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 小關山紀錄

看板sttmountain作者 (菌)時間16年前 (2008/05/31 16: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共有四人紀錄,為了方便我就把大家的整理在一起了 小關山紀錄 紀錄者:施博泰/林彥庭/詹茵茹/林敬智 預計活動時間:2008/5/17~18 實際活動時間:2008/5/16(晚)~19 活動名稱:小關山登山健行 活動人員:林敬智(嚮導)、詹茵茹(領)、鄒 灝(隊)、施博泰(新)、 徐筱盈 (新) 、林彥廷(新)、謝汶宏(新)、林雨靜(新) 幹:隊:新 = 0:3:5 男:女=5:3 交通:機車6台 台號:144.28/查泰萊 留守:謝以士(預計每晚17:00聯絡) 預定行程:D0:光口-->寶來(C0) D1:寶來-->寶來檢查哨-->31K大崩壁(停車)-->鐵杉營地 -->凹谷營地(C1) D2:C1-->小關山-->C1-->大崩壁-->檢查哨-->光口 實際行程:D0:光口-->寶來(C0) D1:寶來-->寶來檢查哨-->31K大崩壁(停車)-->鐵杉營地(C1) D2:C1-->西稜南稜交會谷地-->C1-->(A)大崩壁 (B)鐵杉營地 5/16(五) 2000 光口集合 2035 光口出發 2045 前鋒路加油站 2215 甲仙7-11 2256 寶來7-11 高406M 2305 省道上行右手社區發展協會的鐵皮停車處下舖睡墊睡覺,旁為小鐵皮社區巡守隊 關著,在旁看起來是學校,被圍起來,告示牌是寫觀光局諮詢處之類的 預計明日0400起床 5/17 0400 手機鬧鐘響了,但大家好像沒要起床的意思 0435 小寶忍不住叫大家起床,在7-11吃早餐 0525 騎車出發向小關山, 告知老師及留守進入小關山林道 往寶來國小騎去 此路通往眾多飯店 0535 公家綠色指示牌,取右往玉虛宮、來來山莊岔路去 0538 右往玉虛宮的水泥岔路,不理,取左 依著柏油路正道走 0550 公家綠色指示牌 寫小關山林道往右 0552 第一檢查哨 養四隻狗很乖 含一隻大狼狗 會去撬人背包 0610 有幾台車從台南加滿到此處油箱已近紅 為了等一下的3小時林道 下山加油去 順便留備用油(給兩隊),而要去12坑的友隊趕行程先走 0711 加油回來,是去寶來再騎6公里未到荖濃處(6:00開始營業) 0714 GO林道是由來向路 旁邊的路進去,有鐵鍊攔著,方向與來向相反 別亂衝喔 因為來向路繼續走也有路 0738 一路下坡,13.5K第二檢查哨,一個個驗,還記車牌,非常客氣, 提醒我們最近蛇類多且可能有黑熊出沒,格外注意安全,盡量別獨自行動。 他們為輪班制:24hr共3班,有養狗。一路茂密的中低海拔林相 第二檢查哨有手機通訊,但再往後就沒了 0741 GO,取右繼續上坡往小關山,取左往桃源的樣子。 GO,騎一下後,左可高眺寶來市區,非常漂亮 0755 右手邊有土地公,記得似乎再過一下就快20K,一路上坡多,目前為止路雖都 是沒水泥路但有用機器處理過 很平不難騎,此處再造林,數大是美 留汽油給去13坑的友隊(約19k停車下切處) 0850 開始有地形,小崩,有些之字轉彎處路不平,部分路段陰溼青苔多, 一路先是平寬再造林區,後轉成窄滑不平路段,抖度上升,不至難騎, 20K路牌過後就沒路牌了 0900 崩壁牽車以策安全 往後還有諸多大小崩壁牽車處 0929 牽車,休3min 0950 雙載的兩台車的皮帶都產生燒焦味,皮帶過熱摩擦力會下降,休20nin 1013 其中一台車已皮帶過熱嚴重,冒煙,臭塑膠味-->丟車 1100 叉路左後路有工寮骨架,上切方向有中山大學路標,而平路往裡面腰繞亦有路, 內探70M亦尚存路跡,稜大致為西北向,往內一路芒草多; 叉路右手有1m立方白鐵水塔,無水,旁邊水管中有水流動,無法取; 直走芒草多,有某監獄的路標,綠的吧,這是,正路。 