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者的7個思考習慣

看板study作者 (jim)時間12年前 (2011/12/30 17:13),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想法決定人生」是一個不變的鐵律,成功者與一般人最大差異在於日常思考習慣不一 樣,歸納他們的思考習慣,發現成功者有以下七種思考習慣: 第一、「未來導向」的思考習慣:成功者(尤其是領導人)花很多時間思考未來,他們 共同的特徵就是擁有願景,他們可以預先看見理想的未來,並且在當下努力工作去實現 他們的願景。成功者非常清楚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以及如何去獲得想要的目標。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德華‧班菲爾德,經過五十年的研究,提出他的結論:「長期觀點 是決定個人成就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他對「長期觀點」的定義是「有能力對未來幾 年進行思考,而同時又能在現在做成決定。」 第二、「目標導向」的思考習慣:成功者大部分時間都用於思考目標以及如何達成目標 。設定目標的重要原則是「紙上思考」,就是把腦海中理想的願景,用筆寫成清楚、具 體、有完成時限、可執行的目標。目標清楚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以下是伯恩崔西所提出 目標達成的七個重要步驟: 決定你真正要什麼 把它寫下來當成你的人生目標 為目標設定完成的期限 把達成目標所必須完成的事項列一張工作清單 把清單上的所有事項,按重要性以及時間順序分別排序,做成一份行動計畫 立刻根據行動計畫的優先順序,採取行動開始執行 養成每天做的習慣,每天朝目標一點一點邁進。 第三、「卓越導向」的思考習慣:成功者通常抱持「無論選擇什麼專業領域,生活品質是 由追求卓越承諾的深度所決定」、「如果你讓自己變成專業領域中的頂尖高手,那麼沒有 任何事情能阻礙你獲得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快的升遷」等類似的想法。成功者會努力追求工 作的卓越表現,下定決心要進入前10%的專業贏者圈,他們每天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每 天進步,絕不失去前進的動能。當工作上有卓越的表現,將會提高自己的自尊、自信與 成就感,也可以獲得別人的尊敬與稱讚。就像美國作家曼帝諾說:「無論你的工作是什 麼,成功唯一的方法是在別人期望之外,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第四、「成果導向」的思考習慣:成功者會不斷地思考如何達成期待的成果,他們會花 很多時間,針對最重要的任務進行計畫與優先順序的安排。養成「成果導向」的工作習 慣,必須在開始進行任務之前,把所有工作項目列出一張清單,根據價值與優先順序組 織工作清單,選擇最重要的工作項目,專心一意地專注於完成這項工作,同時必須堅持 到底,百分之百把工作完成,才進行下一件工作。養成「成果導向」的工作習慣,你必 須經常回答以下四個問題: 我最有價值的活動是什麼? 我工作的關鍵成果領域是什麼? 哪些工作是只有我能做,而且只要我做得好,將會對公司作出重大的貢獻? 做哪些事情是最有價值的時間利用? 第五、「問題解決導向」的思考習慣:成功者不會逃避任何問題,而是思考如何解決問 題,當你思考、討論如何解決問題時,你會變得正面、樂觀,而有創意。成功者思考解 決問題時,通常會應用「簡化原則」,避免複雜化的傾向,就像西元一一四二年,英國 哲學家,威廉‧奧克漢所說:「最簡單、最直接、步驟最少的方案通常是解決問題最正 確的方案。」 第六、「成長導向」的思考習慣:成功者不斷學習各種新觀念、智慧、技術、方法與策 略,渴望吸收新的資訊,並且養成習慣把收入的3%投資於個人成長上,幫助個人成長有 三個有效的方法: 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閱讀專業領域相關的書籍。 當你開車時,聽專業相關的有聲學習教材。 參加各種有用的課程與演講。 第七、「行動導向」的思考習慣:成功者會培養工作的緊迫感,當機會出現時,快速採 取行動回應機會,維持一種快速的工作節奏。當你快速行動時,你就會愈有活力,當你 做得愈快,你就會做得愈多,做得愈多就會學習到愈多的經驗,經驗累積就會使你獲得 好的工作成果,好的工作成果可以使你獲得快速加薪與升遷的機會。希爾頓飯店集團的 創辦人柯納德‧希爾頓說:「成功似乎跟行動有關,成功的人保持前進,雖然他們會犯 錯,但是他們絕不會放棄。」 你我面臨人生道路重大抉擇的時候,就像前面提到賣水的兩位年輕人一樣,你可以選擇 當甲,決心追求美好的未來,決定個人策略規劃,自律付出成功的代價,堅持到底完成 願景目標;你也可以寧願當乙,選擇安於現狀,避免風險,拒絕改變。這些都是人生的 選項,你擁有絕對的決定權,最後你只需誠實地回答自己:「失敗是否是你希望的人生 選項」,成為甲或是乙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3.130.105

12/30 18:34, , 1F
推 成功從思考開始
12/30 18:34, 1F

12/30 20:47, , 2F
推。很棒的觀念。
12/30 20:47, 2F

12/30 21:14, , 3F
3%太少,越年輕要越多
12/30 21:14, 3F

12/30 21:15, , 4F
未看先推
12/30 21:15, 4F

12/31 07:28, , 5F
實踐思考之後的行動 而非刺激之下的行為 :)
12/31 07:28, 5F

12/31 22:45, , 6F
這篇文章讚!!
12/31 22:45, 6F

01/19 16:01, , 7F
推!!一念之間!!
01/19 16:01, 7F
文章代碼(AID): #1E_O375B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