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物理系錄取 Umich ECE PhD

看板studyabroad作者 (大道之行)時間7年前 (2017/05/02 15:59), 編輯推噓18(1801)
留言19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留學板上每個人申請出國的過程都不太一樣,而我自認為我的經驗很特殊,因此想要分享一下的我的經驗,希望之後的學弟妹能夠參考: Research Interest: optics and photonics Admiss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CE Ph.D. (4 year fellowship) Rejection: UIUC EE MS UT-Austin MS … Pending: UCLA EE PhD Interview: 1. UCLA: twice (same professor) 2. Umich: twice (same professor) Decision: Umich Background: BS: NTU physics, GPA: 3.59/4.3, Last 60: 3.76/4.3 MS: 3.49/4.3 TOEFL: R:29, L:26, W:24, S:20, Total: 99 GRE: Q:170, V:150 AWA:3.0 Publication: Journal paper: 3rd author *1 Conference paper: 2nd *1 Conference: 國內:5 國外:1 Honor: Student Travel Grant*1 普通物理創意實驗競賽:特優 Work Experience: 替代役(服役中) 推薦信: 大學、碩班指導教授x1 碩班合作夥伴x1 修課教授、合作實驗室教授x1 心得: 前置作業: 其實從小就一直想要出國唸書感受那種不一樣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然而在大學時發現物理是一門我不太有辦法駕馭的學科,相較於其他同學,我對於物理的理解和興趣可能沒辦法讓我支撐到最後,因此在大三那年,我選擇了系上比較偏向於應用和工程的老師一起做研究。後來我也做出了一些成果並且參加一些會議。大學畢業之後,順理成章的我碩班時我跟了同一位老師做研究。 然而,在碩班時期整個過程並不太順遂,我換了一個相當困難且充滿未知的題目。在碩班兩年裡,基本上我是一直與失敗奮鬥的。看見實驗室的同學一個個完成自己的題目,並且有了一些發表,讓我越來越沒有自信,也漸漸打消出國唸博士的念頭,因此我在畢業前並沒有對出國唸書做任何的準備:沒有考英文、也沒有研究出國唸書的各項申請流程。 一直到口試完後,我的指導教授才有一次語重心長的問我未來的規劃。我想了想說:我還是希望可以出國唸書看看。當下,他有點震驚,因為我從沒跟他討論過這件事情,也沒有特別表現出特別要出國唸書的一面。不過討論到後來,他也很肯定我在實驗上的努力,並且支持我想出國的想法。 英文準備: 一直到八月底畢業後,實驗上的東西才終於告一段落。畢業後三天後我順手帶了老方11張講義匆匆的進入成功嶺了。在成功嶺的十六天,我告訴自己要下定決心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不要輕易放棄出國唸書的初衷。因此,我在成功嶺開始了我的英文準備。 GRE: 在成功嶺期間,我狂背老方11 張:包含大餐課、晚上的教室時間,當別人在喇賽,我就是在背單字。事實證明,在成功嶺心無旁騖的環境下,其實背單字還蠻快的。 出成功嶺後,我開始使用考滿分做題,並且繼續背單字,另外,我會把自己不太熟的單字記在筆記本上,然後一直拿起來看。閱讀上,我把一些考過提題看了幾遍,好好閱讀,在考試時確實出現過幾題考古題。 托福: 我大約10月中開始準備托福,11月初考。我覺得托福其實比GRE難準備應該再花更多時間,畢竟科目很多。其中,寫作是我最弱的部分之一,因此準備時我每天都會寫一篇作文給我的學弟批改,並且討論該如何改進。雖然進步有限,但是我自覺每天寫作對於英文能力的養成很重要。聽力方面:我會聽考滿分網站的題目配合30秒聽英文強化自己的英文能力。說方面:我是背NoteFull的模板,幫助我構思那幾十秒到一分鐘裡面到底要講些什麼。 Program選擇: 解決英文後,另外一個問題是到底要念什麼,因為我的研究室所做的題目是跨領域的:橫跨了物理、電機和腦神經科學。在這三者上我選擇了申請電機系,一來我實驗室的研究主題與許多學校的光電所的研究反而類似,二來我在大學和研究所時其實選修了很多光電和電機相關的課程,因此可以讓我從物理跳到電機領域。另外我除了申請Ph.D.外,也申請了一些M.S.的program,主要是擔心沒有太特殊的表現申請Ph.D.上有一些難度。但從結果來看MS對我這種已經有碩士學位的來說可能沒有比較好申請。 選校上,我主要篩選依據是:托福沒有100分限制的學校、一些自己比較有聽過或是有好感的學校及錄取難度,之後才是看每個教授研究的領域和內容。(事實上並不是很建議這樣做,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選教授先於選學校)。 