一路過20K就沒路牌,但也沒岔路,我們猜測認為走錯路了,在這裡猶豫很久 1127 GO,直走賭賭看,芒草蔽路 1135 大崩壁到了,路斷停車,吃午餐,此時已比預計行程晚1.5hr 1205 GO,領隊直接下切崩壁試圖踢出腳點,彥庭跟著下,但實在過於鬆軟, 對新生而言過於困難。 其他人在停車處依右側橘色成大山協路標,穿過芒草鑽樹林下溪。 大崩壁坡度大,勿直接下! 1215 施博泰下到溪,看茵茹跟彥廷還在大崩壁一半,先找路去,發現溪對岸有黃路標    一路往上游,休息等待隊友 1230 直接下崩壁兩人抵溪底 1320 全員8人下至溪,開始上行 1325 左手有巨倒木,別人的紀錄由此上切至林道,我們打算沿河床走,建議以後隊伍    可以走這條,踩石頭有趣好走 1345 右側順流向倒木有紅路標,旁石有紅漆,上爬2m接回林道。此溪谷處亦接若剛剛 巨木上攀後的林道(此處為其他紀錄第一水源) 1402 到崩壁正對岸。沿路多青苔、芒草 1433 崩壁,有展望 1445 崩壁高繞 1456 全員8人過高繞 1458 第二水源(穩定溪澗) 1527 第三水源取水(穩定),休。天氣開始飄雨起霧,續行往凹谷恐摸黑, 決定今住鐵杉營地,明輕裝上山 1545 GO 1553 到鐵杉營地,生火 1900 鄒灝用衛星大哥大打已士電話無法接通.改打小嘉嘉電話, 麻煩轉告以士,但只聽見一聲[喂~],說明今天紮營處集明天行程, 不知有無收到訊號 1930 睡,預計0300起床 0400出發 ps:強烈要求一人一車;過土地公廟後,叉路極多,向往右下或左上,都別理,一個原則 ,走道大條路,順著彎,持續駛,走正道就對了。不過土地公後途中有一髮夾彎取左 有很多路標不知往哪 5/18 0330 早餐手起床 0400 煮好叫大家起床吃早餐 0435 GO,輕裝前往小關山,抓鐵杉營地東方稜線(小關山西稜)走 0505 衝太快,稍平坦處休10min 0515 GO,頭燈可收了,稜線往東稍偏北 0524 三人合抱大樹,一路有眾多路標,差不多此時偏離傳統路線,不見敬智身影, 鄒灝呼喊,敬智切上稜回來和我們會合,他說剛剛他是沿傳統路路標走,但未帶 大家回路標處,而是跟隊伍繼續走稜線 一直沿稜走,不難判斷 (施博泰比較二次上山:傳統路線全程是緩上下腰繞路線輕鬆、優美,只是有3段式攀岩處 較驚,共升15米左右,傳統路線路標明顯,直至上到坡頂出現刺柏後,路標漸消失,終至人 路跡消失,唯多獸徑) 0549 五人合抱螺旋樹 0625 仍在稜線上,和敬智討論若七點未到凹谷,就停凹谷,不上小關山 (避免騎林道夜路) 0630 眼前出現眾多大白高樹,定位,此前無太多雜亂植披 過此後漸漸雜,痛 0645 游越刺柏箭竹海,至坡頂,眼見草坡,向前上方60m可至一山頭(應為h3037m), 西稜接上南稜前腰繞走右側(東南方)獸徑(選擇腰繞,因為鑽刺柏實在令人吃不消, 東南方獸徑刺柏少上繞往一谷線鞍部,試圖繞過小山頭),也猜測也許那鞍部就是凹 谷營地,因紀錄上凹谷營地在西稜南稜交會處h3037m。 