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華裔女生 為何留學變流血?

看板studyabroad作者 (天神使者)時間13年前 (2011/06/05 20:05), 編輯推噓11(11012)
留言23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報記者/韓傑 今年4月15日上午,加拿大多倫多警方接到報案,趕到約克大學附近的一個獨立屋的地下 室,發現一具亞裔女屍。警方說,死者遇害約十個小時,即凶殺案發生於前日夜間。後來 證實,死者是來自北京的23歲的柳姓留學生,死前就讀於約克大學語言學習班。 媒體報導,警方很快鎖定兇嫌為死者的白人鄰居迪克森(Brian Dickson)。迪克森是多 倫多市著名免費約會網站「多魚」(Plenty of Fish)常客。一名自稱是迪克森高中同班 同學的女士向記者透露,她曾經在該網站上碰到過迪克森,發現「他對亞裔女性特別偏愛 」。迪克森曾經在2006年1月被多倫多警方控以性侵,但四個月後因證據不足而撤銷控罪 。受害時,死者與北京友人正在視頻,友人從視頻中看到一名白人進到屋內,接著視頻中 斷。有人推測,柳姓學生夜間沒有鎖好門,給疑犯提供可乘之機。 暴力犯罪 三大因素 近年華人女留學生在世界各地遇害的案件,時常出現在媒體。紐約江傑刑事司法學院(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刑事司法學教授宋弘恩博士接受世界周刊記者 採訪時說,華人女留學生有容易成為暴力犯罪對象的特點,但尚未有人對此進行研究。他 指出,暴力犯罪通常有三個因素:一、有動機的加害者;二、出現容易攻擊的目標;三、 保護者的缺失。「這三種因素時空交錯出現,就容易發生暴力犯罪,但綜合來說,女留學 生被害案件都具有這些因素」。 該刑事司法學院的社會學教授李安娜博士,分析過十幾個華裔女留學生在國外被害的案例 。她指出,殺害這些女生的動機有以下幾類:金錢、氣憤和強姦。而一些女生被殺與其生 活方式有關。她嘆道,這一代華裔留學生很多是大陸一胎化政策下的獨生子女,自小被呵 護習慣,完全不了解社會的陰暗和危險性。「她們單純、天真,容易相信別人」。她建議 ,女留學生不要炫耀財富,不要和剛認識的人外出,不要夜間一個人走黑路,選擇室友一 定要小心。 慘案頻傳 觸目驚心 隨著中國大陸留學潮一浪高過一浪,大批的中國年輕學子出國留學。但令人遺憾的是,人 們常見報章上有女留學生被害的消息,這些凶殺案有的被媒體報導,有的沒有被媒體提及 。有的兇手已經伏法,但有的兇手仍然逍遙法外。 紐約華人記憶猶新的是2010年5月16日發生在法拉盛的女留學生姚宇的遇害。當晚上9時許 ,來自黑龍江的23歲女生姚宇正在返回住處,遭到醉酒的西語裔兇嫌克魯斯(Carlos Cruz)姦殺。等到姚宇被人發現送醫數天後不治,克魯斯被判入獄22年至終身監禁。 2009年1月21日,維吉尼亞理工學院中國女留學生楊欣(音譯)被中國男留學生朱海洋殺 害。出生於1987年的楊欣來自北京,1月8日到達美國,在該校學習會計學。寧波籍的朱海 洋去機場接回楊欣,並幫助楊找房子。開學前,楊欣曾經借宿朱海洋的公寓。27日晚上7 時左右,朱海洋和楊欣一同在餐廳喝咖啡,朱突然用菜刀將楊的頭顱割下。當警方趕到時 ,朱海洋手中提著楊欣的頭顱。檢察官稱,朱的殺人動機是楊拒絕朱的追求。 2008年9月2日,北京女留學生田園在位於加拿大北約克的寓所內遇刺身亡。警方接到其男 友報案後抵達其寓所,發現田園雙手被捆綁在後,倒臥在血泊之中。多倫多市警方後來懸 紅5萬加元捉拿兇手,接獲多條有價值的線索。幾年來,警方先後查問50多個人,包括田 園男友與找其租屋的七人,但排除他們作案的可能性。目前,警方正在尋找於案發當日打 電話給田園的一名可疑人,此人曾看到過田園的租屋廣告,並與死者聯繫,而就在同一天 ,田園遇害。 2010年6月1日,紐西蘭奧克蘭警方發現失蹤兩周的18歲的中國女留學生李嘉儀(音譯)的 屍體。李躺在自己紅色轎車的行李箱內,渾身是血。涉嫌殺害李的兩名來自中國的男留學 生已被拘捕,其年齡分別為18歲和20歲。兩名嫌犯從奧克蘭的兩個自動提款機上提取受害 人銀行卡上的現金,被控「持刀搶劫、謀殺及企圖盜用他人文件」。李的一名友人稱,李 喜歡參加聚會,也喜歡和剛認識的人一起出去玩。「她抱怨留學生活很無聊,因此常約網 友見面」。 