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申請博士班之前你還應該知道的另一件事!

看板studyabroad作者 (菜鳥教授)時間8年前 (2015/12/18 12:10), 8年前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送你住套房」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聽過這一句話。其實,這句話不只適用於投資股票時要跟對投資顧問,用來形容博士班選指導教授對未來找到學術工作的機會也非常貼切! 指導教授何時選? 在決定要申請哪些博士班的時候,除了部分個人原因之外(例如,有人覺得一定要去東岸,或是一定要在加州的陽光下唸書等等個人因素),大部分的申請人所考慮的,應該都是學校的學術聲望和師資。對於理工科的博士班來說,申請人必須在申請時就先研究未來想要加入的實驗室,或是要參與的研究計畫。因為理工科博士班學生的獎學金來源,通常來自教授的研究經費,所以,通常入學許可取決於你所選擇的教授到底有沒有錢可以支持你。換句話說,理工科博士生通常在申請前就必須對要選擇的實驗室以及計畫負責人做好研究。不同於理工科系博士生在申請前就一定要找 到老闆,攻讀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學位,因為獎學金大都來自學校或是系所的支持,一般來說都是在入學後才開始尋找未來的指導教授。不過,即使是在入學後才要決定自己想要選擇的老闆,菜鳥建議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生應該跟理工科系的朋友們一樣,在入學前就做好功課,及早為自己鎖定想要追隨的教授。簡單來說,不論哪一個領域,決定指導教授的時間都是越早越好! 也許正在準備申請社會科學領域博士班的你會懷疑,社會科學領域跟理工不同,很多念社會科學的同學們在申請學校時,對未來的研究方向和題目都還沒有確定,往往只知道自己對某一個研究方向有興趣,但卻還沒有決定未來的研究主題。在這樣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決定要找哪一位指導教授呢?這個問題其實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根據菜鳥的經驗,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班雖然沒有要求學生在入學時就決定指導教授,但是,學生在入學之後通常很快的會發現,自己將來投入哪一位教授門下,其實早在獲得錄取通知的同時就決定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學校決定錄取 你的同時,系上的教授們也大都對這一個學生未來可能由某位教授,或是某幾位之一來指導有了共識。對社會科學領域來說,因為獎學金的來源往往不是來自教授個人,所以如何平均分配來自學校的資源,就變成了系上教授們能否和平共處的關鍵。換句話說,每個系所都會盡可能讓系上每一位老師能平均且公平的獲得支持,這些支持當然也包括了各個教授手下的研究生名額。所以囉,作為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生們,如果想要擁有對未來指導教授的選擇權,最好的時間點其實是在決定申請學校之前,而不是入學之後再慢慢研究。 指導教授該選誰? 如果不論領域都要儘早選擇指導教授,怎麼樣的老闆才比較理想?怎樣的老闆才適合自己呢?在選擇指導教授時,初步的選擇標準大概都是從教授的學術聲望來判斷。從教授們的獲獎紀錄,期刊發表數量,到學術界的影響力等等,都是選擇指導教授時的重要參考。不過,指導教授的學術地位固然重要,實際上能夠帶給博士生的幫助卻完全是因人而異,而這樣的差異往往對博士生未來的生涯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以菜鳥從身邊學術界友人身上觀察到的經驗來說,有些人的指導教授的確在學術圈享有盛名,但這些學者將全部心力投入在個人的研究上,在指導學生這一方面,受到他 們忙碌工作的限制,往往沒有投入太多的時間。偏偏對於外籍博士生來說,指導教授就是外籍博士生在美國學術界發展的重要橋樑,如果指導教授忙於個人的學術發展,而不能提供學生所需要的協助,要不要找這樣的大牌老師擔任指導教授也許值得重新考慮。 指導老師的名氣大有沒有好處,當然有!不過,建議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同學們,先想清楚自己對博士畢業之後的期待是什麼。你想要留在學術界發展,還是進入企業界服務?想要在海外找工作還是回到台灣?