0700 上至鞍部休息判斷不像凹谷營地(凹谷營地在h3037m,西稜南稜實際應交會在約h2950m 處,我們休息的地方),有三看天池,無水,可扎營,就差把池內大石移開整理,估計可搭 4人帳*2or3,三面避風,應為3037之南谷線 菌從休息處出發,翻過剛剛所見山頭探路(共探約20分鐘),切上休息處北方稜線, 上3037山頭路難走,上瘦稜後為岩石,小心腳點,接下來右手邊(東方)見明顯路跡 (接回傳統路了)往小關山但仍有段距離,以這次腳程估攻頂需一個半鐘頭至2鐘頭, 和敬智通無線電,決定不攻頂 (施柏泰2nd上山看休息的鞍部:此處若由傳統路要到,當遇刺柏後巡成大山協橘路標或 其他路標 終至路標及人路徑消失,唯存獸徑,請看左手邊的山,忍痛硬切上去即可下 看此鞍部。簡單的說,傳統路消失在3037之南,地圖沒畫出來的是,3037南有一10m 左右小丘,之間即為此小鞍部,小丘之南即為傳統路消失處) 0800 菌回抵鞍部,過3037探查狀況發現東側有路跡,回台南後斷定傳統路不在稜上是在 小關山南稜的東側,過3037後往小關山有路跡,為草坡,由於上3037路不好走,估計要 1.5~2hr才能攻頂 決定放棄 0830回程GO 穿過芒草坡進到森林 敬智說,來的路跟回程的路不一樣,有所懷疑,所以一直定位。但我(菌)不這樣認為, 我們相信我們走的路是一樣的,只不過回去的時候,因為知道稜線上的刺柏很痛,而 稜線下方的路芒草多刺柏少,所以多腰繞了一段上切回稜線,稜線一直都在右上方, 一直看的見! 0855 到眾多白大高樹,因敬智壓隊,也知道他下坡走較慢,不在隊伍視野範圍內, 領隊卻不警覺 0920 到螺旋樹,差不多此時有注意到敬智離我們很遠有一段時間沒見到人了 (後他說,在進森林前就沒跟到),菌開始用無線電連絡 ps由鞍部下至螺旋樹此非傳統路要隨時注意不要下錯稜,有很多假稜不小心會下至谷線, 隨時注意是否左右邊的稜比你高,大家要走近一點,幫忙判斷 不可一味跟著帶頭者走 1025 到鐵杉營地,沿途持續聯絡,皆無回應,有飄雨跡象,大霧 敬智久未出現,大家先整理營地,收拾 1100 再次嘗試聯絡,接到回應,得知敬智迷路,敬智沒跟上我們後試著沿正確西稜找凹谷, 再依西稜回鐵杉,討論後要敬智回休息處,分配班底,決定鄒灝跟施博泰回休息處和敬 智會合。 1130 鄒灝&施博泰出發 分隊後施博泰紀錄 1135 休 衝太快,博泰大腿有點感覺 1240 拉繩處,三段式攀岩上升,共升15米左右 1245 兩人皆上,休,泰腿要抽筋了,接下來不能走快,大霧 1256 GO 1351 找到人,我們由休息的鞍部右側(由南稜東側傳統路消失處)硬上切20米丘, 此即為前述鞍部南10米小丘,此處刺柏環繞,獸徑多,無路標及明顯人徑, 最後看到的路標為成大山協橘,別隊的黃、白,共三個 1410 分配剩餘水,吃點食物,GO~下山,大霧 1433 穿過芒草坡進到森林 1451 眾多大白高樹 1503 聽到13坑的友隊間隔,告知我們有人迷路的狀況,今天三人會在鐵杉營地扎營, 其他人已跟菌出發往大崩壁停車處,我們跟菌約五點。請小寶通知山下,再約 四點互call 1514 螺旋樹 1532 回傳統路,黃路標(高雄山友協會),但是,泰跟灝順路標上探看了一下,不算腰繞, 亦是沿稜的陡升,並不像上山時傳統路右轉腰繞,猜測真正右轉處比現在更高一點 1603 call無應,大霧 1608 休5min 1613 GO 1630 到鐵杉營地,開始分配工作、生火、搭臨時自製雨布(南一段地圖+兩個防水袋剪接) 、取水、食物重分配,無睡袋 1650 開始下雨,火升起、搭帳先 全身溼 1730 專心救火,木材溼,煙大,一人顧火、一人吹風、一人用地圖幫火擋雨 我的手機剩一格,關機省電,以後不知時間,大家沒錶沒手機, 煮了兩杯溫水,盡力了,投資報酬率太低,放棄升大火,有升起主材, 弄一下遮雨木,休息 晚餐每人1/3個麵包,加水果優格當宵夜,餘糧是一包餅乾、兩條巧克力、一些糖果 、三包泡麵 晚上大家累了,討輪怎睡,坐著?