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 〈麗姨〉

看板story作者 (海因里希)時間11年前 (2013/07/04 18:56),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前陣子,網路上有個流行用語叫「強者我同學」,多半指很 會打電動的朋友甲,或是很會做各種蠢事的同學乙,亦或其實就 是發文者本人,假託強者同學之名,行自我暴露之實。   在下則有個強者我老媽。有些人知道我曾經徒步環島,認為 此乃強者所為。殊不知,徒步環島不過是體力活,老媽憑著一口 單字不甚多、聽力不甚好、發音不甚優的英文就能遊遍歐亞非三 大洲,才是驚人之舉。   老媽一生起起伏伏,經歷過大大小小各種歷練。別說是她少 女初成的四零年代,大鳴大放六零年代,就算是現在垂垂老矣的 新世紀零零年代,她的勇猛和果決都少有人能出其右。走遍大江 南北,歷盡人世滄桑。老媽靠的就是台灣歐巴桑的三好:哪裡都 好吃、哪裡都好睡、哪裡都好過。   這次老媽一人勇闖西藏,跟了一個從來也沒聽過的旅行團就 跑去了。然而畢竟年紀是大了,水土不服加上旅程奔波,終於在 返國之後大病一場(其他團員多半在旅程中就上吐下瀉。)。   旅程中,被安排跟老媽同房的,是一個長她數歲的老婦人。 老媽稱呼她為麗姐,依我年紀,當稱其為麗姨(或是麗婆……) 。兩人在旅途之中相談甚歡,老媽愛哈拉的個性引得麗姨說了不 少故事,特別是兩個老女人在雅魯藏布江邊的長談,更是道盡了 麗姨的一生。   回國之後,她們還有一起吃過飯,那天我權充為兩位女士的 司機。麗姨今年七十足歲,仍然老當益壯,據說平日還是自己開 休旅車到家樂福去買菜。她是這次故事的主角,這些故事,正是 老媽在家裡養病時,一點一滴說給我聽的。 *   麗姨老家在嘉義,推測大概是做小生意或是中藥鋪子,總之 家境還不錯,在鄉里算是挺有錢的然而她童年的光景卻過得很不 舒服。   麗姨的母親身體自從生了她之後就每況愈下,生了麗姨的妹 妹之後更是終日只能躺在床上。但是丈夫要做生意,總不能一天 到晚在家陪病人,於是從娘家找來了妻子的親妹妹來照顧。   也不知怎地,親妹妹居然跟丈夫勾搭上了。妹妹和體弱多病 的姊姊不一樣,年輕力壯,個性也非常強悍。很快的就接管了丈 夫家裡的大小生意,儼然為一家之主。生了兒子之後,麗姨跟她 妹妹的日子就越來越難過了。   於是就在明明應該是正室所生,卻遭到宛若私生子般對待的 家庭當中,渡過了很灰暗的童年生活。   高職畢業之後,她來到高雄,在高雄當個小職員,一心只想 脫離嘉義那個地方。   公司老闆的兒子,是個年輕的小伙子,有著南方人的憨厚與 老實,不知怎麼的就喜歡上麗姨,總會時有時無的獻殷勤。麗姨 覺得他不錯,況且他又是家裡的長子,如果嫁給他,應該不會再 遭到過去家裡那種冷漠而偏狹的對待。   於是便嫁給了公司老闆的兒子。迎娶那天,麗姨滿手夫家親 戚送的金條銀鍊,很是風光。   幸福的日子並沒有很久。   生下兒子沒多久,丈夫突然開始劇烈的頭痛,很快的住進醫 院,診斷出來是腦瘤。當時宣布腦瘤就等於判了死刑一樣,然而 畢竟是長子,家裡又算有錢,於是到處求來了各種偏方各種藥草 。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只是添加了病人的痛苦、逼近了與死亡的 距離。   終於在半年之後,丈夫痛苦萬分的死在病床上。   不知道是婆家從哪裡聽來了奇怪的謠言,說是麗姨的命盤與 丈夫的命盤相剋,會剋死丈夫。雖然怎麼聽起來都像是後見之明 (到底明不明也很難說),但似乎從此種下了婆媳的心結。