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怎樣突破讀書的困境》

看板study作者 (我沒有暱稱)時間6年前 (2017/11/13 09:09),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6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書摘]《怎樣突破讀書的困境》 這是一篇不負責任的書摘,因為我只擷取我有興趣的部分。 全文可以看這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28/20/12980113_413076968.shtml 1讀書才可不被社會淘汰,可以爭取較好的前途。 2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3美好的結果是人所追求的,艱苦困難的歷程是人所逃避的。(即 是趨避衝突) 4讀書有三個目的:文化傳承,實際生活應用,充實生活。 5父母的威逼與利誘就是獎懲。 6外誘的讀書動機可由讀書目的引起,改變讀書目的或有可能間接 引起內發動機。那就是把一向以讀書為手段,以考試與升學為目的的 讀書活動,提高到讀書是為了求知和展才,求知是讀書的第一層目的, 展才是高層目的。 7讀書先要會疑。從你閱讀、聽講、與人談話時,隨時隨地都會找 到很多可疑而值得思考與研究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與你讀的書本連 系在一起,你在讀書時就不再對它望而生厭了。 8讀書本屬不可怕的中性利激,因與另種厭惡刺激(懲罰)伴隨出 現,終而也能引起恐懼反應的現像,在心理學上稱作制約學習。 9行為改變技術: 1只要接近書就受到獎勵(因接近而帶來愉快) 2只要讀書就受到獎勵(因讀書而帶來愉快) 3只要成績稍有進步就受到獎勵(稍有進步帶來愉快) 這樣做的目的是使他只重視正面行為(接近書而讀書),而忽視反 面行為(逃避書不讀書)。 10求成二字代表兩種意義:一是勝過自己,即個人希望在表現上 超越自己,現在優於過去,將來優於現在,二是勝過別人,即希望在 團體中出人頭地,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好勝心”。 11與求成動機伴隨而生的另一動機,可以稱作為“避敗動機”。 我們可以想像,當個人面對某事決定追求還是放棄的時候,顯然是受 求成動機與避敗動機交互作用的結果所支配,如前者力量大於後者, 個人在外顯行為上表現追求,如後者力量大於前者,個人將棄之而去, 如兩者力量相等,個人將猶豫不決,不肯立即采取行動。因此,個人 追求的行為表現,實際上乃是求成動機減去避敗動機後的淨 動機所產生的促動作用。換言之,我們面對重要事項決定取舍時, 都會權衡輕重,考慮利弊得失,然後才采取行動,是追求還是放棄。 12個人權衡輕重而作決定時,究竟以什麼作根據?可以說所根據 的是兩個原則:其一為個人以往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其二為對面臨問 題自估的成功可能性。 13就長期維持求成動機而言,個人對成功可能性的准確估計,是 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根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追求成功時,對 他自估成功可能性極高或極低的兩類事情,都不會盡力去追求。原因 是,在前一種情況下即使成功了,也是勝之不武,沒有成就感,沒有 榮觸感,求成動機自然不強。在後一種情況下,既然自估終將失敗, 因而避敗動機可能大於求成動機。求成動機最強促使個人追求最力時 情況,是個人自估成敗機會相近,而兩者相較,成功比失敗的可能性 稍大時。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自認成敗的後果將系於自身的“ 人為因素”,所以他將“責無旁貸”地全力以赴。 14如果將上述求成動機的原理用來解釋讀書活動,我們就可做以 下三點考慮: 第一,檢討讀書的成敗經驗,作為對以後類似活動成敗可能性估 計的根據。 第二,選擇自估成敗機會接近的活動去參加,選定之後就肯定自 己去全力以赴。 第三,參與活動之後,無論成功或失敗,均記取教訓,留作下一 次估計成敗可能的根據。只有按上述原則去傲,才能符合“失敗為成 功之母”的真正意義。 15讀書要有興趣,就必須得先讀書,由讀書的活動中才能發生興 趣,絕不是先有興趣而後讀書。有些學生不明白這個道理,常困惑地 說:“我不知道自己興趣所在,所以無法肯定該讀什麼書。”像此種 倒果為因的看法,也正是形成讀書心理障礙的一個重要原因。 16興趣和樂趣相連,但總是先有興趣而後擴大加深為樂趣。因此, 樂趣可以說是興趣的內在化。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樂之者。”好是興趣,樂是樂趣。固然,從工作或義務的觀點看, 沒有興趣仍可勉強讀書,但如期望讀書有點成就,就非得有興趣和樂 趣不可。 17明確認定讀書的目的。認定了讀書的目的,對自己的行為就比 較負責任,而且目的越明確,也就越容易評定自已的成績。達到了自 己預期的成績,自然就會滿意,興趣也隨之產生。 18讀自己能讀得通的書。 19把讀書心得表現出來。讀書能有心得是一種滿足。把讀書心得 表現出來,將更加強讀書時尋求心得的興趣。 