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量閱讀與發言討論的技巧

看板study作者 (你不用上課喔￾ ￾N)時間8年前 (2015/09/20 12:56),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好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大量閱讀系列最終回 http://aboaenglishstudio.blogspot.com/2015/09/part-iv.html 討論在進行大量閱讀後 如何有效地運用閱讀時所做的筆記 幫助自己言之有物的參與相關討論 關於如何做讀書筆記 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 http://aboaenglishstudio.blogspot.com/2015/08/part-iii.html 討論情境的設定,雖然是以在美國研究所的seminar為主 但主要的目標是希望分享一些方法 能將閱讀(輸入)和討論(輸出)有效率地聯結起來 我想這樣的練習和培養出來的能力 不論是使用何種語言來進行 都是一樣重要的 以下是網誌文章全文照錄 時間過得真快,這個系列也終於寫到最後一篇了 原本想在暑假結束時寫成這篇 怎知夏日時光太好,不知不覺間許多美國秋季班都已經開學了 不過UCLA是quarter制,要到九月下旬開學 所以嚴格來說我這篇文章還算是趕得上進度(擦汗) (圖為芝加哥大學Oriental Museum內一間大演講廳 從旁門轉個彎就是其展覽空間了 坐在這裡聽課,與古埃及的文物只有一牆之隔 不知當代的心思是否能因此與遠古的靈魂相通) 相信各位讀友們讀到此篇,應該對於本系列的主旨已經相當熟悉 甚至已經按表操課,將面對大量閱讀該建立的心理準備 內容揀選及筆記摘要等方法都練習了一番 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接下來的挑戰就是如何將自己閱讀所吸收的知識,發揮出來 而第一個有所發揮的機會,就是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 這邊我的討論將以教學設定將以seminar為主 seminar,中文且稱之為討論課吧 一般來說都是小班教學,強調的是老師和學生,特別是學生之間的討論 老師並不講課,而是扮演著提問和引導的角色 在這樣的設定下,上課=談話,開口說話、參與討論 就變成學習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何開口說話? 更進一步地說,如何言之有物的說話,能引用課堂閱讀的內容 回應老師的提問/發表自己對閱讀材料的見解? 關於這些問題,我想分為兩種立場來談,一個作為學生、一個是作為老師 透過兩種立場的互相對照,幫助大家稍稍掌握閱讀與發言之間的聯結 作為一個學生: 剛來美國的第一個學期,坐在討論課的教室中,心中只有一個感覺: 其實我根本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一切之於我只是模糊的印象: 老師講話很快且句型複雜 (有些老師真的是「我手寫我口,說的句子跟寫出來的一樣奧妙曲折」) 同學們則各各侃侃而談,看起來學富五車 在這樣的情況下,光是要開口說話都覺得很困難 更別說要針對閱讀內容好好發言了 經過幾週時間,稍稍微從開學的慌張中鎮定下來,開始設想應對之道 經過觀察,我發現老師一開頭的提問多半不會直接切入細節 而是從大方向出發,例如本書的主旨為何?希望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對話的對象是誰?等等綜合性質的提問 因此這時候良好的讀書筆記就可以派上用場 將閱讀時整理出來的摘要(特別是藉由「關鍵字選擇法」必較大範圍的) 轉換成發言內容即可 在開放性的提問之後,老師通常會進一步進入細節的討論 細節確實很重要,特別是對於關鍵字的理解,案例的運用等討論 都和能否正確理解閱讀材料有直接關係 針對細節問題,可以運用針對小範圍 以「一句話摘要法」作出的讀書筆記來發言 由於閱讀材料眾多,課堂討論節奏又快,未必有時間再去翻查書本 因此在做筆記時,清楚寫下關鍵的詞彙或概念 有助於在課堂上看筆記說話 當然,若能在筆記中標明書本頁數,也有助於快速翻查書本 找到原文,進行更細緻的討論 但這是又出現了下一個問題: 既然是課堂討論,若照著筆記朗讀,確實有點很奇怪嗎 這時候我的經驗是,可以觀察班上同學 選擇一兩個風格和自己性情比較相近的,模仿他們的說話的風格和句型 比如說,就不要模仿講話人來瘋,或者說起話來連珠砲的同學 一般來說國際學生剛開始發言,多半謹慎小心 所以找個講話斯理清晰的同學,從用簡單的句型開始,以紮實的筆記內容為基礎 可以漸漸培養出自己發言的風格 經過努力,就能更加完整表達複雜的想法,真正享受學術討論的樂趣 作為一個老師: 博二之後我開始當大學部大班課的助教,帶大學生的小班討論課 博五那年也有機會自己開大學部的seminar 也許是個性和求學經驗使然,只要學生在課堂上有發言企圖 我是一概歡迎,來者不拒 只有在學生發言方向有所偏離時,稍微導引一下而已 當然每個老師的個性都不同 (我也遇過覺得學生發言水準過差,掩藏不住內心不悅,喜怒形於色的老師) 但我想老師們既然已經投入時間備課與授課 對教學都有一定的投入和熱心 (特別是seminar,多半是開和自己研究興趣相關的課程,教起來是很開心的) 所以身為學生真的不必妄自菲薄, 應該將上課的機會與老師的提問,都看成自己嘗試與練習的寶貴契機 因為對不完美的寬容和鼓勵,這是教育的意義 寫了一整個暑假 終於把這個系列完成了(撒花~~開心~~) 希望這個系列對於即將要在美國開學 或者目前還在申請中,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在美國展開讀者朋友們 都能有所幫助 在吸收分享知識的路上,都能開心,有滿滿的收獲 -- 各種有趣、實用的英文學習資源、方法與經驗分享 歡迎來到我的小書齋 http://aboaenglishstudio.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5.50.179.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M.1442724994.A.519.html

09/21 05:23, , 1F
感謝aboa!在美國讀人文科覺得受用不盡!
09/21 05:23, 1F

09/22 16:12, , 2F
感謝分享!
09/22 16:12, 2F

09/22 21:37, , 3F
可惜只有記錄過程,但是沒有筆記上的內容。
09/22 21:37, 3F

09/22 21:38, , 4F
這樣子沒法學習到
09/22 21:38, 4F

09/22 21:38, , 5F
最好能夠把課堂上老師和同學間的談話錄下來,打成文字
09/22 21:38, 5F

09/22 21:38, , 6F
這樣子才知道到底談論了些什麼。
09/22 21:38, 6F

09/22 22:06, , 7F
謝謝你的分享 很受用!
09/22 22:06, 7F
文章代碼(AID): #1L_Zo2KP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