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如何寫MBA申請essays

看板studyabroad作者 (拐角巷)時間8年前 (2015/09/20 16:49),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對於今年想要申請MBA的同學來說,眼下應該正忙著寫essays,因此想野人獻曝分享當初的心得。 原文在這裡: https://curvingalley.wordpress.com/2015/09/12/ 「七成的學生最後會選擇不同於essays中所寫的職業」一個Top 10 B-schools的招生負責 人這麼告訴我。 「那麼學校為何還是這麼重視essays?」我接著問。 你也有同樣的疑惑嗎? 當我們在essays裡熱血沸騰地說要學成歸國貢獻台灣,腦子卻忖度著要如何留在美國工作 ,或者大聲疾呼要投身社會事業,但心裡卻盤算著如何進投行,我們以為只有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但說白了,這些top b-schools也都知道essays並不全然反映我們真實的 想法,那麼,他們到底想從essays中找尋什麼?essays到底該如何寫才能抓住招生負責人 的注意力?我相信若能掌握以下幾點,雖不中,亦不遠矣。 1. 說故事:切記essays不是一個老實樹比賽,而是一個說故事比賽,如果能在故事的開 端就引人駐足,我們大概就成功一半。常見的essays開頭是開門見山法,但這樣的開頭吸 引人嗎?我想答案大概是否定的,因為十之八九的申請人都是用這種直接但無戲劇性的開 場。我們應該參考抒情散文或小說開頭,用說書人的方式寫essays,例如可以先描繪故事 的場景(可以參考張愛玲的<封鎖>)、用對話方式起始(參考張愛玲的<心經>)、直接與讀者 對話(參考張愛玲的<第一爐香>)、以疑問句引起共鳴(參考鈞特葛拉斯的<我的世紀>《 1987年》)、或是透過名言開頭(參考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甚至可引用教 授或校友說過的話)、甚或用排比/對比的修辭法(參考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等等。但 要注意的是,無論以何種方式起始,都要與主題相關,不要給人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 2. 具體:不管寫職涯規劃文也好,還是寫成就文也好,免不了都要舉例,我們不能光說 「因為一年幫公司賺了三億,所以我很厲害」,這樣就算我們再厲害,essays都很難吸引 人。若想在別人的腦中留下印象,關鍵在於細節的描繪。這裡有個基本的原則可以運用 ─ STAR ─ 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一年幫公司賺了三億」只是結果,而 且還是個敘述不清的結果,我們是在何種情境(Situation)下達成這個結果?是在公司快 倒閉下?在市場逆風中?還是在競爭廠商削價搶單下?我們的任務(Task)為何?是要 追 求業績成長?嚴控獲利?還是擴大市占率?另外,我們採取了什麼行動(Action)?是開發 新客戶?開拓藍海市場?還是成本控制進而以價格競爭?至於結果(Result),除了三億外 ,我們的業績與過去相比成長多少?超出公司目標多少?成長率和同業或同事相比多多少 ?獲利率多少?具體敘述細節才可凸顯我們的「厲害」,同時做出定位區隔。 3. 個人化:不是每個人都有不凡的成就,如果像我一樣只是個平凡的上班族,工作過的 公司也是美國人聽都沒聽過的台商,就要多花時間挖掘出屬於自己個人的成長經驗,注意 ,「個人化」並不等於獨特的成就或巨大的成功。喜歡登山的人往往會談登山過程中所克 服的種種困境,但若想要差異化,可以利用登頂失敗的經驗,反思我們可以改進的團隊合 作與領導統御技巧。喜歡旅遊的人可能會談旅途中所觀察到的文化衝突,但我們若能進一 步說明這些心得如何協助我們日後的工作,便可將自己區隔出來。就算沒有特別興趣或經 驗的人,也可聊聊父母親對我們人生方向的影響,或是對周遭生活的觀察,重點不在於該 事件本身有多特別,而在於「個人化」,給對方一個認識我們人生哲學的機會。 4. 邏輯性:邏輯反映了我們的思考模式,同時也是學習能力的指標,因此縱使生命中有 許多不可測因素,很多決定不見得具有連貫性,我們仍必須避免跳躍思考,找出潛在的邏 輯關連性,對此5 Whys是不錯的工具,舉例來說,如果職業是採購,可以反問第一個why – 何種因素會驅使人從事採購?可能是對談判有興趣,也可能是因為喜歡計量分析,甚 至可能只是將採購作為跳板;接著,對每個可能的原因再追問第二個why,以談判為例, 是因為享受權力角力的過程?還是喜歡鬥志?亦或是喜歡人與人的互動?然後再問第三個 why – 之所以喜歡人際互動是因為想觀察人的心理轉折?還是喜歡交朋友建議人脈?以 此類推層層抽絲剝繭,便有可能以共同的因素貫串看似無關的事件。 此外,當然還有些最基本的原則如不可答非所問、不要超過字數、把握各個學校的特色等 等,在此就不贅述。如果能運用「說故事、具體、個人化、邏輯性」,我們便能透過 essays讓招生負責人了解我們職涯思考過程,同時表現我們個人品牌行銷的能力,以及邏 輯論述能力,這些正是該Top 10 B-schools招生負責人回答我的提問時,所透露出他們在 找尋的學生特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99.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442738952.A.7D7.html

09/20 23:10, , 1F
推!!感謝分享~
09/20 23:10, 1F

09/21 19:13, , 2F
09/21 19:13, 2F

09/22 05:21, , 3F
好文。推!
09/22 05:21, 3F

09/22 08:54, , 4F
感謝分享!!
09/22 08:54, 4F

10/17 13:43, , 5F
推!感謝分享耶!
10/17 13:43, 5F
文章代碼(AID): #1L_dC8VN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