2008年10月26日晚間,在澳洲雪梨的18歲的女留學生魏了在自己的寓所內遭歹徒性侵後, 為躲避歹徒攻擊而墜樓身亡。10月29日晚間,澳洲警方已將罪犯緝拿歸案。罪犯是一名叫 戴維(Dennison Brendon David)的澳洲男子。他在這個公寓內性侵四名女留學生,其中 三名來自中國,一名來自南韓。有兩名女生事發後不知去向。 2008年8月,英國紐卡斯爾市警方在市內一個寓所中發現一對被害情侶,男生是來自中國 大連的楊振興,女生周茜是湖南懷化人,兩人都是紐卡斯爾大學畢業生,均為25歲。兩人 當時分別倒在兩個房間的床上,頭部均受重創。警方稱,楊振興死於大量出血,周茜可能 死於窒息。警方在現場沒有發現凶器,判斷凶器是一把刀和一件鋒利工具。此案尚未破獲 。 2009年10月17日下午,日本同志社大學職員去該校女留學生許今蓮宿舍,發現許在床上已 經死亡。案發後,其同居男友王福洲失蹤,成警方懷疑對象。許今蓮時年24歲,比王福洲 大一歲,兩人是同鄉,於一年前來到日本。許讀的學校是位於京都的私立大學,而王在大 阪一所語言學校學習。19日上午8時許,警方捕獲王福洲。王供稱,「許今蓮說我偷了她 的錢,惱怒之下才將許掐死」。 2010年12月底,一名陳姓中國女留學生在韓國大田住處被害。這名24歲的留學生來自遼寧 ,遇害前在培才大學讀書。韓國警方稱,被害人居住的是被稱為「考試院」的廉價旅館, 而嫌犯是住在同一旅館的無業人員。23人凌晨,嫌犯在酒後入室企圖對該女生實施強姦, 遭到反抗後,用事先準備好的刀子將女生殺害。警方接到報警後立即出動,在事發地附近 將犯罪嫌疑人拘捕。 華女特性 常成目標 李安娜仔細研讀這些案件的新聞報導後指出,女生被殺主要和交男友、搶錢、強姦及隨後 殺人等有關,這種情況在美國女生中也有。但是,華裔女生又有自己的特點。從這些案例 中,可以總結出這些女生被害的幾種情況。 某些殺人者和被殺者有一定的關係。例如,有的兇手是受害女生的男友或者是追求者,警 察破案也是先從熟人找起。有的女生室友搬走,為了省錢,就把空房子租給不認識的男性 。某些疑犯看到這些女留學生有錢、英語不好無法報警,就大膽搶劫甚至犯下其他暴行。 在外國人眼裡,華人女孩的形象是溫柔和聽話,因此,他們認為對華人女生打劫和性侵比 較容易和安全。如果華人女生受侵犯後反抗,他們就不理解,繼而生氣、行凶殺人。 許多外國人認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快,有錢人很多,能夠出國留學的人家裡一定有錢。 一些華人女生喜歡炫耀和露富。「他們的生活方式使得她們成為犯罪的目標」。而且,這 個年齡段的女留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受到父母的保護,出國後不知道如何保護 自己。 有的女生隨便在網上交友,根本不知道社會的凶險,不知道許多壞人在司機而動。有的華 人女生警惕性很差,容易相信別人,甚至和剛認識的人出去玩。她表示,行凶者多半很衝 動,本來只是想拿錢,遭到反抗後變成殺人。 醉酒行凶過度傷害 李安娜說,醉酒是犯罪的因素之一。喝醉後,大腦不能控制自己,「如果高興,醉酒後更 高興;生氣後更生氣,酒精可能使人更加暴力」。殺害姚宇的兇手「過度地傷害」( overkill)受害人,攻擊超過致人死地的必要,並持鐵管進行強姦。她認為,此人曾經在 華人超市打工十多年,一定很辛苦。「雖然他嘴上沒有說,內心肯定很痛苦」。從報導上 看,兇手不是故意挑選受害對象,而是不巧碰上了。 她指出,由於近年來美的中國人比較有錢,也讓有些美國人反感。有的華人表現出傲慢, 讓美國人不舒服。華人多半比較安靜,見人不喜打招呼,也不笑,被美國人誤認為不友善 。「他們因不了解美國文化,成為美國人的攻擊目標」。 西方男人總認為「東方女人很神秘,對東方女人抱有性幻想」。東方女人的形象是,溫柔 聽話,很吸引人,說話甜,不會反抗,從來不講「不」字。而白人女性的模式是比較開放 ,勇於說不。所以,一旦東方女性拒絕搶劫和強姦,出乎施暴者的預料,施暴者就會憤怒 ,變得無法控制。 她的研究發現,喜歡玩耍的女生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他們喜歡刺激、新奇的東西,就 會到某些地方,比較容易遇到施暴的人」。有的人等在那裡獵豔。例如,她們喜歡轟趴、 夜店,就會引起這些人的注意。「如果暴露出有錢的跡象,更容易成為被搶劫的目標」。 