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Visiting Student有感

看板studyabroad作者 (The Novel)時間5年前 (2019/02/05 23:24), 5年前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感謝您的分享 2個月, 5個月的visit 研究 好奇老闆對這種短期的研究 老闆的期待是什麼? 是5個月內從無到有拼出一篇paper嗎? 可是如果真有這種牛本事可以短短時間做出一篇paper, 還有必要花時間坐飛機去國外visit嗎? 雖然知道目標是推薦信 但是要在那麼短時間內從頭到尾做一個research work?應該是與別人合作work為主嗎? ※ 引述《handrew (andrew)》之銘言: : 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小弟我當了兩次Visiting Student的經驗: : 易讀版:https://andrewliao11.github.io/blog/the-visiting-grind/ : ------------------- 分隔線 ----------------------- : The Visiting Grind : - What are visiting students? : -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visiting students and exchange students? : - Do you get paid? : - How long does its term? : - Do you earn any degree after finishing it? : - Does it cost you lots of money? : Disclaimer: 這篇文章主要是以"北美" "計算機科學" 為主 : 用一年給自己多一個機會 : 為了申請北美AI Ph.D. programs,我前後當了兩次visiting student, : 而以上大概是我這一年多來最常被問的問題.這一年多對我來說就是gap year, : 這篇文章算是我現階段的總結 (剛剛結束申請的過程),有可能以後看法會變, : 但主要是想回答上面這幾個問題, : 讓剛畢業或是快畢業"又想做研究"的人知道有這條可能的路可以試試. : 先講講我大學的背景做為參考: : 成功高中99級,114 EE 畢業(2017 年). : 沒拿過書卷,沒考過英文檢定,去過一間新創實習,帶過不少營隊, : 大學唯一比過的賽可能就是電機系籃的北電盃第一輪 (上場<10分鐘),有 : 幾篇publication但都是被學長carry皆不是一作, : 大四下唯一submit的first author paper被連續拒兩次. : 什麼是 Visiting Students?和Exchange Students差在哪裡? : Visiting Student = Ph.D.; Exchange Student = Undergraduate : Visiting student 大部分是以研究型為主, : 我第一次visiting 的時候我的老師就直接跟我說: : I will treat you as my Ph.D. student in the following months. : 大部分台灣學生比較常聽到的可能是exchange student : ,會有一些學校跟國外學校會每年固定送幾個學生到對方學校進行交換, : 時間通常是一學期或是一學年,而vIsiting student通長時間是比較有彈性 : 的.最主要的差別是visiting student 像是博士生,而exchange student 像是大學生, : 一個重心是在研究室做研究,另一個重心像是在體驗兼學習. : 我去過哪裡當過 Visiting Students? :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rof. Joseph Lim) : - University of Toronto and Vector Institute (Prof. Sanja Fidler) : 我分別在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和 : University of Toronto (UofT) 做過visiting students. : 我在USC 的時候是在一個新老師帶的小group中,本來是想去至少4個月的, : 但是由於對方學校(行政效率)的問題,後來縮水成2個月(Nov. 2017 - Jan. 2018). : 在UofT 的時候我是在一個滿大的group,再加上剛好遇到Vector Institute 的成立, : 基本上整個UofT的ML group 的人都在同個空間工作,所以是一個非常大的group. : 這次我總共待了大約5個月(Aug. 2018 - Jan2019). : sup: 由於UofT是有一個program 叫做 International Visiting Graduate Students : (也有人是以global talent stream 去UofT的), : 所以他們有固定在招visiting student的,而USC比較像是老師同意你去 : 他的實驗室工作,所以有沒有缺就會依照每個老師的預算或是你有沒有被paid有關. : Visiting Students 到底在做什麼? : 研究研究研究,發paper發paper發paper : Visiting Students基本上老師就是希望你來可以幫助他的產出, : 同時你又能豐富你的履歷,如果你之後到了top school : 那大家也會覺得你visit過的lab 應該也不差,藉此幫助lab提升能見度, : 所以可以說是雙贏.我就以我在多倫多的timeline做例子來看看我到底做了什麼: : 我大概在3月的時候找visiting 的機會,所以開始思考哪個老師比較適合我, : 還有我該向他pitch 什麼方向,大部分的visiting 除了寄你的CV給教授之外, : 通常會有一個interview在你接觸教授後的一到兩個禮拜. : Interview後我除了馬上寄信謝謝教授之外也和他確認有關時間以及pay的事情. : 一直到8月我才正式開始我的visiting 撇除一開始稍微了解一下多倫多, : 我就馬上和老師提了幾個我醞釀好的idea並且做了幾個小實驗,但最終都是草草被回絕. : 最後老師直接給我一個project是based on 他們前一年的東西, : 他希望我可以在這個之上想idea. : 於是9, 10月開始進入brainstorm以及coding 的階段, : 一直到最後11月把當時給整理好投出paper. : 投出paper相當於老師應該是會幫我寫推薦信(如果沒有投paper : 或是有個什麼結果的話老師也很難幫我寫), : 所以我其實可以等於從現在開始就可以放假了! :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我的幾個朋友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年底一個很大的conference : 剛好這次辦在蒙特婁 (離多倫多搭機一個小時多).其實我本來有想買票的, : 但由於沒搶到票早早就放棄要去的念頭, : 然而就在我朋友問我的一個禮拜內我剛好排到了票就決定一起前往12月初的conference. : 由於沒有paper 要persent,我把我的目標放在和其他人build connection : 還有跟教授們pitch 我剛投出去的project還有我的一些random ideas上. : 除了事先寄了信約的老師,我基本上都是在conference 後的party 上跟大家network的, : 畢竟在這種學術party上本質就是讓大家認識彼此,以及了解彼此的研究. : 從conference回來後我把時間大概都放在我自己有興趣想要explore的領域上 : 還有在lab找其他人討論. : 以下是用時間軸的方式呈現了我的timeline: : https://i.imgur.com/wvhrBUs.jpg
