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讓自己變笨的方法?

看板study作者 (zkbai)時間12年前 (2012/07/14 20:15),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檢索功能發達的3C時代 除了為了少數的理由 1.獲得整體概念或基礎知識 2.為了某種特殊的目的 如:考試 →我相信不少人寧願以「讓自己變笨」來換得 「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這是一項值得的投資 3.樂趣或人體工學(有人是這麼說的:看書比看螢幕來得不容易累) 否則我覺得基本上 書是要用查的,而非用讀的 就像你通常不會讀字典或百科全書一樣 讀大部頭或史詩級的鉅作 我覺得要把握一個原則: To be not To have 「讀完」和「活用」是二回事 要讓書(或者應該說「文本」)更貼近自己的生活 就是要加強「文本」的「可親近性」(affinity) 以下是可能的方法: 1.建立「循環或習慣」 典型的例子是:有些教徒養成了「一天一經文」的習慣 這樣才能讓經文的教導深「植」人心 其他像運動或唸英文的習慣也大致同理。(如果運動也是文本的話) 2.建立檢索的資料庫 不用唸完「大藏經」、「四庫全書」只要你找到資料庫就可以檢索 3.建立「活化收藏、資源回收」的體系 很多人放到read it later、筆記本或加入到收藏名單的資料 (買來的書也是一樣) 就沒有再看過或再利用過了 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往往只有input而沒有output 我覺得很好的output包括了 一、任何形式的創作、寫作(強迫你重新組織資料、產出作品) 二、教學 三、分享 4.建立聯動、整合的關係鍊 如果你學習體系、文本互文的關係鍊夠緊緻的話 很容易牽一髮動全身 換言之,也容易相輔相承、相互帶動 大部份的「比較OO學」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能夠掌握這個關係鍊 那就可以增加切入某個體系(文本鍊)的機率 總之, 希望可以多聽聽還有什麼可以 「活化文本」、「貼近生活」或者解構、解讀「大部頭文本」的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9.147.253

07/15 13:55, , 1F
你的問題在哪?
07/15 13:55, 1F

07/15 21:07, , 2F
???
07/15 21:07, 2F

07/16 13:38, , 3F
問題在最後二行
07/16 13:38, 3F

07/16 16:14, , 4F
試著用書中學到的觀點去解釋週遭生活中不明白的事情
07/16 16:14, 4F

07/16 16:15, , 5F
這也算是活化文本吧?
07/16 16:15, 5F

07/18 16:36, , 6F
對文本發問,建立自己的問題意識,如果我遇到會怎麼處理?
07/18 16:36, 6F
文章代碼(AID): #1G0MBgv_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