她說,有些美國人看亞裔不順眼,認為亞裔搶了他們的飯碗。目前,她正在做「美國人怎 樣看待亞裔」的研究,已經收集到幾十份資料。從現有的資料看,「很多人不喜歡亞裔老 闆」。他們認為,亞洲人只是一個機器人,比較聽話,可為我工作,是廉價勞工,但不能 做領袖。過去許多年,亞裔人在美國著名大學裡學習很出色,但是很少人成為領導,「你 的位置已經固定在一定的階層了」。她說,因為白人眼中對東方人有個固定的模式,如東 方人聽話。「如果你的做法和我想像的不一樣,我就會對你不客氣」。 少數族裔 難獲重視 李安娜認為,華裔女留學生被殺至今沒有人做過進一步研究,因為英文媒體很少報導這類 案件。她說,她每天閱讀「紐約時報」,但是很少看到這類消息,「只能從中文媒體了解 」。 她認為,主流媒體對白人群體比較關注。她舉例說,1989 年4月22日,一名白人女分析師 在中央公園慢跑,被幾名黑人強姦,消息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如果一名少數 族裔殺死白人,就會成為大案子」。少數族裔受到主流媒體關注要有一定的條件。「假設 法拉盛的受害人是位哥倫比亞大學的女生,可能就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例如,2009 年耶魯大學的越裔女學生被實驗室的一名實驗員殺死,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就是一例。 紐約長大的華裔女孩李米雪2008年從江傑刑事司法學院畢業後,加入紐約市警察局犯罪現 場組,負責犯罪證物的檢驗。2009年4月27日,芳齡24歲的李米雪被合租女室友發現「赤 身裸體橫屍床上,咽喉上插了一把尖刀,頸部被電線緊緊勒著」。警方發現其愛爾蘭裔男 友麥格克(Gary McGurk)為兇手,兇手被判入獄29年至37年。「主流媒體對此案報導很 多,因為死者是紐約市警察局的工作人員」。她說,在紐約市布碌崙的某些社區,凶殺案 很多,但是主流媒體很少報導。 宋弘恩認為,美國沒有人對中國女留學的遇害進行過研究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他認為,盡 管人們看到一些華裔女生受害的案例,但是和美國其他的族裔的凶殺案相比,比例還是比 較低。他說,由於樣本少,取樣也很難。 亞裔受害 比較特殊 宋弘恩說,美國司法部司法統計局2009年3月發表一份特別報告,題目是「亞裔、土著夏 威夷人和太平洋島國人的犯罪受害人」,「這個報告是根據2002年至2006年的統計資料做 出的,比較可靠」。 他說,這個報告不是警察的報告,而是司法部對受害人的調查結果。在暴力犯罪的受害人 中,印第安人的比例最高,1000人中有56.4個,其次為非洲裔29.1個、西語裔24.1個、白 人22.6個,而1000個亞裔中僅有10.6個受害人,說明亞裔的比例最低。資料還顯示,其他 族裔中的犯罪率因住在貧窮社區和富裕社區而不同,貧窮社區高,富裕社區低,但是亞裔 沒有這種區別。 調查發現,亞裔受害人的比例與是否認識加害人有關,「亞裔容易受到陌生人的攻擊」。 在非亞裔的男性中,受到陌生人攻擊的受害人占59.4%,而受到陌生人攻擊的亞裔男性受 害人占77%。在非亞裔的女性受害人中,受到陌生人攻擊的占33.8%,而亞裔女性中,受到 陌生人攻擊的占51.5%。「這說明亞裔的人際關係還是安全的」。 他說,在亞裔受害人當中,男性的比例超過女性。在1000個亞裔男性中,受害人有13個; 而在1000個女性中,受害人僅有8.4個。從年齡段說,受害比例最高的是12歲至24 歲的年 齡段的人,34歲以後,受害率下降。「已婚者受害率最低,而單身者高出很多」。 落單女性 易遭攻擊 宋弘恩說,從暴力犯罪的三因素來說,「落單比較危險」,容易受到攻擊。而且,女性比 較脆弱,落單就更加危險。從環境上說,「晚上比白天要危險」。中國古語說,「月黑殺 人夜,風高放火天」,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他曾經遇到新澤西州的一個暴力犯罪案件。受害人是一名華裔,加害人是一名西語裔的非 法移民。他說,這些人大多數不是罪犯,而是經濟移民,以男性為主,常年單身,有性的 需求。調查顯示,喝酒的人受害的機率增加,「有的女孩子參加聚會,容易受到攻擊」。 「因此,喝酒後不要落單」。