躺溼地? 想像著,通常這種時候背後有帳棚,身邊有食物,手上有香腸 唉…我在作夢 後來雨停 大家把全身上下烤乾 之後偶有霧雨 猜測2000左右睡 泰一點多起床,太冷,續火,敬智跟灝把背包當睡墊,邊睡邊抖,地全溼 兩點多另兩人起床,大家越抖越厲害,月亮好亮,大家不睡了,烤火到天明 六點多,亮了,天氣非常冷 終於可以睡一下 0700 開手機看時間 0720 GO,拔營整裝10min OK 根本沒東西收 0816 到大崩壁正對岸,聽到哨音,發現對面有人 迷途後敬智紀錄 (沒有手錶,時間只能大概猜測) 0830 從休息的地方出發回去,走稜線西邊的草坡下去。 我走在最後面試圖定位,後來發現其他人離開我的視線範圍,想追上他們, 卻不慎一直滑倒,直至呼喊不到,吹哨子也沒回應。 0850 後來想從我們上山切出樹林的地方走回去,但因獸徑太雜亂,找了約20分鐘後 還是找不到,就回到稜線休息處,打開電線電間隔其他人,沒有回應。因以為 傳統路在稜線上,所以想試著找找傳統路,先延著稜往南走,走約五到十分鐘後 ,稜線變成約四十五度陡下,沒有路跡,就回頭沿稜線往北走。 1000 沿稜線走,一路還是獸徑雜亂,約走了一小時後,稜線的林相已經變成,以稜線 為界線,西邊是森林,東邊是平緩刺柏莿棘草坡,定位推測應為(236300,2560900) 附近。試著繼續間隔其他人,除了一大堆司機大哥的聲音以外,聽不到隊伍其他人 的聲音,也有試著間隔十二坑溫泉,也是沒回應。 霧漸漸上來,有心理準備可能要個人露宿過一夜,為省無電線電電力,調省電模式 外,採取開一段時間關一段時間。 1100 一直走在稜線附近,還是找不到傳統路。霧上來了,能見度不佳,約剩100~200公尺 ,怕在霧中走會迷路,就回到稜線上,往樹林裡走一小段找了個人露宿的營地, 繼續間隔其他人,終於間隔到茵茹。跟他們約定在休息處等。 後來霧比較散,在稜線上看到一條疑似傳統路,直接切過去。 1115 看到一營地,約四人帳一頂大小,有生火痕跡跟寶特瓶垃圾,應最近幾天有人在這 裡睡過,不確定是否為凹谷營地。後有看到一條成大山協路標,沿路徑往南走,陸 續看到兩、三條黃色路標,但可能是又跟錯獸徑,就又找不到路標。基本上,都一 直走在稜線旁。 中間一直持續間隔鄒灝,得知他們走傳統路過來。 1330 走到應該是在0850,往南探時四十五度陡下的稜線附近。往回走一點後直接硬切上 稜,上稜後往北走,走回休息處。 1400 到達休息處,間隔鄒灝,得知他們到一攀岩處,在休息處等他們 1420 與施博泰跟鄒灝會合,休息一陣子後出發回去(此之後都是正確時間) 1430 出發 施博泰帶路,走的路休息處西南方向切入樹林,後跟上稜線就一直走稜線。 是0830時他們下山的路,非傳統路。 1500 跟小寶間隔,告訴他們我們的狀況,預定住鐵杉營地。 1650 回到鐵杉營地 5/19 0700 出發往停車處 0815 看到另外五人 分隊後茵茹紀錄 1130 鄒灝&施博泰出發 和施博泰約最晚五點回停車處 無線電給鄒灝(另一支在敬智身上),我背走衛星電話,但我跟他們三人之間 沒有連絡方式 其他人攤掉他們三人行李先回停車處。誤以為敬致身上有外帳,沒留下雨布 未預想到他們可能太晚歸回或天氣因素須緊急露宿未留足夠食物及睡袋給他們, 幾乎把東西都背走 1400 大崩壁下休息 1530 開始上切停車處(五車) 等到五點半遲未見他們三人出現,彥廷跟汶宏決定先騎車下去再危險地形前疊石 擺上路標,並停在汶宏丟車處(林道摸黑危險),其他人(菌、雨靜、筱盈)繼續等。 