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 EPFL, MPI PhD (MSE 材料科學 領域)

看板studyabroad作者 (...)時間12年前 (2012/04/27 17:36), 編輯推噓17(1700)
留言17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這裡潛水很久,也獲得了很多有用的資訊。 很開心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雖然不一定是那麼的光鮮亮麗, 但就像版主號召的,或許我的一些經驗可以幫助到一些人, 就像這裡的許多文章,曾經並持續的幫助我一樣:) ============================================================= 研究領域: 電子材料/固態物理領域 Admission: EPFL PhD (program: EDMX) (~3000 CHF/month for 4 years) MPI PhD (program: IMPRS-nanostructure physics PhD) (~1000 EUR/month for 3 years 逐年加薪) Reje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EE (2/22) IMPRS-Advanced Materials (2/22) UW-Madison MSE (3/6)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3/14) Brown University MSE (3/15) U Penn MSE (4/5) Cornell Universiy ECE (4/19) U Maryland MSE (4/21) U Michigan MSE (4/27) Pending: USC MSE Boston U MSE ----------------------------------------------------- Decision:EPFL-EDMX ----------------------------------------------------- Background (GPA): 台大材料系 學士 (2004~2008) (84.1/100 ; 3.77/4.0) 台大光電所 碩士 (2008~2010) (91.1/100 ; 4.00/4.0) 中華民國通資電少尉 (2010) 中研院助理 (2011~) Test Score: TOEFL 89 (2010 Jul.) 101 (2010 Oct.) GRE V350/800 Q780/800 AWA 4.0 (2007 Jun.) (大三以為要改制 傻傻被騙去考...) V510/800 Q800/800 AWA 3.5 (2010 Jun.) Publications: first author x 2 (IEEE EDL;Opt. Express) second author x 1 conference x n (oral and poster) Honors/Awards: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青年論文獎 第三名 (2010) 國科會大專生專題計畫 微結構競賽 奈米創意競賽 國科會候鳥計畫 (這些小獎我想只是充版面,看起來比較威,真正對申請應該幫助不大) Recommendation: 專題老師x1 碩班老闆x1 現任老闆(凝態中心)x1 ======================================================================== 以下心得 ======================================================================== 2011申請 我在去年當兵時已經申請過一次了,十幾間學校最後上了UCSD MSE (PhD) 雖然也不錯,但是因為沒給獎學金,我個人不想在那麼漂亮的地方念書,卻每天 還要煩惱錢的事情,所以最後並沒有去唸。當然許多人的作法會是先進去就讀 在一個學期內找到RA... 但總之我總覺得念博士算是一份工作,既然是工作就 要讓我餓不死,所以最後還是沒去唸了。 但因為第一次申請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心裡只想著加州的陽光和海灘,所以UC系列 幾乎全都投遍了,事後想想如果我要以獎學金為前提,這真是很糟糕的選校策略, 因為加州是有名的沒錢的(吧?) 當然我今年聽到或許有些基礎學科很缺TA,所以國 際學生還是有機會,但我想這對MSE或EE並不一定適用。不過寫到這,我好像還沒 聽過哪個在美國的同學說自己學校資金充裕的就是了... 當兵時申請學校的確比較辛苦,但幸好我語言考試已經都處理完了。甚至還在分科 訓的時候再補了一次托福,然後複查時終於破百。可是那段時間變成是休假就要開 電腦上網填資料,也還記得大家在背單戰詞的時候自己還要想SOP...會蠻累的。不 過這可能也是讓自己抽離軍中生活的一種方法,有一個模糊的夢想掛在那邊,你就 像機器一樣制式化的朝著前進,也是個策略。而且當初99-1預官新訓,也總會遇 到些也要出國的,互相交流的感覺也很有幫助。 2012申請 今年申請在選校上比較務實,真的選了一些backup的學校,並且以那種有獎學金的 為主(這資訊不難在版上查到,例如Ivy系列都會比較肯給),但這樣好像也沒效, 因為會發獎學金,相對名額當然也少(如Caltech),而且現在養國際學生越來越貴, 如果像Stanford一樣給你錢進去參加資格考生存遊戲,那也蠻恐怖的,所以這種事 你包括學校規模(例如UIUC可能收的學生就相對多,Northwestern MSE可能大概一年 就頂多一個台灣人)等等,都要全盤去考量。 說得很雜,但我覺得結論還是:人算不如天算,你永遠還是不會知道的!