留學文件: CV: 我參考了一些國外大學的resource center的一些範本建議: https://careercenter.umich.edu/article/resume-resources https://careers.uiowa.edu/resumes 主要就是 1. 條列式 2. 利用Power verb 3. 具體但精簡 SOP: 我大約11月開始準備,事實上我主要是請英文很厲害的學弟幫忙看我的SOP確保自己在語意和邏輯上有連貫。在撰寫時我有幾個原則: 1. 每段有明確的主旨和夠具體的例子。 2. 主要圍繞在學術的過去、現在未來,避免提到不必要的資訊 3. 先寫引人入勝的東西:例如我會先寫研究所做的大題目,在寫大學做的專題。 4. 每個決定、事情都有明確的動機和對應到的行為。 面試: 我總共面試了UCLA和Umich,兩間都是SOP上有提到的有興趣的教授。而且都面試了兩次。 UCLA (1/15, 1/25): 第一次面試是從UCLA教授的Ph.D.學生在1/13寄信來說兩天後要面試,並且附帶了兩篇實驗室的paper說要討論。 在面試時,主要是用skype,首先互相寒暄大概一分鐘後就開始進入正題。總共問了幾個問題: About your research (10min) Why this is important, significant What already be done What is the impact Other question (10min) Why did you apply UCLA why did you choose XXX’s lab Do you know what projects are doing in XXXs lab Which work other than mentioned in the paper you appreciate the most About the paper (25min) 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aper What’s their method …. Any question to ask? 總共大概面了45min,然後因為我都有先把一些可能的問題都寫下答案,並且把paper的重點都列了下來,因此在回答上除了一些真的本身就不會的外,其實答的應該還可以。另外,務必要準備約五個問提準備提問,因為幾乎每個面試都會有這個橋段。另外,很陰險的是面試官有些時候會故意挖陷阱給你跳,可能paper沒提到的事情卻要問你來混淆你。例如paper可能提到發現了A方法看到了a現象,他會問你說paper是用什麼方法看到了b現象。此時,不確定的就不要不懂裝懂。 1/15號面試完後,大概1/23後教授親自寫信來說兩天後要再第二次面試,並且又附了兩篇paper說要討論。這次的面試一樣寒暄一分鐘、自我介紹3分鐘左右,就開始討論paper了。教授明顯問問題更刁鑽,會問一些不是paper上的東西,或是paper上沒有明確提到的現象、觀念,因此整個面試我都顯得非常的結巴。此外,當回答不夠明確時,教授會在特別追問沒講清楚的地方,讓一些缺點無所遁形。因此,在整個30分鐘的面試裡其實只問了大概5個問題,然後我大概只有1個問題回答得比較完整。 其實,UCLA的面試大概面完就知道不會上了,因此到現在都還沒收到結果。另外,很多面試問題其實可以上對岸的一畝三分地看找不找得到,例如我那個教授,就有很多面試考古題,所以在第一階段,我猜中了蠻多提。 Umich (2/7, 2/10): 這次面試的教授也是我SOP裡有提到的教授,他主動寫信來說我的background與他的lab高度符合,因此安排在2/7進行第一次面試。並要求我做一份ppt說明我以前的研究經驗linked to future work in Michigan. 因此我做了一份約15頁的投影片,主要簡述了之前大學專題、研究所的題目和其他小題目的結果,並在前一天寄給他。 第一次面試一樣也是寒暄一下,然後他便請我自我介紹,大概講了三分鐘。之後便請我講我的ppt的東西。我的這次報告做的比較偏向概論型,大部份都在做introduction和結果還有結論,其中很多細節都被我跳過了。然而老師似乎希望我能夠講更多實驗上的細節,例如:difficulties是什麼、 實驗上如何跟人家合作的、實驗上用了什麼儀器、方法完成的…因此我在講時,教授會一直打斷然後問這些問題。不過到後來,教授也放棄問這些細節了。 這個ppt報告大概持續了20分鐘,可能我的研究也算有趣,過程中教授一直說nice, that’s good, interesting…等。討論完後,又問了一些其他研究生活上的問題,例如:一個禮拜花多少時間在研究上、之前一個禮拜咪聽幾次、為什麼想要念Ph.D.、畢業後有什麼規劃…等。當然,我一樣準備了約五個題目,然後在閒聊時,找機會趁機主動問幾個問題。整個面試大概持續了40分鐘。最後,他說他希望我可以再準備一個30分鐘的ppt expand on your specific contributions, your results and experiments which you conducted yourself, and future research linked to our lab. 因此,我們又約定了2/10再面試一次,一樣我也是在前一天把ppt寄給他。這次我的ppt只著重在我碩士班的題目,並且更詳細地講了一些細節,例如跟誰合作、實驗怎麼進行、實驗上我遇到了哪些困難、遇到困難後做了什麼改變。