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Not all nibs are tipped the same

看板stationery作者 (Francis Jan)時間9年前 (2015/04/18 09:22), 9年前編輯推噓23(2303)
留言26則, 2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枝筆好不好寫?」 甫見到一枝沒碰過的新筆,這是最普遍的問法。然而,也往往是最無謂的問法; 除非問者和答者已經就「甚麼是好寫」有清楚的共識。這很難苛責提問者,因為 很可能除了「好不好寫」之外也不知道從何比較起;但是「好寫」這個不具體的 標準也使得被問者沒辦法提供明確的意見。 簡單來說,少有鋼筆是「難寫」的。現代鋼筆在百年前就已經發展完備,之後量產 工藝和材料科學的進步更是將製作鋼筆的技術門檻一再降低。塑膠射出成形讓筆舌 的成本大幅降低,新的化學塗料硬度更好、更耐久,覆膜技術更抗刮。以現代的 技術和機具來生產鋼筆,要做得難寫恐怕還有點難度。 「滑順」就是「好寫」? 這可能是鋼筆入門最大的迷思。甫自鋼珠筆、原子筆的書寫習慣跳脫出來改用 鋼筆書寫,領略「不必費勁將筆尖壓在紙上就能出墨」的訣竅之後,欣喜於 筆觸之滑順,而以為鋼筆的妙處盡臻於此。 要做出一枝滑順的鋼筆其實非常容易:將筆尖磨圓、配上出墨量大的筆舌就可以 滑順;更甚者,選擇一瓶潤滑性好的墨水,連受損磕傷的筆尖都可以被修飾到堪用。 倘若「好寫」的筆僅止於此,那麼一般不在筆身上多做花樣裝飾的量產型鋼筆從 數十元到上萬元,差異在哪裡?難道只是商標值錢與否、鋼筆淪為一個品牌凌駕於 實質的產業? 「出鋒」 這是鋼筆同好常常提到的詞彙,但未必能即便望文生義,因為這是從毛筆書法 引借來的概念。同屬書法,硬筆與毛筆有某些共通的底蘊,但相對於毛筆而言, 鋼筆筆尖的形狀無法千變萬化,鋒勢的交代便與筆尖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除了字體架構 (條理工整、創意) 之外,將「筆劃變化之豐富呈現」作為優秀 書法的另一標準,應該符合普遍的認知。甚至有從字跡的呈現反推書寫者的心境 與思維,有所謂「心正則書正」「字如其人」之論。 筆尖在紙上的運動軌跡,不僅僅是二維空間座標系加上時間可以完整描述。下筆的 角度、力道,都有可供深入探究之處。如果以「善出鋒」作為優劣的評斷標準, 那就有接下來更多值得討論的細節。 Flexible Nib 彈性筆尖是最古典的筆觸變化方案。剛性過度的筆尖容易戳穿被墨水潤濕的 紙面,是以早期鋼筆的主流為彈性尖,並不難理解。而字跡筆劃的粗細變化就 直觀反映了落筆時的輕重緩急。然而用彈性筆尖書寫的根本難題在於須要精準控制 下筆落點;拉丁字母的連寫體可以一筆而就,之後再下點加槓,還不算難;書寫 漢字則常要頻繁地落筆、收勢、再重新落筆,尤以楷、隸、篆為甚。有用過 最早一代 Parker Sonnet 18K 筆尖者應該可以體會:用這種太容易變形的 筆尖寫筆劃分明的漢字,是有多麼難以駕馭。 跟其他同樣以彈性著稱的筆尖相比,Sonnet Mk.I 是一個很具體的負面例證。 它之所以那麼不易操控,除了尖點太容易飄移之外,tipping offset (尖點與 筆身中軸線的距離) 是一個相當關鍵,但是卻沒有太多人正視的要素。同樣以 彈性著稱的 Pilot Elabo (Namiki Falcon) 有獨特的鳥喙形筆尖,除了結構強度 的考量之外,這個構型的另一個重點是減少 tipping offset,使得持此筆書寫時 容易直覺地找到接近筆身中軸線上尖點的定位。 另一個例子則是 Waterman Man 100。初代 "全字尖" 以屈彈著稱,改成 "地球尖" 則是相當不同的高剛性筆尖。全字尖的筆舌有一個較明顯的下傾角度,減少了 tipping offset,而 "地球尖" 筆上這個角度被修改得較小。Waterman 的設計師 應該相當清楚這個差距對於執筆控制的負面影響,才做了這樣的調整。而 Sonnet 的設計師起初並未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造就了一枝不容易駕馭的筆。 易於驅使、減少書寫者因控筆而致的疲勞是當前高剛性筆尖取代彈性尖的原因。 即便如此,仍然普遍會留有讓筆尖受力被稍微撐開的餘裕,一來字跡不至於生硬, 也避免在硬面上書寫時反饋力道完全由書寫者的手承受而容易疲累。 Tipping does differ 如果不用 flex nib,尖點的構型就是鋼筆筆跡的另一個先決要素。一個很簡單的 模擬:拿一顆網球、一把玻璃刮刀、一支鏟子,都可以在沙地上寫出字來。 但是這三種東西畫出的軌跡,明確地不同。 網球的軌跡,就是鋼珠筆、原子筆,以及尖點磨成圓球形的鋼筆的字跡。筆畫 可以略有粗細,當球體的赤道面低過沙坑表面為最粗,將球略為提高則變細。 玻璃刮刀的軌跡,是典型 italic nib (普遍見於西方的平尖書法鋼筆) 的字跡。 模仿一般持筆的習慣,固定用斜 30 度左右的角度在沙地上刮動,直粗橫細, 以漢字而言,撇最細而捺最粗。 鏟子則是最微妙的一種。先以鏟子的尖端落土,開始朝右拖動的同時一邊將整隻 鏟身完全壓入沙地,最後將鏟身提高離土。雖然生硬,但這就是具備書法中橫劃 雛形的「一」字,左上端以鏟尖落筆時頭角崢嶸,右下端以鏟尾收筆處厚甸。 