今年在美國 的申請上機關算盡,結果現在好像又要全滅了...XD 然後偷婊一下Princeton EE,去年還有waitlist,今年以為我的資歷更完整了,結果 反而還被拒絕了兩次(一封是department,一封是graduate school...),舉這例子就 是說...你怎麼算計可能都不一定有用的啦! 所以我只能把我的出發點分享一下,或許也是告訴大家不用把太多時間花在這種地方:) -------------------------------------------------------------------- 考試準備 不管是托福或GRE,我的成績並沒有很亮眼,所以也不必說什麼準備的方式了。只是對 我來說,我覺得語言只會是一個門檻,決定你第一關是不是被秘書把資料丟到垃圾桶。 對於歐洲的學校,他們應該也不太吃老美的這套,反而比較相信on-site interview吧, 所以我想考越高分,只能表示說你可以選擇的學校變多了(因為確實有些學校要求100分 以上的門檻,UCB那種雖然門檻很低,但是我相信會有隱形的門檻存在的,如果六七十 分的托福成績可以申請上top ten,那麼我會對你其他的表現感到非常非常的好奇...) transcript 成績我個人認為是很重要的,即使已經是碩士畢業,還是非常重要。當然這不是代表 GPA小數點第二位差個零點一你就要哭,而是說老師們理所當然會看過你修過哪些課, 還有你在那些課程的表現。除非你發了Nature或Science,不然最直接了解你學術背景 的方式,當然就是你的成績。況且世界上研究的主題那麼多,你也不知道你現在在做的 或有興趣的,人家懂不懂。所以反而從你的學業表現,可以觀察出你未來學習的潛力, 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去年有機會被U Michigan 的老師phone-interview 就有問我其他學校是申請MSE還是EE ,我想這也間接代表他們還是會看你的背景的。像我這種大學MSE,研究所是光電(假EE) 好像就有點尷尬,所以可能要在SOP上動點腦筋...才會讓人覺得你的求學有一致性吧! SOP 這個自傳當然重要啦,不過我好像沒什麼資格教大家寫,因為美國全滅的狀況下,有可 能是SOP出了問題... 我也比較想把我的分享經驗放重點在大家比較少接觸的歐洲部分, 所以就不多說了。唯一的建議是,比如說申請歐洲的話,我最後也有加了一段說為什麼 選擇歐洲求學(其實是因為錢比較有保障,而且感覺比較好玩啦...),至於理由自己喇 一喇就好了,比如說我覺得美國有許多實驗室可能擅長於創造hot topic追求IF,然後有 些實驗室用posdoc大軍來打仗...這些我都比較不喜歡,所以我比較喜歡歐洲小而美的 風氣...等等的。雖然說不能一竿子把老美給打翻,但反正SOP嘛,總之記得包裝一下就 對了。 CV CV往往是老師看到你的資料的時候第一個會看的東西,我會覺得就像是你這個人的濃縮 版本,從裡面一眼看出你有多大支。我想另一個重點就是Research interest,至少許 多老師面試的第二題通常都想知道你的研究興趣...所以在CV上清楚的表達,我覺得也是 不錯的方式(或是要在SOP中highlight)。喔...面試第一題通常都是喇賽閒聊,你聽不 聽得清楚阿...之類的。 另外我對於歐洲和美國分別做了兩份CV,歐洲有特別設計,還有附上笑得很燦爛的照片, 比較有賣相。不過我知道有些正式的申請會希望你乖乖用word列出文字,所以美國的方面 我都是投純文字版的。至於私下聯絡教授的話,我個人就偏好投豪華版,就想說賭賭看 有沒有教授正好看對眼的。這就有點像我們找實驗室網頁,第一個都會點People看看大家 笑的開不開心,我想也有老師會想看人的照片,或是生動一點的CV吧?純猜測! Publication 很幸運的在碩士班有一篇第一作者,第二篇也在申請期間被接受了,雖然可能有點晚, 沒有什麼幫助。至於研討會的poster和oral經驗,也都寫進了SOP,期望營造自己是有 即戰力的。不過我想有沒有著作也是機運,或是和實驗室的風氣有關,像就內容來看, 其實我並不覺得這些研究有什麼特別厲害的地方。參加了好幾個研討會,題目都差不多, 純粹只是實驗室風氣如此而已,沒什麼好驕傲的。但總之若是有老師注意到你能夠有系 統的做研究並且做學術上的發表,那麼這是可以彌補其他不足的地方的。 以下為歐洲申請的一些經驗 ============================================================================ 我認為歐洲和美國的PhD最大不同,是歐洲比較像是應徵一份工作。有些甚至是open position都開好了,也就是說他的缺可能都是跟著計畫的。因此有很多所謂三年的PhD (不只是英國),你拿的錢就是計畫的錢,你完成工作然後送你一個學位,當然也不必 作TA等雜事,有些學校也不必為了資格考,修一大堆和自己研究完全不相干的課程。 當然也就會有人質疑這樣訓練的扎實度,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本來自己就要對自 己的選擇有所評斷,這也是申請PhD的同時很重要的學習吧。一但我選擇了歐洲,我就 想要去證明三四年的訓練也是可以很扎實,然後做好研究的!(誰叫美國花了我那麼多 錢申請還有準備考試,最後只跟你說祝你未來研究順利...) 因此歐洲的申請還蠻適合那些立定志向,或是已經有碩士學位的人,而如果能夠直接 的跟實驗室聯繫,那絕對是最好的,因為有些學校甚至是你必須找到指導老師,才能 申請這個program,這和美國有些學校甚至不希望你聯絡老師,是很不一樣的。 而歐洲的申請,往往會有on-site interview的程序,這又跟美國不太一樣,因為他是 完全包機票和住宿的(有的甚至給你吃飯錢...)。至少在MSE/EE這個領域,我是沒聽說 國際學生會被美國免費邀請去參加生死鬥的。 