如果是想要在國外學術界發展,老師的名氣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指導教授願意花多少心力協助你。從菜鳥個人和幾位在美國找到教職的朋友們分享的經驗中我們發現,外籍博士生能在國外找到工作,除了學術履歷要有一定的競爭力之外,大都因為指導教授們在求職的過程中費了很大的心思來協助。在我們求職的過程中,這些指導教授們從求職信的寫法,各項工作的優 缺點分析,到不厭其煩的聽著菜鳥們演練Job Talk並從其中找出應該改進的部分,每一個環節他們都盡心盡力,真心的希望他們的外國學生能在激烈的美國學術求職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同樣的,有些朋友們的指導教授在學術圈地位崇高,但是對外國學生的求職一事並不十分關心,甚至有人連推薦信都會因為忙碌而拖過了期限,在求職過程中因此而受挫的朋友實在不在少數。說到這裡,也許你會問,我們在申請之前怎麼知道指導教授願不願意幫助學生呢?其實從很多資訊中都可以看出,教授們是否願意在求職上協助學生,例如,他們以前的學生現在是否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否有和學生一起發表文章,學生們取得博士的平 均時間等等。如果希望在取得博士之後在海外找到學界工作,找到一個願意幫忙的教授真的是關鍵中的關鍵。 如果指導教授不幫忙怎麼辦? 看到這裡,如果你是已經在博士班的學生,又剛好有個沒有全心全意幫忙你找工作的老闆怎麼辦?沒關係,頭洗了一半還是有救!菜鳥就遇過一個韓國菜鳥教授,他的指導教授是在學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但是偏偏他的老闆對他找學術工作幾乎沒有給予太多協助。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在他博士論文Committee中有另一位教授,雖然名氣不大,但卻願意全力支持,也是因為這一位教授的支持,他得以順利的找到工作。所以囉,如果你的指導教授沒有給予太多協助,只要能找到願意支持你的教授,還是可以獲得很多協助的! 如果指導教授不幫忙,又沒辦法找到其他人支持怎麼辦?其實, 找不到好教授也不見得一定就找不到工作,畢竟,要在國外找到教職的原因不只有指導教授,如果有很強的研究能力當然也可以幫助你找到工作。不過,能不能有很好的學術表現其實也與選對指導教授有關就是了。 小結: 話說回來,在國外念完博士不見得一定要在國外的學界發展,如果沒有打算留在海外尋找教職,在指導教授的選擇上可能會有不同的考量!如果是想要進入業界,或是想要回到台灣求職,指導教授的名氣可能比他有沒有全力幫助你求職更重要。在國外的學術界,願意幫忙的教授會是國際學生的橋樑,但如果不是在國外求職,一個大名鼎鼎的外國教授能給的協助,可能還比不上你在台灣求學時認識的老師呢!新的一年即將到來,許多學校的入學許可也將陸續發出,對正要開始進入博士班的朋友們來說,也許你覺得有一個博士班的入學許可就很值得高興了。菜鳥完全了解這樣的 感受,不過,如果有選擇機會的話,不妨對選擇指導教授這件事早一點花心思去研究一下,也許,五、六年後,當你要畢業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差別真的那麼大! 本文原出處:"菜鳥教授週記" https://rookieprofessor.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rookieprofesso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4.59.40.1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50411836.A.019.html ※ 編輯: rookieprof (24.59.40.124), 12/18/2015 12:14:41 ※ 編輯: rookieprof (24.59.40.124), 12/18/2015 12:17:44

12/18 13:22, , 1F
好文推! 可是好像有字重覆嘍~
12/18 13:22, 1F

12/18 15:51, , 2F
申請PhD真的是困難,唸完也困難,push!
12/18 15:51, 2F

12/18 21:39, , 3F
12/18 21:39, 3F

12/21 20:08, , 4F
生存沒有不困難,跟是不是PhD無關。經費是生存,所以重要。
12/21 20:08, 4F

12/21 20:08, , 5F
至於為了生存哪些該做哪些不做,每個領域差異就很大了
12/21 20:08, 5F
文章代碼(AID): #1MSuSy0P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