類似的手法可以寫完一整個「永」字,只要持鏟的角度固定、不要迴筆,軌跡固定 是左上有鏟尖的細楔頭,而起筆時右下端呈頓折。對應到鋼筆的筆尖構型上, 所謂的「刀尖」「書法尖」「長刀研」,都不外如是,差別只在於鏟身或細長、 或寬短,然而先以鏟尖落地、拖曳整個鏟身,都符合楷書筆劃的通則,而轉折時的 變化是也最多的。 這就是尖點構型的差異,也就是「容易出鋒」的最淺顯演示。 Beneath the nib surface, the true depth lies. 所以,筆尖的重點不只是表面標示的 EF/F/M/B 尺寸。甚至有某些筆尖的規格是 表面看起來彷彿一樣,需要觀察側面才能了解差異。比如說,"italic"、"stub" 和 "cors" 如果單從表面觀察非常難辨,但是理解了上述三種構型之後,從側面看 尖點的就可以區分,甚至可以初步預測這幾種筆尖的筆跡特性。 球形尖點 "Iridium Point Germany" (例如大創鋼筆、無印良品) Sheaffer Prelude 半球形尖點 Platinum 3776 Broad Waterman Preface Broad Italic M nibs on S.T.Dupont Fidelio, Ellipsis, Olympio, M nib on Graf von Faber Castell Tamitio Calligraphy pens (Lamy Joy, Rotring Art Pen, Pilot Parallel) Wedge-shaped Waterman Man 100 Broad S.T.Dupont Les Montparnasse Sailor Zoom,「長刀研」 鋼筆並非僅有「滑順」一途 球形尖點是最滑順的,因為觸紙面積最小,自不待言。但是這樣的構型能夠賦予 多少字跡變化?誠然,就理論上,仍然可以經由書寫者的精準控制在球形筆尖上 達成精巧的筆跡變化,但是這樣的精準控制有多難完遂,也不難實地驗證,寫幾行字 就一目了然。況且,這還需要墨水的配合,凡是流動性好、內聚力高的墨水就是 一股腦往紙上引落,橫生枝節。 對於「滑順」的過度強調也會導致另一種偏鋒:過度研磨。silt 分割筆尖為左右 兩球,若不處理這個鋸開的內緣,稍有施力使尖點岔開,尖銳的切割面就會刮紙。 筆尖廠會針對這個問題會在 silt 下緣稍做打磨處理 (而上緣通常不處理,這是 鋼筆筆尖通常不能反 180 度書寫的原因) 而過度規避刮紙問題的筆尖廠打磨得 過於深入 silt 內,即使筆尖的兩片 tines 完全不對齊 (所謂的「高低尖」) 也不刮紙,容易通過筆廠的挑揀,但這會致使尖點的觸紙面呈現桃狀,可能導致 落筆不出墨的問題。 (參考:http://www.nibs.com/Article6.html "Round inner-margins" 一段) 幾個值得注意的例子, 1. Waterman 不只有一種 B 尖 生命週期有相當程度重疊的 Man 100 與 Preface 都有 B 尖的量產規格,但是 兩種 B 尖的表現差異相當大。Prelude 的 B 尖是一個單純的半球面,筆跡彷如 大號簽字筆。而 Man 100 的 B 尖則是典型的 wedge tipping。 算是意圖相當明顯的產品分級。 2. S.T.Dupont M 尖改朝換代 Les Montparnasse 曾經是 S.T.Dupont 最具代表性的款式,援用同型筆尖者 還有 Chairman、Gatsby 兩種。之後的 Fiedlio、Olympio 都是 italic, wedge tipping 已不復見。(可能是為了降低生產難度) 3. "刀尖" 這就是一種楔型的尖點,只是突出於尖片的平面之上。這並不是 Montblanc 的獨創,也可見於其他筆廠的較細筆尖,例如 Parker 75 XF、Parker Sonnet F、 Sailor Young Profit EF 等等。為了堅持在尖點上做出能表現筆觸的平面, 又要顧及筆尖寬度合於粗細規範,不能往下延伸,於是往筆尖上發展的作法。 各種筆尖的獨特筆觸 仔細設計製造的筆尖會有一貫的特色,賦予筆款獨有的個性,而觸紙的平面造就了 筆尖各自的摩擦感。上述 nibs.com 的撰文者稱為 foot,但是我更喜歡以 "facet" 來稱呼,以連繫濫觴時代的鋼筆都出自珠寶工匠巧手打磨的事實。刮紙的確是鋼筆 書寫者的大忌,但更嚴重的流弊則是:倘若鋼筆使用者無法釐清書寫時摩擦感的 來源、誤以為有任何阻力就是刮紙,無限上綱地追求滑順,等於鼓勵以取巧迎合 心態做出不易刮紙但是毫無特色筆尖/筆款、品管隨便的製造商,致使劣幣驅逐良幣。 -- 本文未定稿。之後的增補,至少會補上文中提到數種筆尖的細節照片。 原本寫的結語有太多個人好惡成分,斟酌之後暫且保留。 -- - Mjolnyr - Hamarr, helga ve veita ok hindra alla illsk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19.1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ationery/M.1429320178.A.CC7.html ※ 編輯: Mjolnyr (220.135.119.114), 04/18/2015 09:25:59