20凡是有助於讀書效果的,叫它好習慣,凡是有礙於讀書效果的, 叫它不良習慣。 21在討論如何集中注意之前,宜先了解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引人注意的條件是什麼? 第二,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是什麼? 22心理學家早有實驗證明,人的一心不能二用,在同一時間內不 能兼做兩件並行的事。 23再就心向作用言,在個人已有心理准備的狀況下,易於對環境 中的刺激特別注意。這也就是我們一再強調讀書要有求知動機的原因。 在賽跑時,運動員對起跑槍聲特別敏感,就是明顯的心向作用,曾有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心向作用的讀書效果實驗。將能力相似的一群 大學生,以隨機的方式分為AB兩組,在同樣的時間內閱讀同樣一篇有 關生命科學的論文。實驗開始時主試告訴A組學生說,在閱讀之後將舉 行一次測驗,而且要大家注意,兩周之後再舉行第二次側驗。主試對 B組說法稍異,開始閱讀前只告訴他們讀完將舉行測驗。等到第一次測 驗完畢之後,再補行告訴他們,過兩周之後再做第二次測驗。如此設 計的目的是使A組學生為第二次洲驗多加一層心向作用。實驗結果顯示: 讀完第一次測臉的成績,兩組無分軒輊,但兩周後第二次測驗的結果, A組成績遠勝於B組。心理學家解釋,這是由於A組先有心理准備,閱讀 時加深了注意,因而影晌到兩周後的記憶。像這樣的心向作用影響讀 書效果的實驗,希望對那些讀書但求應付近期考試的同學們,能由之 領悟到一點啟示。 24單一時間內只作一件事第一件事做完再做第二件,如此可免牽 東掛西不能專心。 25手到之法有二,一是要點劃線,二是隨時筆記,兩者均須將作 者意見重組,因而需要主動思考,避免只作被動接受。 26代替法這是以良好習慣代替不良習慣的方法,也是最適當的一 種方法。此法系根據前述同一時間一心不能二用的原理,企圖在引發 舊習慣的刺激情境下,先設法引起另一種新反應(好習慣),使舊的 習慣反應受到壓抑沒有機會出現。多次練習之後,舊習慣因沒有機會 練習而逐漸淡化,新習慣慢慢因練習增多而加強,最後終使新習慣取 代了舊習慣。 27欲使代替法行之有效,須符合兩個原則:一是在原刺激情況下 不容有舊習慣出現的機會,二是使新習慣與原刺激之問的聯結得到強 化作用。 28將愛好的東西做為獎勵自己改變習慣的報酬,對新習慣的建立 也就無形中予以強化了。 29改變讀書習慣,是一種知易行難的事。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欲 期行之有效,還須注意遵守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每次只選一個習慣做重點改變。改變成功之後,再改第二 個。如此,實施起來較易成功,而且也可因成功增加自己的信心。 第二,先從最容易改變者入手。對牢不可破的老習慣,改變起來 常是虎頭蛇尾,難竟全功。與其勞而無功的中途而廢,不如暫時留置, 先從易改者入手。等到有了經驗和信心,再來對付它不遲。 第三,了解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革除不良習慣時,宜采微效漸進 策略。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自然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把它革除淨盡。 只要覺得方法行之有效,就繼續進行。讀書應如滴水穿石,切忌一暴 十寒的作風。 30讀書方法無論在形式工如何變化,要能行之有效,必須符合以 下四個心理原則。 第一,使用方便,不必花費心思去記憶方法中的名詞或步驟。 第二,能助人興起讀書的意願,自動去接近書,去讀書,並進而 因讀書而喜歡讀書。 第三,能助人維持對書本的注意力,不需靠外力逼迫即可心無旁 顧,專心讀書。 第四,能助人讀書有心得,從讀書法所建議的活動中,除獲得知 識外。在思想觀念上也得到啟發。 31題意、目的、範圍、理論、方法、要點、結論 32劃線的目的,除了對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想加強認知效果之外, 另一效用就是為以後溫習時做為喚起記憶線索之用。將來查用這段讀 過的資料時,未必有充分時間再讀全文,只瞥一下劃線就可記起概略 的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5.17.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M.1510535367.A.1B2.html

11/13 20:12, 6年前 , 1F
11/13 20:12, 1F

11/14 08:11, 6年前 , 2F
喜歡第 7 點,有疑慮是好現象。
11/14 08:11, 2F

11/19 12:25, 6年前 , 3F
11/19 12:25, 3F

11/21 13:43, 6年前 , 4F
11/21 13:43, 4F

02/13 00:14, 7年前 , 5F
02/13 00:14, 5F

03/21 18:21, 7年前 , 6F
03/21 18:21, 6F
文章代碼(AID): #1Q2F376o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