我總共申請了EPFL(瑞士),IMPRS-nanostructure physics和IMPRS-advanced materials (德國),其中前兩間拿到了interview的機會,下面還是分別敘述比較清楚,也提供想申 請的人一些參考! --------------------------------------------------------------------------- EPFL (瑞士洛桑理工) 我是申請EDMX也就是材料系的PhD,我是先在二月中接到老師的來信要求phone interview 約兩個禮拜後確定可以再直接去瑞士on-site interview,然後準備30分鐘的報告。 interview的問題,不外乎你求學的動機,畢業後要幹嘛,研究興趣...等等。 另外也都有問為什麼會選擇他們這一間學校,或是選擇歐洲呢? 這間學校(至少這個系)是會先挑出有資格的人,但是這些人雖然名義上錄取了,卻不能註 冊...為什麼呢?因為你未來四年的薪水保障,是實驗室給的。儘管瑞士物價超貴,但是薪 水會讓你不愁吃穿就是囉!但也因此你就必須要找到你的advisor,願意付你未來四年的錢 。所以要去這邊也是機緣吧,你有興趣的老師人家不一定有缺,而我問到所謂的缺,都是 單數...比較沒有像美國那種posdoc大軍團,實驗室的規模可能十個人左右就算多了。 不過對於這間學校我所知也不多,因為所有資訊我也是在這板上的少數幾篇文章中知道的 ,我孤陋寡聞,EPFL的確是我今年申請,自己亂查才知道有的學校。如果有人對於她有更 多了解...歡迎跟我說...因為我也蠻想知道的@@ Max Planck (馬普所,德國) IMPRS-nanostructure physics Max Planck是德國很有名的研究機構,有許多的分支(program),中文個人覺得很難聽, 但就把他想成是中研院就是了,也比較偏向基礎研究。唸他們的博士班其實像是應徵 計畫的執行人,計畫期滿執行完之後,送你一個PhD學位。不過不同的單位,就可能跟不 同的學校合掛,比如說這間是跟馬丁路德大學一起的,所以你畢業證書就是馬丁路德大 學,後面再註明是Max Planck。總之就是TIGP德國版啦。 而這一間學校當初申請時就有列出許多available positions,都是不同的project,你可 以勾選very interest或是some interest。而之後如果他們覺得你夠資格,會在四月底有 個selection workshop,做最後的配對或是淘汰。不過我很不能理解的是這些學校辦那麼 晚,都不怕美國的4/15大限或其他學校搶走他們的學生嗎?還是說他們不甩美國的遊戲規 則 呢?但總之我想很多申請者都會面臨,必須先決定要不要去唸其他學校的這種難題。 另外從一些小地方可以看到德國做事的風格,像是他們會要你提供你要出國的機場名字, 就直接幫你訂機票和安排飯店,行程。基本上就是兩天workshop前後各再多一天,你也 不能因為觀光的理由去延期,因為你的目的就是interview。不過倒也不必美化他們的作 風,畢竟預算也有限吧,本來就不能讓你大爺逛大街。 這間面試的過程我就不詳細寫了,只是真的有參加實境秀的感覺...因為最後結果是 Director站在前面對著所有參賽者,一個個念出錄取的名字,超刺激的!今年除了我也有 另一個台灣學生上了,不過我就不會去這間唸就是了。 ======================================================================== 廢話現在才開始 -------- 其實我的申請故事不會是一個追求夢想最後終於要出國留學的勵志故事,而是一個每天都 會質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這麼想要出國,對於未來充滿問號的人。我沒有那麼厲害可以想出 辦法拯救世界,應該也會陷入和reviewer打勝仗就很開心的學術漩渦中吧~哈哈。然後因 為在歐洲,可能也會苦惱聖誕節要去德國還是法國玩...XD 原本以為先唸個碩士再想清楚,但是完全沒有。原本以為當個兵的時候好好想想,還是沒 得到答案。在這將近一年的助理時間裡面...廢話當然也沒有!不過我還是照樣準備了該申 請的資料,就怕到時想通了,什麼都沒準備就來不及了。 我想很多事都不會有答案吧,就是走下去,就算好像是被時間推著走的。因為我待在家裡 或在台北太久太久了,一直很想把自己丟出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生存,然後二三十年後 ,會覺得這段求學時間不管好的壞的,都會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或許你說說的難聽一點 ,就是我要減少一點在竹科老死的過程...如果這樣子講我也沒辦法反駁啦...所以換句話 說就是因為念書做研究還可以,所以就繼續利用這條路拓展自己的人生。或許有時候用刪 去法前進,也是一種選擇吧...總有一天給我刪到對的路。 我的人生不一定想要飛那麼高那麼遠,可是我也一直想要知道自己能飛的多高多遠,那 想一想也就只能趁著年輕,還有學習力能夠讀點書做點實驗的年紀去試一試了,反正時間 拉長,很多東西總是會慢慢有答案的。 不管如何,我對這次的申請結果已經相當滿意了,而我相信一個人的申請絕對是有很多人 背後幫忙的,不然應該也走不完這條漫長的路。就算是哪個人無心的哪句話(或是推文... XD),說不定都不知不覺影響著我的思考。謝謝那些陪在我身邊的人,或是關心過我申請 的朋友,還有那些關心我的老師。很多感謝但也只有言盡於此,我也不是得了諾貝爾獎還 是奧斯卡獎那麼厲害,因為我只不過是有了一個舞台有了表演的機會,戲接下來還是得我 自己演。 不過有了你們,我會比較不怕:) -------------------------------- 最後祝那些有夢的人可以實現夢想 那些徬徨的人最終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 btw 我有一些書 "七次憲法Q&A" "留學書信DIY" <--個人覺得沒用 有興趣的人可以免費跟我拿 可能得以台大附近為主 因為我不想走那麼遠面交 送出去我再刪掉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113.43

