實還沒有被釋出,需要自行寄信詢問,而我碩 班的指導教授與KTH MST的教授認識,因此在詢問時是透過碩班指導教授相幫我引薦,我 在近進行後續的申請,如此一來也比就容易獲得未公開的缺額資訊,也可拉近和對方教授 之間的距離。 (3) 工作經驗 工作經驗是我認為第二重要的部分,歐洲的PhD與實驗室計畫之間的緊密程度將當高,在 申請PhD時便是對特定研究計畫進行申請,因此具備豐富的計畫執行經驗或工作經驗,可 證明自己有能力去執行計畫,對於實驗室有實質的貢獻。另外,若過去的工作經驗與申請 的計畫相關,也會大大加分,以我為例,我過去執行的兩個研究計畫的題目都是MEMS IR sensors,而KTH的計畫題目是Waveguide-based NDIR gas sensors,隨然沒有直接的相關 ,但在與KTH教授聯絡和面試時,對方時常提到我的背景與欲申請的計畫相關度高,可見 此部分的重要性。 (4) Motivation Letter 此部分有些學校要求Motivation letter,有些學校是要求Cover letter,我申請的學校 都是要求Motivation letter,我大概寫了兩頁,若是cover letter可能要更精簡至半頁 到一頁。Motivation letter基本上需要包含1)闡述自身能力與經驗 2) 選擇該校原因與 可提供的貢獻,我的文章段落結構如下: 第一段: Hook+簡述自身background+想申請PhD(Thesis statement) 第二段: 大學培養出的基礎能力 第三段: 碩班研究成果 第四段: 計劃執行經驗 第五段: 繼續深造的需求+申請學校所能帶給我的資源+我能帶給學校的貢獻 第六段: 再強調申請PhD的意願 其中第二至第四段是為了鋪成第五段中「帶給學校的貢獻」,因此內容不能漫天蓋地,要 針對和該實驗室或該計劃有相關性的部分去寫,而第五段中的「申請學校所能帶給我的資 源」則是需透過讀該實驗室發表、了解研究計劃,才能適時地舉些實際的例子,使文章不 會太空泛。 (5) GPA 由學士GPA可知,我大學的成績真的是慘不忍睹(能申請上PhD還真有點勵志?),尤其是大 一大二的部分,當時物理系的必修有點硬,通識課又常因為有趣就去選別人的專業課程當 通識,再加上外務有點多,成績直接爛掉,但俗話說”Pain is temporary, GPA is fore ver.”,過去的成績已經木已成舟,也指著眼於還能努力改善的部分吧(但部分學校或實 驗室其實會要求最低GPA標準,所以成績還是要顧阿~)。而我在大三大四時,因為主動尋 找外系(動機系)作專題,接觸到MEMS的研究領域,並對這個領域產生興趣(有興趣真的很 重要),之後的修課都針對研究領域進行安排,不會再漫無目的的修課,修課過程也變得 更積極。 而碩士GPA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啦,每堂課的作業、專題、考試都不能鬆懈,盡量提高GPA以 彌補學士GPA太難看的事實,我認為若有人和我有一樣低學士GPA情況的人,在申請時,可 以將學士、碩士每學期的GPA進行作圖,證明自己是有在成長的,另外,雖然將GPA提高固 然重要,也不要因此就都只修又甜又涼的課,針對研究領域進行修課更能說服別人你在這 領域具有一定的基礎,且長遠下來絕對是對研究生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6) 語言能力 英文小廢物如我沒什麼能分享準備方式的,TOEFL板上的資訊可能比較有用,所以就針對 學校門檻這部分做說明。歐洲學校對於英語能力的要求不如美國和英國高,通常只要TOEF L iBT 90~93分以上,有些學校甚至沒有明確的分數要求,且單一科目不要過低即可。我 自己是準備了五個月,中間還寫了一篇journal和一篇conference,跟準備畢業口試。第 一次去考試,被托福混亂的考試過程嚇傻,考了爛爛的84分,第二次稍微抓到步調,分數 進步到93分(MyBest Scores: 94),此時猶豫要不要考第三次,但因為只剩TU Delft的門 檻沒過,且後來又卡畢業口試的時間,以及已經有學校釋放出vacancies,所以後來就決 定先不考第三次,專心準備畢業以及CV、SOP、推薦信等資料。