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徵專案助理1名

看板sttmountain作者 (sylphide)時間14年前 (2009/10/22 21:5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我在屏科大這邊 跟一位盧老師申請到一份經建會的案子 是在探討原住民自我感知性聚落樣貌的 日期:98年11月~99年6月 對規畫、人文有興趣的人 就是藉由這次風災許多部落受創 政府處理手法過於粗糙 因此我們要從舊社和老人家、在地居民、原住民長期累積的經驗 來探討依原住民的自我感知、判斷力所組成的聚落形態會是怎麼樣 也就是說,以傳統文化為依據構成新聚落 但是我10月底就要當兵 沒辦法繼續下去 我很希望由我們山協的人接下 因為我們對這片山林非常熟悉 中央山脈南稜西側 有多少我們的腳印已數不清 她把我們養大 當我們有機會再回來的時候 總得帶點伴手禮吧 對象是隘寮南北溪流域各新舊部落 事實上 許多遷村案例 都是政府和慈善團體著急要做 當地居民反而還沒這麼急 因為年底要選舉 因為工程款都撥下來了 因為錢都捐了 有企業捐款是為了實現自己生態村的理想 而不關心原鄉的生活型態 有慈善團體預計要蓋一千戶 而實際上只需要七百戶 所以就到處游說其他部落來住他們的房子比較好 誰叫出錢的是大爺 是否遷村 我覺得用個三、五年來決定都不嫌久 不該為了眼前慈善團體的愛心捐款 而失去部落自決的機會 大部分的人只看得到短期的硬體建設 卻沒什麼人關心長期一個民族的生長發展 我們都習慣用我們的眼睛去看他們 用我們的手去幫他們 卻從來不問他們真正需要什麼 而他們也從來不知道該怎麼幫助自己 現在需要的是有人能引導他們做自己的決定 就是這個案子的目的 [節錄]沒有永久的土地─謝英俊與他的「中繼」思維 ◎文、圖/陳韋綸 週五, 2009-10-09 23:59 坐在尚未完工僅有輕鋼結構的中繼屋內,謝英俊的位置面海,恰好望著太麻里溪出海口, 一塊塊的混凝土塊、幾抹漂流木與削去一片綠意的灰白石礫成為眼前風景。「這次災情與 九二一最大不同是:九二一時,清掃地面後可以原地重建;這次是土地整個流失,多數必 須遷村,就面臨找尋土地的問題。」他說。八八風災以降,災情嚴重地區多為山海間崩塌 地與年輕沖積扇,土質狀況不穩定;譬如嘉蘭村八個部落。部落地理分布蘊藏國土開發之 歷史脈絡,經濟作物與墾林行為遍佈山林,國家公權力遷移部落至河床內;如嘉蘭部落希 冀回歸海拔更高的山林地,但「風災之後,國家水土保持政策轉向保守。」謝英俊對此不 以為然,認為收縮之間,忽略譬如緊急疏散通報等其他配套措施的審視。「要求原住民遷 出山林的說法是粗糙,主開發者從來不是部落;高山部落種植小米,維護山林意識強,燒 墾是平原盛行。」他繼續說道,「風災災情慘重呈現在建物,死傷人數其實不多,這是部 落生存的智慧,他們知道怎麼躲。如果莫拉克雨量降至台北盆地,都市人有能力躲到哪裡 ?」話鋒一轉,謝英俊表示:「其實台灣平原不就是崩塌產生的自然現象?」對於自然力 量敬畏的表露,其實也是他多年以來建築哲學的基礎。 海棠颱風後續政府應對的若有似無,至於今日謝英俊認為強制遷村決策的「粗暴」,某種 程度上,部落凝聚力確實展現於這次風災中;相當程度地,謝英俊所謂「互為主體性」的 思維便更顯重要。有些語帶玄機地,他逕自回顧九二一邵族社區重建,同時評價政府單位 與官員,「邵族房屋是極簡單,花的錢又少,所以我說『蓋房子』太簡單,但是又不只是 挑簡單的做。蓋房子就能解決問題?這是很糟糕的想法,因為沒有生活、文化與環境保存 的思維。」論及慈濟提供的永久屋,謝英俊表示它們亦使用輕鋼結構,但工程繁複,需專 業背景才能進入那套體系;因此要達到「互為主體性」並不容易。但是重建過程中,「祖 靈與山林等部落文化是根深柢固,居民的意見非常重要。沒有生活作為基礎的建築,是缺 乏載體的建築。」謝英俊表示。 「遷村是一代人的事。」任何與生活及文化關聯,便是時間向度上的長久;謝英俊判定, 僅是找尋適宜地點的過程,便因涉及行政申請的繁文縟節,嘉蘭村村民離開中繼屋的時間 ,起碼是三年之後;「部落生活,本來就是不斷移動的過程。」但是遷徙的自主性在面對 現代國家政治之際,制度殘酷束縛往往於災難之後體現。謝英俊的中繼屋是一種彈性及對 藩籬的拒絕,對於國家,不能不說是最具建設性的挑釁。中繼屋透過時間的爭取,體現對 於部落自主的尊重;在這裡,「沙還是沙」因此有了形而上的意喻,成為建築師熱愛自由 的具體象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9.209 ※ 編輯: Aiglon 來自: 140.127.29.209 (10/22 22:00) ※ 編輯: Aiglon 來自: 140.127.29.209 (10/22 22:04)
文章代碼(AID): #1Au6GVXn (stt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