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個直式時間軸週誌愛好者的2018慾望表

看板stationery作者 (曲燁)時間6年前 (2017/11/11 18:31), 6年前編輯推噓25(25019)
留言44則, 30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以下完全沒有照片,而且列清單實在是太紓壓的事情了, 在word打完以後居然3頁快滿……以下字多/欲望多注意。 (當時)PTT當機3天了。為了不要讓我的印象太過國譽KOKUYO, 補充今年下手前後的慾望列表。 個人對行事曆的追求是    週間(1週1面=1週2頁)、直式時間軸、可以輕鬆平翻、   星期一先、六日必須跟平日同大小 最好尺寸B6、紙質好並可以寫鋼筆, 有 我國辦公日曆很好但沒有我也能適應 。 以下洋洋灑灑寫了N本行事曆,但確實是直式時間軸週誌、 週一到週日且平日與六日同大小,但不確認能否平翻的有: B6尺寸:  AfternoonTea Travel Motif Vertical Diary、  Nolty能率手帳エクリB6-3、  United Bees直式週誌。 其他尺寸:  A5-Dimanche1718學年制、Take a note、  A5變-Nolty Listy1、Travel Notebook 週間。 以下按已知品牌英文順序排列: AfternoonTea──トラベルモチーフバーチカルダイアリー(Travel Motif Vertical Diary),封面出紅色美妝、文具、工藝產品壓紋,內頁上半部橫線條,只寫一個時間軸 數字,下半部以點點方式隔開。沒買的理由是因為沒去到賣的店家。 Dimanche迪夢奇──   D-1 1718學年制(2017.8~2018.8)符合我的需求,封面也好看,只是A5大小、稍厚和 學年制度,等哪天我考上研究所或者是到學校工作再說吧(立FLAG)。   D-2 Hank X Dimanchen,這是A5的時間軸日誌/日計畫,因文具板燒火加親人慫恿, 已買來做為明年開始的記事本,要不要利用他每日一頁的特性來玩個N年日記呢?有點想 想來體驗一下直接對照,時間加成後的文字魅力。若不帶出去的話,就算過了幾年封面折 損度應該是可接受範圍內,且讓我認真考慮一下。註:2013年用過白色封面與塑膠透明套 的MUJI,大概能設想折舊狀況。   D-3 TaiwanBar X Dimanche每日專案誌,A5直式「計畫類」週誌,對,沒有時間軸。 喜歡臺灣吧,也想支持迪夢奇的獨特格式,直到我發現那是時效本。每年掌握2本時效本 已經是我的上限,含淚再見。   D-4 Rule Your Time,子彈筆記用的記事本(子彈日記/子彈計畫/Bullet Journal/BUJO/BJ),即使不寫子彈也可以當作有頁碼、7mm、鋼筆適用平攤筆記本。這本 跟直式時間軸的關聯不高,但因屬自己喜好仍然放入。 Mark’s──EDiT Weekly+Notes,直式週誌A6。上中下代表早中晚的格子,也有任務取向 的意思在其中,簡潔的令我心動。品牌本身也有出許多B6直式時間軸,在臺灣相對容易入 手,只是今(2017)年已經是Mark’s了,就不考慮。 Nolty能率手帳──   N-1エクリB6-3,據說可以寫鋼筆,去Loft的時候沒看到。或者是保護色太好根本沒 注意到也說不定。其他幾款有B6右方還有月份欄,以前用過類似的,方便但會翹,就沒有 進入我的慾望列。   N-2リスティ(Listy)1是A4折3折有方格也有簡單的色調變化,也很迷人。 QuoVadisX PAPIER TIGRE──   QuoVadis X PAPIER TIGRE Executive Note為什麼我在Loft(限定版本虎的變化設計 超好看)沒注意到?因為尺寸16X16還是我去得太早?除了依款式對週六日有不同處理, 有些甚至把週日壓平塞底部,不然字體可愛加上據說使用的Clairefontaine paper鋼筆無 礙,還是直式時間軸始祖啊。 Take a note──   A5半週誌,根據板上分享確信可以寫鋼筆,格式是獨特設計加上有我國假日,無須更 動。