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Erdos傳記---My brain is open.

看板specialman作者 (斗煥坪)時間18年前 (2006/07/19 11:5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只是很簡單的節錄,來源是大陸,所以語法上會略有不同, 文中提及的埃爾德什就是標題的Erdos,有人翻成愛多士, 如果有人還有興趣的話,推個文讓我知道,我再把最近找到的文章PO出來^^ (美)保羅.霍夫曼著,米緒軍等譯 人如果活得有趣,無論他從事的是什麼職業,也無論他一天會把多少時間花在工作上,都 不會讓他變得乏味,或許正相反。生活中的埃爾德什是一個連鞋帶都系不好的人,但這並 不妨礙他被人們稱為"數學奇才"。 在 普通人看來,數學家的傳記大概是所有科學家傳記中最難寫得好看的,因為他們終日 與之打交道的物件是人們雖然離不開但也不那麼感興趣的數字,另外,他們的道 具也很 簡單,除了紙筆,數學家們通常沒有什麼實驗設備,這就更增添了其工作的枯燥性。但事 實是,人如果活得有趣,無論他從事的是什麼職業,也無論他一天會 把多少時間花在工 作上,都不會讓他變得乏味,或許正相反,他會以自己有趣的生活去感染別人,讓更多的 人都變得有趣起來,埃爾德什就是一個例子。 1986 年,美國科學記者保羅·霍夫曼第一次見到了數學家保羅·埃爾德什。在此後的10 年間,他一直追隨著這位數學家,"一天連續19個小時不睡覺,看著他不斷地 證明和猜想 ",直到埃爾德什去世。《數位情種》一書所記錄的就是這段長達十年的數學之旅中他所 看到的、聽到的故事。 埃爾德什平常喜歡說的 一句話是:"一個數學家就是一台把咖啡轉化為數學定理的機器" ,這話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就說這話的數學家本人來說,假如以此概括他一生的經歷不 免會失之 偏頗。雖然埃爾德什在三歲時便能心算3位數的乘法,4歲時便"發現"了負數; 雖然他在60餘年的數學生涯中,在不同的數學領域內與大量合作者共同發表了 1475篇高 水準的學術論文(這個數字除了18世紀的瑞士奇才萊昂哈德·歐拉之外無人能敵);雖然 在生命的最後25年內,他每天工作19個小時,以腦興奮 劑、濃咖啡和咖啡因藥片來刺激 自己,但埃爾德什顯然並不同于那些永遠沿著設計好的路線毫無紕漏卻也毫無情趣地運轉 的"機器"。 生活中的埃爾德什是一個連鞋帶都系不好的人,但這並不妨礙他被人們稱為"數學奇才"。 他的某些工作方式是他身邊的朋友和同事們難以接受的--比如說他會在淩晨5點鐘 的時候 打電話給他的同事,僅僅是因為他"想起了意欲與這位數學家分享的某個數學結果";或者 是在淩晨1點剛剛結束工作休息,4點半便又跑到廚房去把鍋碗瓢 盆弄得一片響,以提醒 同伴該起床了,而當後者終於跌跌撞撞地走下樓來,埃爾德什說出的第一句話不是"早上 好!",也不是"睡得好嗎?",而是"設n是整 數,k是……",儘管如此,他的朋友們仍然 很喜歡與他共事,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坦言的:"埃爾德什有一種孩子般的天性要使他的 現實取代你的現實。他不是一 個容易對付的客人,但我們都希望他在身邊--就為他的頭 腦。我們都把問題攢下來留給他。" 數字是埃爾德什的至愛,也正因此,人們很難想像 他在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之後還會 有時間涉獵更多他感興趣的領域,但事實卻擺在我們面前:數字之外埃爾德什絕非書呆子 。有一次,埃爾德什被介紹給歷史學家 拉喬思·厄列克斯,後者當時正在寫一本15世紀 匈牙利將軍雅諾什·亨雅迪的傳記。初次見面,埃爾德什用他見到一個陌生人時的慣用的 開場白首先發問:"你從 事什麼職業?"而當他弄清厄列克斯的身分之後,立即追問道:" 匈牙利軍隊在1444年瓦爾納戰役中慘敗於土耳其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般的天性與智慧的頭腦賦予了埃爾德什獨特的魅力:純真而且敏銳,而這使他在面對 一些在別人看起來難對付的事情時,他可以做得遊刃有餘。 與 其他領域的研究一樣,數學界的成果優先權之爭並不少見;而與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不 一樣,數學家沒有任何試驗結果的痕跡來證明各自的工作。甚至一些數學大家也 是如此 ,要是他們猜不出"天書"的解答,他們也不希望別人能辦到。德克薩斯州的一位已故卓越 數學家對此直言不諱:"如果我想不出某一個定理,我也不願別人 想到。"但埃爾德什卻 不同。曾與埃爾德什合著過兩篇論文的亞歷山大·索伊菲說:"他願意與別人分享他的數 學猜想,因為他的目的不是為了讓自己第一個去證明 它。""他的目的是有人能使問題得 到解決--有他也好,沒他也好。保羅是獨一無二的流浪的猶太人。他周遊世界,把他的猜 想和真知灼見與其他數學家分享。" 這也就決定了他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數學家。卡爾加 里大學的數論家理查·蓋伊坦陳:"埃爾德什對數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我認為他更大的 貢獻在於他造就了大 量的數學家,他是最優秀的提問者,他有提各種難度的問題的非凡 能力。" 作為數學家的埃爾德什有一套自己的語言,要和埃爾德什交流進而理解他,也得學習他的 語言。比如他將上帝稱為SF,即SupremeFascist(最大的法西斯分子),因為它常常折磨 埃爾德什,藏起他的眼鏡、偷走他的護 照,更糟糕的是把持著各種詭秘的數學題解不放 ;他將小孩子稱為ε,因為在數學裏希臘字母ε代表小的量。對於前者,埃爾德什總免不 了要抱怨幾句,而對於後者,他的情感細膩得讓人感動。 1987年,保羅·霍夫曼撰寫的埃爾德什的故事在《大西洋》雜誌上發表後引起了廣泛的注 意。事隔幾年後,當他向埃爾德什徵詢對該文的意見時,後者坦率地道出了文章的美中不 足:"你不該提苯齊巨林(一種腦興奮劑)的事,我不是說你寫得不對,只是我不想讓那 些有志 於從事數學工作的年輕人覺得要想成功就得服用興奮藥物。"這就是埃爾德什。 許多年以前,當埃爾德什還只是個4歲的ε的時候,他不僅"發現"了負數,也"發現"了死 亡。"孩子們從來不認為他們還會死,我也這麼認為,直到4歲時。當時我正和母親逛商店 ,突然意識到自己錯了。我哭了起來,我知道我會死的。"成年後的埃爾德什親眼目睹了 身邊的一些朋友因上了年紀而變得愚鈍,他為此傷心不已。在埃爾德什的語言中,假如某 個人已經停止了數學研究,那 麼他會說這個人"死了"。1996年9月20日,埃爾德什以83歲 高齡去世,此前,他在為自己撰寫的墓誌銘中曾這樣寫道:"我終於不再愈變愈蠢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168.147

07/19 15:30, , 1F
推 借轉數學版
07/19 15:30, 1F
techi:轉錄至看板 Math 07/19 15:30

07/19 21:46, , 2F
看完只覺得...好美....一種美麗境界的感覺
07/19 21:46, 2F
Linderman:轉錄至看板 Physics 07/19 23:47 powers:轉錄至看板 TTU-I91A 07/20 22:30
文章代碼(AID): #14lQoxO- (special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