而丈 夫的幾個兄弟姊妹,又擔心害怕她會分去家產,在那種環伺著敵 意的狀態之中,麗姨幾乎是空無一物帶著小孩逃出來的。   跑出來沒多久之後,得知母親過世的消息。回去奔喪時,母 親的妹妹,也就是爸爸的小三(當然這是現代說法了),家裡掌 實權的主人,對她非常的不友善。於是本想落腳於娘家的念頭也 被打消了。   在窮途末路的情況下,只好先去依靠一個出家的姑姑。   這個姑姑也是很年輕就守寡,後來有緣遇到一個師父就出家 了。姑姑很喜歡小孩,對麗姨母子很友善。這對頓失兩個家庭依 靠的麗姨來說,簡直就是名副其實的落海之人緊緊抱住的浮木。   麗姨成天一點也不誇張的以淚洗面,從早哭到晚,哭完就吃 、吃完就睡、睡醒又哭,短短了一兩個月胖了二十公斤。   姑姑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有一天晚課做完之後,邀了麗姨 在山中散步。繁星點點,群蛙齊鳴,姑姑安靜的說:   「我昨天幫妳算了一下,妳已經沒欠妳丈夫了,所以不用再 還了。但是妳還欠妳兒子,妳得把妳兒子扶持到大。」   麗姨怔了一下,也沒去細索投身佛門的姑姑是不是會幫人算 命這回事,就信了這個說法。雖不能說是豁然開朗,但想起丈夫 病重時,每天飯不能好好吃,覺不能好好睡的艱苦日子,的確, 現在的日子,確實是輕鬆多了。   又在廟裡待了一個月之後,她帶著孩子下山。怎麼樣也想個 辦法活下去,把孩子帶大。高雄跟嘉義都不能回去了,她到了彰 化。做過各種工作,自助餐、家庭代工、檳榔攤、冰果室……總 之什麼能夠很快拿到現金就去做什麼。   帶著個拖油瓶,真的是到哪裡都惹人厭,青黃不接,有一頓 沒一頓的活著。好幾次,看到往來在路上的大卡車,都想抱著小 孩衝上去被撞死算了。   她還仔細的盤算過,軍用大卡車開的最快最猛最不踩煞車, 去撞那種車一定一下子就死了。   後來在彰化意外的跟一個外省人好了起來。這個外省人在大 陸還有妻子跟兒子,但是不可能回去,就在彰化就開一間小雜貨 店,打算度此餘生。外省人沒有任何親人,只有幾個一起從家鄉 來的老朋友,偶而一起喝喝酒,聊聊家鄉事,罵罵共產黨。   兩人並不十分相愛,但說俗一點的話,同是天涯淪落人,可 以嗅得出彼此身上那個被剝奪走的人生所殘留的氣味,那空洞冰 冷的創痛。   兩人草草結了婚,此後麗姨總算是安定下來了。已經在社會 裡身經百戰的麗姨,開個小雜貨店是輕而易舉的事。街坊鄰居都 喜歡她,生意作的挺不錯,雖然每天早早就要開店,晚上要算帳 算到半夜,但總算有可以紮紮實實握在手裡的東西,那比什麼都 好,可以感覺到那緊握手中的扎手感,一點都不光滑,粗糙而真 實。   但或許就是因為生意管得太好了,丈夫多了很多的空閒時間 ,居然就跑去外面玩女人。這一玩就是十五年沒有再回來過。如 果不是已經死過一次丈夫,大概無論如何都忍受不了吧。經歷過 一次的事情,再來一次雖然疼痛但是已經知道那痛的具體狀況, 便不會在想像裡遭到無盡的折磨。   她和兒子,感覺上只是回到了過去相依為命的狀態。兒子早 就習慣了如此。雖說那些日子大多是在襁褓之中度過,但彷彿被 在記憶與肉體中被銘刻了一樣,與其說擁有身旁小孩都無法擁有 的意志力得以去忍受沒有父親的事實,倒不如說從來就不覺得父 親有需要存在的人物。   沈默而強壯,他像一塊安靜的鐵那樣如如不動。   麗姨的妹妹,在姊姊逃離家庭之後,沒多久也逃出來了。與 一直肩負重擔而顯得剛毅男性化的姊姊不同,妹妹是比較有姿色 且習慣於使用女性的魅力。她嫁給了當時當紅的一個連續劇演員 ,搬到台北,過著很富裕的生活。   