1810 三人仍未出現。 1815 決定留下兩台車,所有人先到汶宏丟車處,但出發前一台車完全發不動,菌先騎下去 (一人兩包),再兩台車上來載雨靜跟筱盈。抵汶宏停車處已19:10,天色已暗, 決定3人徒步回大崩壁(掏掉不必要的東西,原想搭露宿帳,但決定背一顆4人帳上去) 1900 在林道上,後來趕著回大崩壁,忘了在約定時間打給留守 2030 抵大崩壁處,搭帳,以衛星大哥大告知以士狀況 3人可能急迫露宿(當時我無法確定),5人在崩壁停車處過夜 5/19 預估他們應在鐵杉營地緊急露宿,且天一亮(估六點) 便會啟程,所以預計最晚應八點至少 可見他們出現在對岸廢棄林道上 0800 仍未見3人身影 討論若八點半仍未見到人打電話給留守,是否啟動山防 0815 三人出現對岸(到停車處約需1~1.5hr), 告知留守已見他們三人 收拾,交代小盈幫忙替三人煮泡麵,因為車只有3台(有一台發不動), 菌跟汶宏先走路下去,其餘須兩人兩包騎車下去(發不動那台,下坡滑的/上坡推的)。 一鐘頭後,先走的人抵丟車處,不久施博泰趕上我們並告知他的車出發約100m便爆胎, 丟車,所以上面只有一台車能騎,加上他滑下來這台無法發動的車,人員接抵達後,丟車 處共有4台能騎的車加一台發不動的車, 接下來分配車手乘客……騎車or走路or推車 [彥廷騎車途中遭岩石劃傷] 1235 菌跟雨靜抵第二檢查哨 其餘人隔很久才抵達,又有一台車因雷田發不動 替彥廷換藥重包紮 1330 由先抵達的人推車,第二檢查哨的大哥幫忙運行李到第一檢查哨(7K), 10K後,施博泰用扁帶拉一台車,載完行李的大哥用野郎拉另一台 約四點抵寶來7-11,通知留守、老師 修車 吃飯 1800啟程回台南 路上除加油完全沒多做停留 2100全員抵達光口 ----------------------------------------------------------------------------- 附上幹會紀錄 小關山部份 小關山: 1.晚上出發的隊伍,出隊前要把油加滿,或備油。要注意加油站開的時間, 最後一間加油站早上6:00開,如果不確定油是否足夠上山&下山,出發時間 延後至加油站營業後加滿油也許更好。 2.騎到11.8K時,機車壞一台。 3.林道狀況前20K尚可,地圖要做完全(林道),不要以為在林到上不會迷路, 騎在林道上也應知道自己在林道的哪個地方,這支隊伍提到有2次不確定是 否騎正確林道上,停車討論。 4.崩壁:2人直接過崩壁;六人走趙伯彰之前走過的路(拉植披),需注意安全問題, 最好全員一起行動。領隊直接下崩壁,其餘的人決定轉其他路線走應告知領隊,最 好是叫領隊退回跟大家一起走,也能幫忙指導新生過地形。領隊自己也該注意其他 人的動向。 5.因天氣決定紮鐵杉營地(預定營地是凹谷營地)是個保險的決定,當天如果堅持走到 凹谷營地,有須急迫露宿的可能(16:00抵鐵杉營地,重裝上凹谷估計約三個鐘頭, 必摸黑,且隔天輕裝單攻因沒走傳統路,三小時後仍未抵凹谷) 6.有用衛星電話連絡留守(以士)但未通。再連絡山防(俊嘉),通訊不清,說明當天狀況 後也沒確定山下是否收到完整訊息。當天晚上後天氣狀況轉好,應該隔段時間再試試 聯絡山下直到確定山下已收到訊息。 7.第二天出發計畫沿小關山西稜走,隊伍前七人一段時間沒見路標,領隊(茵茹)因稜線 明顯好抓有路徑未有警覺已錯過傳統路線。不見嚮導(敬智),鄒灝呼喊敬智,敬智壓隊 ,有跟在傳統路上,應叫其他小隊員走到對的路線,而不是切回跟其他人一起走錯的路。 