04/27 18:05, , 1F
恭喜~~
04/27 18:05, 1F

04/27 18:57, , 2F
nice!
04/27 18:57, 2F

04/27 20:13, , 3F
推威猛學長
04/27 20:13, 3F

04/27 22:20, , 4F
恭喜~
04/27 22:20, 4F

04/27 23:35, , 5F
恭喜~~
04/27 23:35, 5F

04/28 00:01, , 6F
恭喜恭喜! 請問是研究材料的什麼領域呢?
04/28 00:01, 6F
※ 編輯: heypond 來自: 218.166.198.251 (04/28 00:52)

04/28 10:39, , 7F
哈哈哈 最後一段話很有趣 恭喜!
04/28 10:39, 7F

04/28 14:02, , 8F
恭喜
04/28 14:02, 8F

04/28 14:54, , 9F
碩班兩篇EDL.........
04/28 14:54, 9F

04/29 00:33, , 10F
恭喜:)
04/29 00:33, 10F

04/30 05:19, , 11F
恭喜黑胖!!!
04/30 05:19, 11F

05/02 13:34, , 12F
很棒的分享文 恭喜!
05/02 13:34, 12F

05/06 16:52, , 13F
恭喜WEGO~
05/06 16:52, 13F

10/16 22:39, , 14F
恭喜學長
10/16 22:39, 14F

07/25 12:27, , 15F
congratssssssss
07/25 12:27, 15F

08/08 17:46, , 16F
恭喜!!!!
08/08 17:46, 16F

05/09 23:40, , 17F
Congrats!
05/09 23:40, 17F
文章代碼(AID): #1FccYnXf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