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低落性情感疾患的起因與治療

看板sp_teacher作者 (海獺仔)時間17年前 (2007/03/26 18:2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低落性情感疾患(Dysthymic Disorder)的起因與治療 何慧芬 出處:諮商與輔導 223期 2004.7.5 第20-25頁 ------------------------------------------------------------------------------ 一、憂鬱症的起因 (一)生理因素: 神經化學反應失調,導致荷爾蒙的分泌不正常。 (二)心理認知因素: Beck(1991)認為憂鬱症患者傾向於以自我打擊、自我貶低的方式去解釋生活經驗, 這種認知模式是潛伏的,當這種認知模式被壓力喚起時,並很容產生憂鬱的症狀。 (三)心理社會因素:(各家觀點) 1.Blatt et a1.(1976):關係型的憂鬱與自我批評型的憂鬱。 2.Beck(1983):憂鬱的社會與獨立自主的形式。 3.Arieti & Bemporad(1980): 憂鬱來自「缺乏統御自我的客體」、「想要統治客體的目標」。 4.Freud(1957):憂鬱是一種自我攻擊。 5.自我心理學:問題來自自戀性的偏狹。 6.Bibring et(1953):無法滿足自我不切實際的自戀渴望,所產生的無助感。 7.West & George(2002):缺乏自主權,感到無助。 二、低落性情感疾患的特徵 憂鬱症的一種,經常性、層次較低的憂鬱。 1.根據DSM-Ⅳ的臨床標準所指出的特徵。 2.與重鬱症相反,低落性情感疾患的症狀雖然較輕微,但是持續較久。 三、低落性情感疾患常易引發的後果 1.易復發。 2.易罹患重鬱。低落性情感疾患+重鬱=雙重性憂鬱。 3.易想不開,嘗試自殺。 4.心理社會功能易隨此症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往下降。 四、低落性情感疾患的治療 1.藥物:抗憂鬱劑、安慰劑。 2.認知治療、人際關係的心理治療。 ※兩者合併效果好,不過很多人因為怕藥物的副作用,因此只使用心理治療。 ※結論: 在尋找能有效治療憂鬱症的方法時,不應只將焦點放在症狀上, 而應該將焦點放在能是憂鬱症狀改變的因素上。(全文完) -- ◎海獺仔的默默無聞台,about一隻獺.一個研究生.一個特教老師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nowseal 歡迎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101.103

03/27 11:52, , 1F
已收錄精華區啦
03/27 11:52, 1F
文章代碼(AID): #161v-sAp (sp_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