雖然有時走稜線比腰繞保險,且當下已經確定要走的是小關山西稜,抓準稜線走也是條路, 不過在有傳統路的狀況下,選擇傳統路線基本上是比抓稜線走更為安全。 8.決定是否攻頂考慮人員體力及回程時間,這次七點半多就決定不攻,稍嫌過早,不過相較於 登不登頂,全體安全還是最重要的考量。 9.敬智在隊伍回程後出發後不久就落後隊伍至看不見彼此,敬智說法是因來的路非傳統路, 所以多次嘗試定位出確切位置,以致落後,後來又滑倒幾次,抬頭以不見前面隊伍。定位 應該集合全體一起定位、討論,不要一個人在後頭不但容易落後且定位經過一同討論也 會更為準確。 10.領隊在久不見敬智卻無考慮到有迷途可能(危機意識低到危險),只以為是腳程慢些,因 下坡路好走,一路上沒有收隊,直接抵達鐵杉營地,回程中有收到敬智間隔,但只聽到 "間隔詹茵茹"接下來沒訊號,間隔回去也沒得道回音,直道回到鐵杉營地才有收到完整 訊息。得知迷途,和敬智約剛剛休息處,決定派兩人回頭找,一人帶所有新生回停車處。 11.人員分配有問題,考量體力,經驗。之所以選鄒灝(去程)和施博泰(回程)是因為他們 是走第一位的人,對路徑比較有印象。且他們是男生,體力上相對較能負荷,但定位能 力是重要條件,避免搜救的人也走失,較建議由詹茵茹和施博泰去找迷途的林敬智,且 要求鄒灝帶領新生在鐵杉營地等待消息,一隊員(茵茹)帶4個新生過停車處前大崩壁也 太危險,總之不建議拆成兩小隊,以免發生二次山難。 12.未準備若他們(鄒灝他們)未到達營地的預備措施,只訂了一個時間(17:00回停車處), 無後續動作,無預備方案。(這是個毫無頭緒的約定,如果五點他們沒到,其他的人是該 下山到檢查哨告知求援,還是留在原地紮營再等一晚,甚至派人回頭找?) 13.無線電一支給鄒灝跟施博泰,一支在敬智身上,詹茵茹背走衛星大哥大。 這個分配在這次隊伍開的裝備限制下應該是正確的。鄒灝跟敬智間是有聯絡的, 但領隊跟他們卻是完全無法互通消息,上山前有跟熊隊對訊人員約星期天下午(5/18) 開無線電,有聯絡上。但詹茵茹這邊晚上並無三人消息。社上小隊伍通常都是開2支 無線電,以後隊伍是否該開3支(以上)? 14.施博泰和鄒灝輕裝找林敬智,未有做迷途的準備,帶露宿裝備,在營地也無留其他 可用的物資(像是爐頭、瓦斯),領隊誤以為嚮導身上有雨布而沒留下外帳。三人以身 上僅有的東西(小背包、求生盒、地圖[接成雨布]、昨夜材火、保暖衣物),下午開始 起霧下雨、三人很有可能失溫。 15.回去找人的鄒浩跟施博泰是跟著傳統路走,跟我們上山的路是不一樣的,檢討後認為這 決定是對的,也是比較保險的,因為當時已起霧,跟稜線可能會自己也走丟。 16.領隊與山下留守溝通出了些問題,像是傳話不完全 (以士還沒說完全部的話,詹茵茹卻已掛斷電話),使山下的人很擔心。 17.聯絡留守間隔過長,留守/領隊無主動約下次連絡時間。 18.保險未加保到預備天。 19.留守最好列下想問事情的清單,以便通訊及訊息傳達。 20.未及時用路標。 21.機車狀態需再上山前詢問車主機車的車齡、狀態等。 22.第二天領隊聯絡留守已見三人在對面廢林道,留守應打電話通知警局 (回報狀況及延長下山時間),所有人會合後應再次通知留守,但領隊沒打衛星電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36.212
文章代碼(AID): #18GGv5JV (sttmou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