半個禮拜的過法與現在的時間感接近,前3日也可以從左方的週記事知道後面4天的初 步安排。因尺寸之故,還是在掙扎,先放入2019年的可能清單吧。 Travel Notebook──TN有出A5變體長瘦版直式時間軸。上下半年的換本,我是沒什麼問 題;以及有些跨月份的紀錄事項就得記到記事本去,這我也沒問題;硬要挑剔的話大約就 是封面不是硬殼,等等這也好搞定……嗨,2019,你又多了一個選擇開心嗎? United Bees──   UB-1直式週誌的24小時是6-6,突破「每天」的限制,反而更貼切我的日程感受。原 本在自分手帳Biz沒有辦法5色鋼筆時有想拿來用,但UB更慘,只能用2色鋼筆(LV藍色 (LAMY-F尖)與LV綠色(SKB-黃銅頭木質身))*。   UB-2日本愛好者分享同牌子有出B6尺寸「時間軸與專案計畫版本並列」的設計センタ ーレフト ウィークリー,太帥太迷人啦,就算必須讓時間軸躺平,也想要試試看!(列 入2019年慾望) *有關於5色鋼筆的部分請看之前補充,適應與否筆墨紙3者都是原因。經實驗證明,手頭 最「難搞」的組合是LAMY M尖與LAMY紫的連擊。 ?????──忘記具體牌子,裝訂本而可以經由翻閱模式一口氣看到年、月、週的計畫 本。攤開的方式與DIYFish活頁設計有點相似,但不同於DIYFish月週日的攤開模式,印象 中此款週的部分採用了直式時間軸。確實很酷,沒下手的原因是我已經能預感到覺得翻來 翻去很麻煩的自己了(連2017Mark’s三折變化本都沒有掌握得很好) #還沒到2018年就先列好2019年行事曆的觀察重點: 1. United Beesセンターレフト ウィークリー「時間軸與專案計畫版本並列」 2. Take a note 半週誌(2018僅A5、A6) 3. Travel Notebook 直式週誌(2018僅A5變體) #個人意見:行事曆與記事本   「手帳」變成通用詞彙。在我心中卻一直覺得手帳的重點在「尺寸要合乎手掌,一手 掌握的」才足稱之。所以除了產品名稱有手帳的,盡可能不用這詞。當然這只是2017年底 目前的想法。又,手帳這種帶著舶來品氣息的文字若總是燒到你,試著用「手冊」替換一 下,手冊展、手冊開箱、手冊心得,而以上是我的手冊慾望介紹,有沒有相對來說比較不 燒?   個人時效型筆記會使用「行事曆」與「記事本」2詞加年份(如:2018行事曆/2018記 事本)。行事曆是針對現在及未來規劃,記事本則是記錄現在和過去事項。客觀的時間規 劃交給行事曆,主觀的價值紀錄送給記事本。   切成2詞的主因是2種類別本分離使用模式適合現在的我。有設想過1本書主義,即採 用當下正風行的子彈記事,更加自由且從定式解脫,但我想要記錄下客觀檢視的時間安排 ,這是為什麼行事曆我愛直式時間軸的理由。 以自己作為判斷軸心的真心話:子彈筆記要自己寫自己規畫太不適合懶人了   篇幅之故,就不聊我對記事本的瑣碎要求了。 #外文小記錄為了方便自己以後搜尋的時候可以來這邊複製用   暈墨:                      (正在找)   透背:ghosting   滲墨:裏抜け、bleedthrough/ bleeding   週間直式時間軸:(ウィークリー)バーチカル(Weekly Vertical)、           Action Dashboard?、Vertical Weekly Layout? 謹以此文恭賀PTT復活滿一週。 雖然發了PTT當機後2、3日寫出來的文,但並沒有第4天的心得,謝謝。 好想去年底的東京文具女子博2017.12.15-17(醒醒吧你沒有預算也沒有假) 你也喜歡直式時間軸週誌嗎?今年下手哪本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130.2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ationery/M.1510396290.A.96C.html ※ 編輯: peggy4777 (114.47.130.203), 11/11/2017 18:53:47

