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立院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看板sp_teacher作者 (pinkpearl)時間17年前 (2007/06/05 21: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立院三讀通過身障者保護 媒體報導不得歧視、描述、偏見 更新日期:2007/06/05 17:44 記者:記者倪鴻祥/台北報導 立法院院會5日下午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條文;規定公營機構員 工總人數34人以上者,進用身障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3%。私營機構員工總人數 67人以上者,不得低於1%,且不得少於1人。傳播媒體不得以歧視性稱呼或描述身障 者,並不得有與事實不符,或誤導閱聽人,對身障者產生歧視或偏見的報導。若違反 各項保護規定,或是違反無障環境設置等相關規定者,可依規定,分處1萬元以上、 50萬元以下不等的罰鍰。 立法院院會下午三讀通過將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改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增修 部分條文。行政院提案修法時指出,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原於86年施行施行,其間雖曾 配合行政程序法的施行,台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修正部分條文,也曾增訂合 格導盲犬陪同視障者或訓練中的導盲幼犬,在接專業訓練期間可出入公共場所。但隨 社會環境快速變遷,截至95年6月底,身心障礙者人數已達95萬7451人,原法規定已 不足以因應當前所需,因此提案修法。 除行政院提案修法外,立委林重謨、張麗善、林樹山、黃適卓及林鴻池等多位立委, 也都有提案修正部分條文,健全對身障者的保障。 依照新法規定,衛生機關應整合醫療資源,依身心障礙者個別需求,提供所需的醫療 服務、設立身心障礙者特別門診與服務窗口及出院準備計畫;各類型的身障福利機構 回歸各事業主管機關於相關條文授權訂定及辦理。 在教育權益規定方面,除教育主管機關應規劃特殊教育學校及班級,主動協 助各型身障者教育問題外,各學校不得以未設置適當設施或其他理由,拒絕身障者入 學;並依其家庭經濟條件、優惠其本人及子女受教育所需經費;獎助身障者續受高中 、職以上的教育;規劃辦理身障者學前教育及視障者可使用的圖書資源;以及身障者 入學考試時,依其障礙類別與程度及學習需要,提供各項必需的協助器材或措施。 就業權益方面,規定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34人以上 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的身障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3%。私立學校、團體及民 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67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的身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 員工總人數的1%,且不得少於1人。 各學校、公務、民營機關進用身障者人數的計算方式,以各義務機關每月一日參加勞 保、公保人數為準;若進用重度以上身障者,每進用1人以2人核計。 但公立學校、公務機關及公營機構員工核定為員額凍結或列為出缺不補者,不計入員 工總人數。 若身障者員工的月薪,未達勞動基法按月計酬的基本工資,該身障員工不計入進用身 障者人數及員工總人數;但從事部分工時工作,其月領薪資達勞基法按月計酬的基本 工資數額二分之一以上者,進用2人得以1人計入身障者人數及員工總人數。 辦理庇護性就業服務的單位,進用庇護性就業的身障者,不計入進用身障者人數及員 工總人數。但警政、消防、關務、國防、海巡、法務及航空站等單位定額進用總人數 的計算範圍,得於身障法施行細則另行規定。 新法也規定,政府應結合民間資源,推動各項身障者個人照顧及對家庭的支持服務, 進而提高身障者社會參與度、保障身障者生涯發生歷程的生活所需。 為解決身障者車位遭佔用,不僅核發專用停車證識別證需經需求評估,且停車位使用 ,應限於身動不便的身障者本人或載送者家屬為限。各直轄縣市政府,應視轄區資源 條件,設置手語翻譯服務窗口,提供聽障或言語障者參與公共事務所需的相關服務。 身障福利機構,也應與接受服務者或其家屬訂定書面契約,明定其權利義務,並應投 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及具履行營運之擔保能力。 各縣市對身障者的經濟安全,採生活補助、日間照顧、及住宿式照顧服務補助等補助 ,應依評估需求結果提供補助,不得有設籍時間限制;有關年金保險制度方式,應逐 步規劃實施。 新法更明令傳播媒體,不得以歧視性稱呼或描述身障者,並不得有與事實不符或誤導 閱聽人對身障者產生歧視或偏見的報導。 若身障者遭遺棄、身心虐待、限制自由、或被利用犯罪或騙婚等不正當行為,主管機 關或相關業務人員一經通報,應於24小時內進行調查,並於受理案件4日內提出調查 報告,依情況給予緊急保護安置,但以不超過72小時為限,若有72小時以上需要,得 聲請法院裁定繼續保護安置。 若違反新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對身障者各項的保護規定,或是違反無障環境 設置等相關規定者,可依各項罰則規定,分處1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不等的罰鍰。 若身障照顧或家庭成員,對身障者有遺棄、身心虐待、限制自由、或被利用犯罪或騙 婚等不正當行為,主管機關得令其接受8小時以上、50小時以下的家庭教育及輔導, 並收取必要費用;若當事人拒絕接受輔導,得連續處罰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 鍰。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605/17/fdhm.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5.82
文章代碼(AID): #16PMUbFi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