04/18 09:53, , 1F
專業好文推!!! 看完對Sailor Young Profit更有興趣了XD
04/18 09:53, 1F

04/18 09:53, , 2F
有機會真的好想看看它的各種尖啊!!
04/18 09:53, 2F

04/18 10:02, , 3F
好專業,看完後又多了一些了解
04/18 10:02, 3F

04/18 10:24, , 4F
是m大~專業推~~~
04/18 10:24, 4F

04/18 10:43, , 5F
推~長知識
04/18 10:43, 5F

04/18 11:31, , 6F
我之前才聽你說的馬上跑去找了saiolr young profit的
04/18 11:31, 6F

04/18 11:32, , 7F
M尖,為什麼今天又要放火推EF尖啊!!!!!!
04/18 11:32, 7F

04/18 11:32, , 8F
這麼難得的教學文章,當然推了!
04/18 11:32, 8F

04/18 11:41, , 9F
04/18 11:41, 9F

04/18 12:11, , 10F
好文 推
04/18 12:11, 10F

04/18 13:01, , 11F
推M大大! (插寰銵ꬪ)ノ
04/18 13:01, 11F

04/18 13:03, , 12F
推 專業~~
04/18 13:03, 12F

04/18 13:05, , 13F
推專業
04/18 13:05, 13F

04/18 13:11, , 14F
最後一段心有戚戚
04/18 13:11, 14F

04/18 13:36, , 15F
專業文 大推!
04/18 13:36, 15F

04/18 13:36, , 16F
04/18 13:36, 16F
※ 編輯: Mjolnyr (220.135.119.114), 04/18/2015 14:01:25

04/18 14:52, , 17F
專業推
04/18 14:52, 17F

04/18 15:53, , 18F
觀察入微,有條有理,推!
04/18 15:53, 18F

04/18 16:57, , 19F
太專業了~~~~><
04/18 16:57, 19F

04/18 19:18, , 20F
專業推
04/18 19:18, 20F
※ 編輯: Mjolnyr (220.135.119.114), 04/18/2015 21:54:57

04/19 00:30, , 21F
推 讚
04/19 00:30, 21F
※ 編輯: Mjolnyr (220.135.119.114), 04/19/2015 03:15:56

04/19 04:55, , 22F
專業推~
04/19 04:55, 22F

04/19 08:41, , 23F
專業好文推!
04/19 08:41, 23F

04/19 13:40, , 24F
專業好文大推~
04/19 13:40, 24F

04/21 19:36, , 25F
Mjolnyr重現江湖 Orz
04/21 19:36, 25F

04/22 12:13, , 26F
推專業!
04/22 12:13, 26F
文章代碼(AID): #1LCR7op7 (station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