我認為對於申請PhD,英文 成績只要能達標即可,當然如果有時間把分數弄得好看點當然更好,但如果時間上和其他 事情(ex: 準備發表)衝突,他的優先順序是較後面的。 c. 面試經驗 我面試只有面試KTH一間,從我投完資料後就開始準備面試,約隔一周後收到面試通知, 隔兩天就直接線上面試了,面試過程前半段是由我先開始介紹我自己,在來是教授提問和 介紹計劃內容。我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主要針著手於(1)自我介紹、(2) 欲申請的計劃內容 。 (1) 自我介紹 這部分我前半段花了約4頁投影片做自我介紹,內容都是SOP和CV的重點,例如:publicati on和work experience的部分,我直接說明我的貢獻是甚麼,另外,請務必記熟自己SOP和 CV的內容和脈絡,避免面試時被問卻回答不出來或者前後說法不一致;後半段則是簡短的 介紹我的碩班研究內容,著重在研究動機、分析方法、實驗結果等。針對自我介紹的部分 ,教授主要對於我的研究和工作經驗進行發問,內容包含: 碩班研究是誰的idea、為什麼 想發期刊、期刊是我貢獻多還是教授貢獻多、執行計畫的內容等,反而我自己準備許多研 究上的技術性問題都沒用到。由此可見,相較於GPA、英文成績等其他資料,教授還是比 較注重研究成果和計劃執行這兩個點。另外,本身背景與接下來的計畫是否相關也相當重 要,畢竟歐洲博士班都是已經有明確計畫內容才收學生,學生若有相關背景,可對計畫有 立即性的幫助,我在書信和面試的過程中,最常被稱讚的就是碩班研究和PhD計畫內容相 關度高。 (2) 欲申請的計畫內容 在準備這部分時,請盡量把該實驗室計劃相關的paper看完,來不及也至少快速掃一遍。 我當時約有4篇paper要看,但只有一周的時間,所以只完整把兩篇較重要的paper仔細讀 完,其餘兩篇則是大致了解研究內容。建議在讀paper時不僅要讀懂,還要試著去尋找pap er中的問題和可改進的方向,並在面試時發問,這可顯示你對欲申請的計畫計有一定程度 的積極性,並且教授在跟你介紹計畫內容時,你同時也可以給一些反饋,會使討論更具體 且深入。 [感謝] 感謝碩班指導老師方維倫教授的教導 感謝口委李昇憲教授、孫志銘學長的幫忙 感謝MDL眾多學長姊的協助 感謝MDL同學與學弟妹一同為實驗室盡心盡力,分擔許多壓力 感謝學長黃柏翰在申請KTH時,給予許多幫忙 感謝時常包容我講幹話和講冷笑話的人,使研究這條路上能多些歡笑 感謝我的支柱和避風港,總給我滿滿的精神糧食 感謝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最後祝福同是在這路上的人,能對熱愛的研究投入心血,是無比的幸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48.1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605419514.A.224.html ※ 編輯: tinalin211 (36.225.48.161 臺灣), 11/15/2020 14:13:59

11/15 15:03, 3年前 , 1F
11/15 15:03, 1F

11/15 22:00, 3年前 , 2F
感謝分享
11/15 22:00, 2F

11/16 07:40, 3年前 , 3F
推推
11/16 07:40, 3F

11/16 07:41, 3年前 , 4F
恭喜錄取,很詳細給推
11/16 07:41, 4F

11/16 07:46, 3年前 , 5F
我心中排名也是KTH >EPFL
11/16 07:46, 5F

11/17 07:47, 3年前 , 6F
KTH推推
11/17 07:47, 6F
文章代碼(AID): #1ViC7w8a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