簡單來說我更加著重在個人的研究經驗上,讓教授更了解我之前的學習歷程,讓她更能判斷我們是否match,而非純粹只是在講研究結果上。在ppt中我也講了依照我之前的研究經驗和能力上,如何幫助這個lab,可以做哪些事情、應用在哪些上面。 面試中,我們是依照ppt的架構利用skype桌面分享一頁一頁講,然後當老師遇到覺得想更瞭解的地方,便會打斷然後直接問問題。由於我有事先把搞寫好,並且試講了幾次,因此在介紹時講起來還算流暢。有幾次教授的英文可能不是聽得太懂,我會請老師再說一次,他也會不厭其煩地再repeat一次。 總之,整個part大概加上問問題和討論持續了約40分鐘。 本以為要結束了,他突然請我打開skype的鏡頭,說他們想要跟我見見面。剎時,就看見對方skype鏡頭打開,然後坐了一群人。這時,我才意識到剛剛的報告是他們整個lab一起在聽。由於當時是一大早,穿得很拉遢而且睡眼惺忪,我只好跟他說我要確認一下skype怎麼使用,趕緊把自己整理一下。下一輪的面試一樣跟每個人打個招呼,把自己假裝得很開心可以看到大家一樣。然後接下來就是每個人輪流問一到兩個問題。問題的內容主要偏向個人特質和一些研究、生活習慣:例如:問我對於研究倫理的看法、除了研究以外平常喜歡做什麼休閒活動、喜歡什麼運動、畢業後要走 學術還是業界、為什麼想來密西根、之前碩士時遇到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對於未來有什麼期待、跟別的lab合作時有什麼想法、你喜歡自己把事情做完還是跟別人合作、碩士咪聽時做些什麼等等…大概問了10幾個問題。 在回答時,我會仔細看對方的眼睛,看他們是否面露困惑,如果困惑的話,我會再講得更詳細一點,並且會問一下確認我是否有回答到他們的問題;反之如果會點頭之類的,可能代表你回答到了他想聽的答案。另外,在回答時,我會盡量表現的興奮,讓人覺得我很雀躍地想加入他們的lab,但又不能做作和緊張。偶爾,我會穿插一些準備好的問題問他們,例如:一個禮拜咪聽幾次、未來實驗室上的方向和會怎麼進行。當然在問問題前要讓人知道你是有研究過他的lab然後再問這些問題的。例如:教授您在網站上說了想要做XXX的研究,請問您是否有跟其他做XXX得研究機構合作 ?是否有考慮過用什麼方法進行XXX的實驗等等。 總之,這個面試包含講解投影片和第二個部分大約持續了快兩個小時,最後我用一種很誠懇的語氣說今天很感謝可以跟大家聊天,希望之後可以跟大家一起工作等等…。面試結束後,我還寄了一封感謝信給教授說希望之後可以再跟他合作等等(UCLA我忘了寄),她也確實禮貌性地回服了我,說:it’s my pleasure speaking with you。 其實,在準備面試時,我很幸運有很多人幫忙,也表示了人脈其實很重要。例如:UCLA那個教授,就有認識的學長被面試過,因此提供了很多準備方向,面試起來也輕鬆很多。Michigan也有之前研討會認識的學長認識面試我的教授,所以可以從那面得知lab的情況等等。當然準備投影片時,我也有找人一起討論論文和幫忙看投影片,畢竟對面教授對我的東西不熟,要如何用簡單的語言和有限的時間讓對方了解我的工作、並且看見我的潛力和優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選校: 很幸運地,在2/10面試完後,我在2/14就收到了密西根寄來的錄取通知。因為這間學校是我申請中最好的學校而且在面試時對老師和lab的印象也很好,因此收到通知後沒多久,我就跟學校confirm說我會去了。順利而且快速地結束了申請今年的申請。 其他心得: 在決定申請前,我都一直抱持著相當猶豫的態度。畢竟在碩士班時,一直被很多事情追著跑,也覺得自己的條件不夠誘人,怕申請不到想要的學校,因此儘管一直有著想出過念頭,卻一直沒有勇氣和決心做出這個決定。但是,到頭回來看,我很感激自己有跨出這一步。很多人可能條件更好,但是沒有下定決心,又或是妄自菲薄,而最終留下遺憾。因此,很多時候,我覺得真正困難的事開始執行。 另外,很多人指導教授是誰也很重要。事實上我也不否認,這幾年來我碩班lab很多學長姐也都申請到很不錯的學校。而其他同學的結論是因為我的指導教授很active,可能認識比較多人所以推薦信會比較有說服力。雖然這些東西無從查證,但是如果已經下定決心要出國的人或許可以找個active的指導教授。 我的教授是會鼓勵(逼迫)學生去參加研討會,這其中也有幾個好處: a. 美化CV和SOP b. 可以了解其他人在做什麼 c. 認識其他教授 在申請過程中,是很孤獨卻又不是單打獨鬥的。為什麼想出國、自己的優缺點是什麼、往後的計畫是什麼是要不斷問自己的,別人只能給建議,真正還是要跟著自己的初衷走和相信自己。然而,在申請過程中,要不斷的去向他人尋求意見,並且調整自己的步伐和各個文件。 最後,申請上除了開心,我覺得更該感謝。我要感謝我的父母無條件支持我的決定、女朋友一路上的聽我抱怨、為我開心、如今又要遠距離,真是辛苦了;感謝學弟、長幫我修改SOP、文件、陪我練習面試,感謝物理系同學提供各式資訊,感謝很多人在我低潮時陪我聊天,讓我被自己的挫折所擊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58.16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93711948.A.850.html