而亞裔受害人的攻擊者四分之一是醉酒者。 他說,華裔女留學生都是第一代移民中的年輕女性,首次來到一個陌生國家,需要自尊和 自信,總是「希望有個男友在旁邊肯定和保護自己」。但是,這樣做代價太高:一是交友 需要很多時間,二是可能會發生違背自己意願的性行為。 男友施暴 勇敢說不 宋弘恩說,從亞裔女性的受害機率來說,一半的加害人是陌生人,另外一半為熟人,其中 包括男友。他認為,一般女生與男友交往一段後就會知道,男友是否有暴力傾向。「如果 有暴力傾向,女孩就要勇於說不」。 在這些華裔女生被殺的案例中,有的女生被自己的華裔男友殺害。他說,有人對凶殺案做 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一般暴力案件中,多數加害人出生於貧窮家庭,非洲裔較多; 在高中大規模的殺人案件中,白人中產階級的孩子較多;而「在大學裡大規模殺人者多為 亞裔男生」。 他說,這些亞裔男性在大學裡比較孤僻,朋友少,喜歡鑽牛角尖。最典型的案例是1990年 代發生的中國留學生盧剛殺人案。「他殺死幾位教授和同學,引起美國社會的震驚」。類 似的案例還有幾個。 研究發現,在大學學習中,男留學生健康的社交非常重要,他們需要享受到「愛與被愛」 。這樣,他們才能夠做到受到挫折時不去傷害別人。對女留學生來說,如果男友比較孤僻 ,喜歡鑽牛角尖,有暴力傾向,一定要小心。「一定不要冒著犧牲自己生命的危險來取得 男友的陪伴和肯定」。 小心謹慎 自我保護 李安娜表示,這一代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她們讀書很好,但是社會經驗不 足,從未想過別人會害自己。她們孤身一人在外,既要克服環境、學業的壓力,又要預防 和避免潛在的危險,故要比其他人更要謹慎行事。她的建議如下。 平時要小心,不要大手大腳花錢,不要與陌生人外出,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和背景告訴 別人。多交美國朋友,了解美國文化,保護自己的隱私。保持低調,不要炫耀。不要相信 網路上的朋友,因為不知道他們的底細。女生找室友,要更加小心。 宋弘恩說,女留學生避免被傷害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減少加害人是方法之一。受害人和加 害人是以年輕人為主的人群。女留學生是脆弱的一群,比較孤單,語言不通,人際關係很 少,遇到危險度高的人不知如何處理。因此,「要學會用非暴力的方式解決爭端,減少被 害的機率,不要容忍不尊重自己的行為」。 他認為,留學生應該生活多元,「多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多與朋友交往。住的地方要 注意安全,如果因為經濟的壓力而不得不住在偏僻的地區或者危險的地區,更要提高警惕 ,要隨時隨地關門。如果有這類問題,應該向學校的外國學生顧問諮詢。 紐約市警察局提出的「個人安全技巧」包括許多方面,其中「聰明走路」和「安全在家」 值得女留學生參考。聰明走路包括:走在有人和有光的街道上。「如果你懷疑被跟蹤,離 開冷清的街道,走向有人或開門的商店附近」。如果你在走路,而駕車者騷擾你,就往相 反的方向走。「如果仍然被跟蹤,找個安全的地方,然後大聲呼救」。 安全在家的內容有:在開門前準備好鑰匙。保證家門口有光線。「進到房間後,要隨手把 門鎖上,特別是當陌生人走近時」。要讓訪問者和送貨人使用門鈴。如果姓名必須放在外 邊,僅寫姓,不要留名。如果陌生人要求使用電話,一定把門鎖上,告訴他們你為他們打 電話。「如果遇到打劫,打九一一電話」。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13649770 --    【 日本七帝國大學(舊制) 】  National Seven Universitie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9D%E5%9B%BD%E5%A4%A7%E5%AD%A6    東京大學    京都大學  首爾國立大學(殖民地)   東北大學  九州大學    北海道大學 大阪大學  名古屋大學   國立台灣大學(殖民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0.33.85.230

