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一聊【修行】

看板soul作者 (阿貴)時間5年前 (2018/11/12 10:58), 編輯推噓0(006)
留言6則, 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已徵得原作者同意轉貼分享】 來聊聊什麼是修行好了…… 呵呵! 從根本上說,【開悟】是存在的自然狀態,是自然存在的狀態。 拋開那些複雜的語義詞彙, 【開悟的本質】是回到我們自然的存在狀態。 而自然的狀態是一種沒有干預、 無需通過戒律或刻意努力來維持的狀態, 是一種無須通過身心控制所達成的狀態。 換句話說,那是一種完全自然、全然自發的一種狀態。 既然如此,我們回頭來看看【修行】又是什麼。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為什麼 【所謂的修行】常常將我們帶入一個死胡同。 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許多【修行的技術】 其實是一種【控制的手段】。 當頭腦處在被控制和操縱之中的時候, 它可以達成各種不同的意識狀態, 譬如可以學習如何使自己的心念平靜, 又或者可以變得能夠通靈……等。 雖然透過某些屬於【技巧取向】或【操控取向】的修行方式, 可以達成很多事或目的, 但無法做到的是達成自身存在的【自然】及【自發】的狀態。 很多人都可以告訴你,通過內在的控制和操縱, 你無法達成自然、自發的存在狀態。 這個道理似乎是這個世界上最顯而易見的了, 然而,不知為什麼,絕大部分的人總是無視這個道理的存在。 其實,問題並不一定發生在【修行方式】甚至【修行技術】身上, 雖然採取什麼樣的修行技術確實會對我們產生深遠的影響。 真正的主要問題在於我們【看待修行的態度】。 如果我們的態度是【操控】, 如果我們採取的方式是用一個戒律的姿態來掌控, 這樣的一個態度反而會成為一種【障礙】, 而實際上就只是【頭腦在那裡修行】。 當我們在談論開悟的時候,我們所談論的是從頭腦中醒悟過來, 從自我中醒悟過來,即從一開始就放棄對頭腦的操控和訓練。 所以說【放開操控】【放下控制】是修行的基礎。 修行最簡單的起步就是 放下控制,放開操控。 修行,從根本來看,無關技巧的掌握,反而是對控制的一種放下。 而有些【修行技巧】也只是某種形式的【專注】而已…… 但【修行】和【專注】是兩件不同的事: 專注是一種紀律,專注也是引導或控制我們去體驗的一種方式。 修行是放下控制,放下刻意引導我們的體驗, 而不用去在意那個體驗是什麼,只需要【全然去體驗】 所以,才會說明修行的基礎就是【放下控制】。 將修行看成是一種【觀照自我】的方式,而不是一種技術或技巧。 觀照自己的身心、觀照自己的真實性、也觀照自己經驗的真實性, 而在放下控制、隨順萬物【自行其是】的時候,去看看會發生什麼; 當允許自己的經驗【如其所是】 而不作任何改變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 而在這觀照的過程中,我們真正放下想操控的時候又發生了什麼? 如果試著不加干預,隨順萬事,放開控制的欲念, 反而去擁抱在每一個當下呈現的體驗時,那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如能自在觀察這一切體悟的過程, 就會發現這整個過程真的是有趣啊…… 除了放下一切技巧, 最終連【視自己為修行者】和【我在修行】的念都要放下, 這樣就會看懂什麼是修行,從而讓自身安住於自然的狀態中, 進入【無為而為】,並真實體驗【當下】的力量。 原文連結: https://goo.gl/x3xvyA 心得: OP大哥的這篇修行經驗 分享給大家參考, 或許你也能從中獲取到喜悅和提昇的契機。 祝福每個人都在喜悅中提昇。 感恩一切。^^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G955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107.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541991539.A.C66.html

11/12 23:24, 5年前 , 1F
西方心理學教科書上介紹的靜坐方式:
11/12 23:24, 1F

11/12 23:24, 5年前 , 2F
matrixchiou.blogspot.com/2009/10/blog-post_10.html
11/12 23:24, 2F

11/12 23:26, 5年前 , 3F
文中的open-up meditation跟佛教的觀禪相似,觀禪是對身
11/12 23:26, 3F

11/12 23:27, 5年前 , 4F
受心法清楚地覺知,但也很少人一開始就這麼練的。
11/12 23:27, 4F

11/12 23:27, 5年前 , 5F
concentrative meditation則跟佛教的止禪相似,這大家都
11/12 23:27, 5F

11/12 23:27, 5年前 , 6F
很清楚,就不多提了。
11/12 23:27, 6F
文章代碼(AID): #1RwEnpnc (soul)