05/02 16:37, , 1F
同學推!! 太神啦~~~~~~
05/02 16:37, 1F

05/02 17:40, , 2F
推你哈哈哈
05/02 17:40, 2F

05/02 17:45, , 3F
05/02 17:45, 3F

05/02 18:42, , 4F
想說背景很眼熟 結果是同學XD
05/02 18:42, 4F

05/02 20:24, , 5F
05/02 20:24, 5F

05/02 20:36, , 6F
同是UMich ECE OPPHOT領域推
05/02 20:36, 6F

05/02 22:04, , 7F
推 強者我未來室友
05/02 22:04, 7F

05/02 22:46, , 8F
最後一句是不是怪怪的XD
05/02 22:46, 8F

05/03 00:18, , 9F
推推~
05/03 00:18, 9F

05/03 00:19, , 10F
我看了好久才發現是實驗室同學XDD
05/03 00:19, 10F

05/03 00:28, , 11F
我也是在阿替時期開始準備 有被激勵到
05/03 00:28, 11F

05/03 00:54, , 12F
太神啦~~~~~
05/03 00:54, 12F

05/03 00:57, , 13F
05/03 00:57, 13F

05/04 10:58, , 14F
明天1月要去UMich做博後~有機會可以認識一下XD
05/04 10:58, 14F

05/04 22:51, , 15F
恭喜恭喜QQ
05/04 22:51, 15F

05/04 23:49, , 16F
推學長~
05/04 23:49, 16F

05/06 10:31, , 17F
學長推推
05/06 10:31, 17F

05/13 14:35, , 18F
推,這篇真詳盡!!
05/13 14:35, 18F

06/28 05:58, , 19F
Go Blue!
06/28 05:58, 19F
文章代碼(AID): #1P23nCXG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