: 當Visiting Students 到底有什麼幫助? : 其實就是推薦信 : [研究, 英文能力] : 最明顯的當然就是可以和其他國家的人一起做研究,享受不一樣的研究氣氛, : 在與別人聊研究的過程中當然也可以練練自己的英文. : 這方面我覺得印象就深刻的是,到了另一個group後所接觸的的東西會變得很不一樣, : 大家想法上也會有所差異,等於說可以讓自己學習從更多方向思考問題, : 也讓我想讀一些以前不會想認真研究的topics. : [推薦信] : 最近幾年international student 要申請是越來越難, : 所以越來越多人來國外研究室蹭人脈,蹭推薦信,而這點其實指導老師們也都知道, : 所以我自己是直接跟老師表明我今年要申請學校, : 所以希望做得好的話老師可以幫我寫推薦信, : 最好的情況是你的指導老師也樂於幫你拉人脈找其他老師和你合作. : 有關於推薦信的重要程度在留學版已經不少前輩提到過就不多提 : [人脈] : 這是個很難講的東西,但我認為至少都跨出舒適圈了就至少當作交朋友. : 如果還是覺得怪怪的就喝杯酒再上LOL : Do you earn any degree? : No. 雖然不能拿到一張真正的diploma, : 但許多人會把visiting students的經歷當作是 : education o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放在CV上. : 當 Visiting Students 會花很多錢嗎? : 這個就比較難講,也要看在什麼地區讀. : 但基本上如果你有拿到老師的pay的話,通常可以cover掉50~80%的開銷. : 之前我也有這個疑慮,所以我來多倫多的這幾個月有記帳的習慣 : (flight ticket excluded).我大概列出每個月total cost (總支出), : living expenses (吃相關的費用),剩下的消費就是我去別的地方玩(因人而異)和房租. : 以下大概是我在多倫多的支出情況 (我只記得在LA的時候比這個錢貴不少): : https://i.imgur.com/iAkKnZz.jpg
: 如何申請 Visiting student? : 基本上有兩種比較常見的情況 (這都不是絕對的可行或不可行): : 1. 如果你的(台灣)老師A和國外的教授B很麻吉,只要A肯幫你的話應該不難. : 通常是寄一封信給B然後同時副本給 A就沒什麼問題, : 有可能A還可以另外回一封信給B大推你一波. : 2. 如果你之前有認識的學長姐(和你同實驗室, 同系)有去跟過B做過研究而且成就非凡, : “有可能”這個老師對你的背景會很有興趣, : 如果他有缺而且你interview表現不錯也是滿有機會的. : 通常這種信主要的內容需要包括: : 你的背景(e.g., 就讀學校, 實驗室, 指導老師), : 你過去和研究有關的經驗(去哪裡visiting過, 去哪裡實習, 發過什麼paper), : 你特別有興趣的方向, 還有一份最新的CV.有興趣的方向其實滿重要的, : 這攸關於這個老師覺不覺得你的興趣有沒有跟他align,但這其實不好說, : Disclaimer: 這篇文章主要是以"北美" "計算機科學" 為主有兩種老師:希望你來幫他延 : 續 : 另一種是希望你幫他explore他有興趣但不太在行的, : 因為visiting student只來短期,所以如過這方向他做不起來他也沒有損失什麼, : 但不管如何都要至少寫出你講得出一番道理的topic. : *去什麼樣的教授/實驗室visiting最適合自己? : 我主要是想要申請學校,所以對我來說能拿到教授的推薦信比較重要. : 有以下幾點特質的老師特別適合我: : - 常常會收國際學生的教授 (因為我是國際學生) : - 常常會收visiting student的教授 (他知道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也比較會寫推薦信, : 因 : - 樂於跟其他教授合作的教授 (如果他能在幫你拉一層關係那對你來說你的connection : 變? : - 想發paper的教授 (如果沒有產出的話教授很難幫你寫推薦信) : - *教授所在的group已經成熟了 (由於visit時間有限,這樣可以減少胡亂做的時間) : *這部分比較biased : 申請學校平時積陰德 : 祝大家順利! -- 憧憬會比劇毒更兇猛,比疾病更深切地獵殺著人們, 人們一旦被其捕獲就無法逃離, 如同詛咒一般 但是冒險者們依然義無反顧地為此獻身,因為失去憧憬的人生對他們而言比死亡更可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104.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549380247.A.46C.html ※ 編輯: Bondrewd (218.161.104.243), 02/05/2019 23:32:39

02/06 03:18, 5年前 , 1F
現在這種DL paper 膨脹的年代從沒想法到有paper 三個月
02/06 03:18, 1F

02/06 03:18, 5年前 , 2F
就很夠了
02/06 03:18, 2F

02/06 09:07, 5年前 , 3F
看什麼領域如果純應用系統建好很快啊
02/06 09:07, 3F

02/06 10:39, 5年前 , 4F
目標當然是可以發表一篇paper,所以時間不能太短。另
02/06 10:39, 4F

02/06 10:39, 5年前 , 5F
外其實不太像是老闆訂,而是自己想完成什麼。以我個
02/06 10:39, 5F

02/06 10:39, 5年前 , 6F
人的經驗是繼續進行組裡的project然後發一篇journal
02/06 10:39, 6F

02/06 12:46, 5年前 , 7F
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們這種沒有關係的人的。
02/06 12:46, 7F

02/07 13:42, 5年前 , 8F
樓上不要亂說
02/07 13:42, 8F
文章代碼(AID): #1SMQgNHi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