06/05 20:30, , 1F
好長一篇文...我END了 (喵簽名檔以為是Q大...
06/05 20:30, 1F

06/05 21:01, , 2F
好可怕...
06/05 21:01, 2F

06/05 21:16, , 3F
以前在念書時 住我正下方從敵國來的女同志 沒有危機感
06/05 21:16, 3F

06/05 21:18, , 4F
當天萬聖節 歹徒戴著面具敲門 她大概以為是Trick or Treat
06/05 21:18, 4F

06/05 21:20, , 5F
就打開大門 這一開不得了 歹徒pistol就亮出來了
06/05 21:20, 5F

06/05 21:21, , 6F
接下來共匪就被長槍打了 後來就再也沒看過這女同志了
06/05 21:21, 6F

06/05 21:24, , 7F
以前待在紐約時也是常有留學生出事 只能說該有的警覺心不可少
06/05 21:24, 7F

06/05 21:26, , 8F
外國不是天堂 外來者(特別亞裔給人就是很弱的感覺)本就該小心
06/05 21:26, 8F

06/05 21:52, , 9F
慎選室友…但租之前不是都不認識嗎?怎麼選?看完覺可怕
06/05 21:52, 9F

06/06 00:55, , 10F
我們學校的警察也有講,亞洲女生特別容易被攻擊。
06/06 00:55, 10F

06/06 00:55, , 11F
後來他們發現,亞洲女生晚上走路都只看地上,完全沒有
06/06 00:55, 11F

06/06 00:55, , 12F
警覺性。
06/06 00:55, 12F

06/06 04:38, , 13F
很可怕 讓我想到我去年可怕的經驗...
06/06 04:38, 13F

06/06 06:15, , 14F
我在美國就遇到過捷運上混混騷擾 不意外, 危機意識阿
06/06 06:15, 14F

06/06 12:25, , 15F
不過有錢人還是不管的啦 一定要送出去才優
06/06 12:25, 15F

06/06 16:07, , 16F
樓上是在跳針什麼 有病嗎?
06/06 16:07, 16F

06/06 17:27, , 17F
有錢人現在都直接罵人有病的
06/06 17:27, 17F

06/06 17:27, , 18F
有些有錢的小孩真是看別人不起T_T
06/06 17:27, 18F

06/06 19:25, , 19F
內容很多評論頗中肯
06/06 19:25, 19F

06/06 20:27, , 20F
對啊對阿 出國真的百害無一利,某a你還在這個版幹嘛
06/06 20:27, 20F

06/07 00:00, , 21F
某a是想出國卻出不了國只能酸能出國的人都是靠爸媽
06/07 00:00, 21F

06/07 00:01, , 22F
腦包
06/07 00:01, 22F

06/09 11:59, , 23F
檢舉某a吧..
06/09 11:59, 23F
文章代碼(AID): #1Dwt46Jv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