11/11 18:53, 6年前 , 1F
直式愛好者+1!!
11/11 18:53, 1F

11/11 19:42, 6年前 , 2F
直式+1!
11/11 19:42, 2F

11/11 19:46, 6年前 , 3F
明年試著用直式,有點不知道怎麼開始XD
11/11 19:46, 3F

11/11 19:55, 6年前 , 4F
直式+1,今年繼續使用jibun!
11/11 19:55, 4F

11/11 20:50, 6年前 , 5F
直式+1 橫式完全用不來Q Q
11/11 20:50, 5F

11/11 21:03, 6年前 , 6F
直式+1 買了HIGHTIDE
11/11 21:03, 6F

11/11 21:31, 6年前 , 7F
愛用直式+1,但正在試chronodex。若是順手明年的本子就是他
11/11 21:31, 7F

11/11 21:31, 6年前 , 8F
11/11 21:31, 8F

11/11 21:34, 6年前 , 9F
11/11 21:34, 9F

11/11 21:34, 6年前 , 10F
今年已預購take a note
11/11 21:34, 10F

11/11 22:32, 6年前 , 11F
工作是用直式的,平常生活就用橫式~
11/11 22:32, 11F

11/11 22:34, 6年前 , 12F
今年嘗試用take a note的,以前是無印
11/11 22:34, 12F

11/11 23:36, 6年前 , 13F
我愛直式,我是用midori的
11/11 23:36, 13F

11/11 23:42, 6年前 , 14F
今年開始嘗試用take a note!
11/11 23:42, 14F

11/12 00:59, 6年前 , 15F
我是自繪手帳派,直式周誌在本本裡是出場率很高的格式
11/12 00:59, 15F

11/12 01:01, 6年前 , 16F
很忙跟沒哏的時候用來寫流水帳超好用
11/12 01:01, 16F

11/12 01:30, 6年前 , 17F
直式+1今年第一次用jibun
11/12 01:30, 17F

11/12 02:00, 6年前 , 18F
Take a note 去年用過離不開了
11/12 02:00, 18F

11/12 07:20, 6年前 , 19F
直式+1,近三年都用DAIGO Connect Graphic的直式,明年改用Ji
11/12 07:20, 19F

11/12 07:20, 6年前 , 20F
bun。
11/12 07:20, 20F

11/12 09:57, 6年前 , 21F
直式!今年是用hobo的a6小本的 明年用無印b6
11/12 09:57, 21F

11/12 10:20, 6年前 , 22F
直式+1,準備嘗試Take a note
11/12 10:20, 22F

11/12 11:27, 6年前 , 23F
Take a note! 好期待出貨> <
11/12 11:27, 23F

11/12 12:09, 6年前 , 24F
直式+1,TN
11/12 12:09, 24F

11/12 12:43, 6年前 , 25F
我喜歡橫式(亂入
11/12 12:43, 25F

11/12 16:10, 6年前 , 26F
直式+1,今年想嘗試take a note~
11/12 16:10, 26F

11/12 19:23, 6年前 , 27F
今年用jibun 明年想用take a note
11/12 19:23, 27F

11/13 02:15, 6年前 , 28F
用直式時間軸超過10年了,來來回回用過幾個牌子,2018還
11/13 02:15, 28F

11/13 02:16, 6年前 , 29F
在觀望,目前考慮用 NTU無時效自填日期 搭配 記事本
11/13 02:16, 29F

11/13 02:19, 6年前 , 30F
對我而言 1週2頁一翻開就能看到一星期行程這點很重要!
11/13 02:19, 30F

11/13 10:31, 6年前 , 31F
今年用Mark's直式,明年改用midori business diary
11/13 10:31, 31F

11/13 10:31, 6年前 , 32F
www.midori-store.net/diary2018/item/business.html
11/13 10:31, 32F

11/13 12:29, 6年前 , 33F
直式+1 前年用muji 去年用take a note 今年用jibun
11/13 12:29, 33F

11/13 15:42, 6年前 , 34F
我用edit
11/13 15:42, 34F

11/13 18:18, 6年前 , 35F
迪夢奇1718我有喔,是可全攤平的
11/13 18:18, 35F

11/14 08:46, 6年前 , 36F
推 謝謝幫我推入火坑XD~~
11/14 08:46, 36F

11/14 11:11, 6年前 , 37F
今年第一次用直式的女人迷手帳 用完就知道適不適合~
11/14 11:11, 37F

08/04 13:22, 4年前 , 38F
Nolty很多人都說能寫鋼筆但是我2019日本亞馬遜下手的
08/04 13:22, 38F

08/04 13:22, 4年前 , 39F
並不行而且無法很乖的立刻平攤
08/04 13:22, 39F

08/04 13:24, 4年前 , 40F
2019有Midori的漂亮漸層我個人是很心動的,只是要有心
08/04 13:24, 40F

08/04 13:24, 4年前 , 41F
理預計可能集的章會因此潰散不成形
08/04 13:24, 41F

08/04 13:26, 4年前 , 42F
但是2019百樂自己畫的鋼筆圖案表示可寫鋼筆的本子(可
08/04 13:26, 42F

08/04 13:26, 4年前 , 43F
平攤米黃色)也沒那麼能撐——難道是我手頭難搞的鋼筆
08/04 13:26, 43F

08/04 13:26, 4年前 , 44F
墨水太多了嗎?
08/04 13:26, 44F
文章代碼(AID): #1Q1j62bi (station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