到了七零年代左右,演員開始感覺到自己已經不像以前那麼 受歡迎,觀眾的眼光已經悄悄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像是為了證 明自己能力似的,(或者只是單純的只想找到慰藉),他開始疲 於奔命的跑酒家、玩女人、跟小演員拍拖,搞出不少誹聞。身為 藝人的妻子,早就對於丈夫在外頭的拈花惹草睜一眼閉一眼,但 如今的行為已經嚴重到無法容忍,   特別是丈夫還會以很正派的形象上綜藝節目。   她開了記者會,列舉了丈夫所有台面下的行為。演員很典型 的惱羞成怒,說盡了一切污衊的、噁心的字眼,並把外面的女人 就這麼帶回家裡來。   丈夫的翻臉是預料中事,但是兒子的不諒解則完全是在意料 之外。兒子認為母親做的太絕,毀了家庭,於是再也不認母親, 不只不說話,連招呼都不打一聲,更不用說喊一聲:「媽媽」。   雙重打擊徹底擊潰了她,等到麗姨好不容易把接妹妹回家的 時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憂鬱症了。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兒子染 上了非常嚴重的嗜睡症,一旦入睡,無論天崩地裂怎麼吵都無法 叫醒他。   他的沈默與剛強,一起帶進了神秘的夢境。睡眠時間非常的 長,而且中途絕對不會晃動或矇朦朧朧的醒來。直到十幾二十個 小時過去之後,才若無其事的醒來。   麗姨帶了兒子去看醫生,但除了像凶猛而飢餓的野獸那樣吞 噬睡眠之外,並沒有任何其他症狀。而兒子在醫師面前也是同樣 沈默,無從得知什麼心理方面的因素。   學校那邊她親自去了一趟,所幸因為兒子向來就是在班上非 常安靜用功的好學生,成績十分優異,因此校方也就當作是特殊 事件來看待,不因缺曠課過多而退學。   在深夜裡,麗姨時常一人獨坐在雜貨店裡,鐵捲門拉下,日 光燈也關掉,只剩下冷藏櫃低沈的馬達運轉聲。她想著樓上有睡 得像是死去一般的兒子,跟活得像是做夢一般的妹妹,還有,消 失許久的丈夫。   她看著擺在客廳的關公像,難道祂真的認為每個人都像祂一 樣,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可以忍受得了這麼多的折磨嗎?   如果說人生是戰場,那未免也太強敵環伺了一點。   就在幾乎要精疲力竭的時候,丈夫悄悄的回來了,又老又病 ,身無分文。她看著離家十五年的丈夫,不知道該說什麼。那時 兒子上了大學,家裡只剩下麗姨跟瘋瘋癲癲的妹妹而已。   回家後的丈夫是怎麼跟麗姨和好的沒人知道(也或許根本就 沒有和好)。丈夫重新開始管理雜貨店,麗姨慢慢將生意放手。 她算算,自己正好過六十,一甲子的人生,居然就這樣過去了。 她時常會想起當年姑姑說的話,也許姑姑當年語帶保留。她上輩 子或許是負債累累,所以今生不得不做牛做馬的還。還完一個是 一個,還完一個又一個。一個丈夫死去、一個丈夫回來、兒子成 人,現在不知道妹妹幾時才會康復。   我母親與麗姨,兩人在雅魯藏布江邊坐了一個下午,看著河 水逝去,風景何等壯闊,底下的人們是何等卑微。   「後來十年呢?」我母親問。   麗姨笑了笑沒說什麼,比著江水,說道:   「就親像這條河,流來這,擱流去那,一直流一直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5.65.176

07/13 20:08, , 1F
推~
07/13 20:08, 1F

07/17 00:32, , 2F
謝謝你的喜歡。
07/17 00:32, 2F
文章代碼(AID): #1HrLJ5Zo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